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為何屢戰屢敗?他的唯一傳人臨終前說出原因

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為何屢戰屢敗?他的唯一傳人臨終前說出原因

原標題: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為何屢戰屢敗?他的唯一傳人臨終前說出原因


很多小夥伴們都看過三國演義,而且三國題材的影視也是非常多的,前段時間播出的熱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裡面主要講述的就是司馬懿與諸葛亮鬥智斗勇的事情,小編當時也是被劇情給吸引,成為一個追劇黨。


其中有一次戰役小編印象深刻,就是上方谷之戰。在這場戰役中,諸葛亮運籌帷幄,將司馬懿以及其軍隊困在一個峽谷中,佔據地理位置的蜀軍眼見就要吧司馬懿的軍隊全部擊敗了。但是,這個時候老天卻下雨了,幫助司馬懿躲過一劫。當然,這個故事是虛構的,歷史上是沒有這場戰役的。


諸葛亮在劉備死後一直謹記劉備的名言,也一直為了匡扶漢室而努力著,雖然這場戰役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是不難看出諸葛亮的領兵才能以及統軍能力都是在司馬懿之上的。


但是仔細查看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的諸多戰役中,雖然諸葛亮多次在正面上戰勝曹魏的軍隊,但是在大局上一直是輸的。


蜀建興6年春天(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錯用馬謖導致街亭失手,最終只能無奈退走。本年冬天,諸葛亮第二次北伐,這次北伐他是和東吳商量好的一起行動,但是因為後方糧草缺失,魏軍又是閉門不戰,生生將蜀軍耗退。


之後諸葛亮又進行的三次北伐,最終在第五次的時候,諸葛亮命喪五丈原。這幾次北伐,雖然也取得了一些小優勢,但是卻比不上行軍所耗費的人力和財力,因此都是得不償失的,綜上所述,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的這幾場戰役中,都是屬於失敗的戰役的。這根剛開始跟著劉備打天下時,運籌帷幄,屢戰屢勝的成績完全相反。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諸葛亮的領兵能力大不如前了么?其實不然,小編認為諸葛亮之所以退兵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蜀中缺糧。

我們查閱諸葛亮五處岐山北伐的戰役中,基本上每一次戰役都會出現缺糧的情況,其實這並不是因為諸葛亮缺糧,而是魏國糧食太多,相比之下就導致了蜀國「缺糧」,魏國本身國力強大,並且曹操在三國初期就實行一個「廣積糧。緩稱王」的口號,魏國因此糧草儲備量是非常充足的,魏軍雖然沒有人能夠和諸葛亮抗衡,卻也是非常聰明的,閉門不戰,就和你打消耗戰。



第二:後院起火。


我們都之後,蜀國的後主阿斗是一個胸無大志的皇帝,很多人認為他才是大智慧啊什麼的,活得最久。在和平年代這個皇帝可能是一個好皇帝,但是在三國時期卻不同了,稱之為無能也不為過。本身呢劉禪就不怎麼贊同諸葛亮北伐,但是又因為諸葛亮是先帝的託孤大臣,在朝堂中頗具威望,因此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劉禪也不好說什麼。但卻也擋不住他在後方給諸葛亮使絆子,在諸葛亮打仗的時候,劉禪聽信李嚴的建議,不給軍隊提供糧草,導致諸葛亮不得不退兵。


其實這兩點綜合起來就是天命,因為上述兩點都不是諸葛亮能夠決定的,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即便是諸葛亮料事如神,也改變不了的。這一點諸葛亮的唯一傳人姜維就曾點明過,姜維在諸葛亮死後預用離間計離間魏國大將,用以打敗魏國,然而就在大計降成之時,姜維突然心中絞痛,無法殺敵,隨拔劍自刎,臨死前大喊:吾計不成,乃天命也!


這一點和諸葛亮的情況多麼相似!姜維的這一吼,估計也是為諸葛亮所說了吧,天命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嘻哈快樂人生 的精彩文章:

慈禧太后到底有多討厭?連皇帝溥儀都對其恨之入骨
這個皇帝從來不殺貪官,但卻做到了古代史上廉政時代,這是為何?

TAG:嘻哈快樂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