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針灸五總穴,治療的範圍可從頭到腳

針灸五總穴,治療的範圍可從頭到腳

孔子在《論語?述而》提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我們在臨床上需要這種舉一反三的本領,才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不斷拓寬、放大。就像本文的五總穴,作者基於前人經驗,舉一反三,大大延伸了這些穴位的使用範圍。

針灸五總穴,治療的範圍可從頭到腳


五總穴的應用體會

作者/樓百層

針灸治病的各種歌訣,多是前人臨床經驗的總結。是為了便於記憶和運用而撰寫的體裁,其文多流暢自然,朗朗上口。

「五總穴歌」是「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的「四總穴歌」基礎上增加了「胸脅內關謀」而成,概括了面、口、頭、項、肚、腹、腰、背、胸、脅等部位的許多疾病的按症取用,在臨床中頗具實效。

茲就個人體會所及,按其順序分述如下:

肚腹三里留

足三里穴,歸屬於足陽明胃經,為足陽明脈氣之所入,為合。針刺深度為1.2~1.5寸;灸三壯至百數十壯。針感可從小腿部向下放射至足背;仰卧伸腿取穴時,針感間有向上擴散至膝蓋的。進針垂直刺入至1.5寸深度時,若針感未能達到上述放射擴散者,可將針稍稍提上2~3分後,再略向小腿外側刺入。

針灸五總穴,治療的範圍可從頭到腳

足三里穴為調整胃腸功能和有關消化道疾病的主穴;並對高血壓患者有降壓作用;經常針灸能增加機體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筆者在臨床上常用於:

一、腹部:僅針本穴即有效。若闌尾炎所致的腹痛,可配右側外陵穴,概用捻轉瀉法,留針20~30分鐘,每隔5分鐘運針1次,可立即緩解疼痛。

二、慢性腸炎:配天樞、大腸俞,用提插補法,隔日針1次,10次為1療程。

三、細菌性痢疾:天樞、大腸俞;伴有發熱者,加曲池;噁心嘔吐者,加內關。操作手法除天樞穴用平補平瀉法外,其餘諸穴概用捻轉瀉法結合留針。日針1次,一般2~3次即效。

四、胃酸過多症(經常泛酸水,屬胃寒範疇):配風池、大杼用捻轉瀉法,足三里結合留針。已驗證多例。一般2~3次即愈。

五、水腫:配三陰交、陰陵泉,用捻轉瀉法。針前將針體塗上凡士林或油類,出針時不按閉針孔,使其泄水。

六、高血壓:配風池、曲池、三陰交;伴失眠者,加神門;伴心悸亢進者,加內關。概用捻轉瀉法,留針10~20分鐘。日針1次,15次為1療程。足三里穴古人認為有:「升清降濁之功,導痰行滯之力」。筆者曾在「針麻拔牙82例簡介」一文中(詳見《浙江中醫藥》1977年第5期)介紹,有46例高血壓患者,都加針足三里穴。留針15分鐘,使血壓下降而順利拔牙。

七、血絲蟲病流火(淋巴管炎)、大腳風(屬於古代文獻寒濕腳氣範疇):流火,配三陰交、陰陵泉、陽陵泉,用提插瀉法,出針後不按閉針孔,可流出稠水,日針1次,能加速消退紅腫;大腳風(因流火多次發作而形成):配絕骨、三陰交,用捻轉瀉法,宜粗針刺(26或28號針),出針後不按閉針孔,使其流出稠水,隔日針1次,10次為1療程,對早期病例縮小腿圍的效果較好。

腰背委中求

委中穴,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是足太陽脈之所入,為合。針刺深度1.2~1.5寸,古代文獻多謂針0.5~0.8寸,禁灸。針感可從小腿後側向下放射至腳底,以麻木感為多見。進針時針尖稍偏腘窩內側刺入,應避開約紋(在約紋上進針較痛)。

針灸五總穴,治療的範圍可從頭到腳

委中穴為治療腰背疼痛及膝關節炎的主穴,對急性胃腸炎上吐下瀉失水引起的腓腸肌痙攣、中暑、疔瘡等症也均有良效。

一、腰肌扭傷:配合腰部壓痛敏感點的穴位(如壓痛敏感點在腎俞的,配以腎俞穴;在大腸俞的,配上大腸俞穴等)。委中用捻轉補瀉手法,結合留針,腰部穴位用平補平瀉手法,運針10~20分鐘,一般出針後癥狀即感減輕,日針1次,3~4次後,多獲痊癒。

二、腰肌勞損:取穴、手法,與上相同。委中穴應用捻轉補法結合留針,腰部配穴施平補平瀉手法(使患者不感到針下感應難受為宜),運針10~20分鐘,隔日針1次,10次為1療程。

三、膝關節炎:配犢鼻穴,用捻轉補瀉手法(虛補實瀉)。如關節畏冷者,加梁丘穴。隔日針1次,以10次為1療程。

四、急性胃腸炎的腓腸肌痙攣(霍亂轉筋):配尺澤、承山,用捻轉瀉法留針10~20分鐘,效果良好。

五、中暑:配人中(斜刺)用捻轉瀉法,結合留針,十宣(十指頭)點刺出血,委中刺絡放血。

六、疔瘡:在本穴放血有顯效。回憶1935年間,我在醫校畢業不久,見有一村人忽在人中處出現一小瘡,始覺麻木不適,經3~4小時後,紅腫及面,口唇上翻,來勢頗凶,即請民間醫診治,斷為「反唇疔」後,令患者雙手並舉貼壁上,雙腳挺直,醫者手蘸溫水,拍打膝彎內,使委中穴的靜脈怒張,再用三棱針刺破,任其流出黑血;並在口唇瘡上搗敷鮮紫花地丁(連根,放食鹽少許),露出瘡頭;約經2~3小時後,其病若失,因其療效卓著,至今記憶猶新。後讀《治療匯要》中:「委中穴刺之,不獨疔瘡有效,即如癰疽發背,紅腫疼痛,及腳膝風濕,即往杖跛足者,針之亦效」,上述針刺放血的操作正與該書記載雷同。

頭項尋列缺

列缺穴,歸屬於手太陰肺經,為手太陰之絡穴,別走陽明。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任脈。針刺深度0.5~0.8寸,古代文獻針刺較淺,僅2~3分;灸三至五壯。針感多系局部酸脹,間有向手指放射者。進針時針尖略向內側垂直刺入。

針灸五總穴,治療的範圍可從頭到腳

列缺穴主治咳嗽、哮喘、痰涎壅盛、頭痛、頸項強痛,以及腱鞘炎等疾病。

一、頭痛:配風池、百會、太陽,概用捻轉瀉法,結合留針10~20分鐘,一般均可立即緩解疼痛。

二、咳嗽:配肺俞、天突,用平補平瀉手法,一般2~3次即可奏效。

三、哮喘(發作時停喘):配合谷、定喘(大椎穴旁開0.5寸),用捻轉瀉法,留針10~15分鐘,常可立即緩解喘息。

四、頸項強痛:配風府、百旁(大椎穴上二寸旁開一寸),用平補平瀉手法,結合留針。交替運針10~15分鐘,一般2~3次即可轉松。

五、喘息痰壅(多見於老慢支患者):配肺俞、中府、雲門,用提插補法,每日針1次,10次為1療程,在喘息胸悶嚴重時,針後常可立即緩解。

六、腱鞘炎:配陽溪、合谷,用捻轉瀉法,結合留針,加艾條灸10~15分鐘,隔日針1次,10次為1療程。

面口合谷收

合谷穴,歸屬於手陽陰大腸經,為手陽明脈之所過,為原。針刺深度0.6~0.8寸,灸三壯。針感可向食指端及手掌心放射,亦間有向前臂放射至肘、肩等處。進針時垂直刺入,如欲使針感從拇指放射,則可靠拇指側進針。

針灸五總穴,治療的範圍可從頭到腳

合谷穴為頭面和口腔疾病的主穴,同時,對熱病發汗、止汗,及消退慢性病的發熱也具一定效果。

一、牙痛:宜按上牙痛和下牙痛配穴,上牙痛配下關穴;下牙痛配頰車穴。概用捻轉瀉法,結合留針10~20分鐘,多能立即制止疼痛。

二、齒齦出血(維生素C缺乏症):僅針本穴,用捻轉補法,隔日針1次,10次為1療程,一般可使血止。

三、急性扁桃腺炎:配內庭、天突(針尖向下刺)、少商(點刺出血),伴發熱者加曲池穴。概用提插瀉法。合谷運針時,可囑患者作吞咽動作,至疼痛緩解出針。

四、急、慢性咽炎:配曲池、天突(針尖向下刺),急性用捻轉瀉法,慢性用捻轉補法,1~2次即可奏效。

五、熱病的發汗、止汗:配復溜穴,運用捻轉補瀉手法。發汗,瀉合谷,補復溜;止汗,補合谷,瀉復溜。

六、慢性病的發熱:配曲池、大椎,用捻轉補法,隔日針1次,10次為1療程。對風濕熱也有效。

七、腮腺炎:配頰車、翳風、曲池,操作方法:曲池、合谷,用捻轉瀉法;頰車、翳風用平補平瀉,並加艾條溫和灸10~15分鐘,一般2~3次即可見效。

八、早期面癱(伴有面部腫脹者):除取用面部穴位外加針合谷,可使面腫消退。

九、蕁麻疹:配曲池、三陰交、血海、風門,用捻轉瀉法,一般2~3次即效。

胸脅內關謀

內關穴,歸屬於手厥陰心包經,為手心主之絡,別走少陽。針刺深度0.8~1.0寸,灸五壯。針感可向上從肘放射至腋、胸,亦可向下擴散至指端。進針時欲使針感向長放射,針尖宜偏向尺側進入;欲使其向下放射,則可偏向橈側刺入。

針灸五總穴,治療的範圍可從頭到腳

內關穴主治胸腹部各種病症,如胸痛、胃痛、心絞痛、肝膽痛、嘔吐、心悸、房顫、心動過速、膈肌痙攣、瘧疾等。

一、心動過速:配風池、神門,用捻轉瀉法,結合留針10~15分鐘,一般3~5次即可見效。

二、胸痛(包括心絞痛):配支溝、曲池,用捻轉瀉法,結合留針10~15分鐘,常可立即緩解疼痛。

三、心悸:配神門,用捻轉補法,留針10~20分鐘,日針1次,10次為1療程。

四、房顫:單針本穴,用捻轉補法,留針10~20分鐘,針感必須掌握向上放射至胸部,常可立即停止發作。

五、胃痛:配中脘用提插補法,內關用捻轉補法,常可立即止痛。

六、妊娠嘔吐:配穴、手法,均與胃痛同。

七、膽絞痛:配肝俞、膽俞、陽陵泉,肝俞、膽俞用平補平瀉;陽陵泉、內關用捻轉瀉法,留針10~20分鐘,一般即可緩解疼痛。

八、肝痛(血吸蟲患者肝腫大者常劇痛):配陽陵泉,均針右側,用捻轉瀉法,留針10~15分鐘。常可立即止痛。

九、膈肌痙攣(呃逆):配膈俞、脾俞、中脘,內關用捻轉瀉法,留針10~20分鐘,其餘皆用平補平瀉手法。

十、瘧疾:配大椎穴,用捻轉瀉法,須在瘧發前1~2小時針刺,一般即可停止發作。

以上諸症中針刺內關時,針感均宜掌握向上從肘腋放射。

十一、中指屈伸不靈(彈響指):單針本穴,用捻轉瀉法,必須使針感向下放射至中指端,立即可使伸屈轉靈。

——END——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浙江中醫雜誌》,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李小五

⊙運營編號:GYZX000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在線 的精彩文章:

不吃藥,不打針的好方法——家傳兒科敷貼療法
頭痛:川芎雖好,也不要常吃喲!

TAG:國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