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姚崇提出這十項主張,條條在理,哪個皇帝照辦都能打造開元盛世

姚崇提出這十項主張,條條在理,哪個皇帝照辦都能打造開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當上皇帝並不容易,他先後兩次行動,剷除了韋皇后和太平公主兩派,才並奪取了大權。此時,唐朝距離貞觀之治已經過去了太多年了,頻繁的內耗讓這個朝代再也經受不住風雨飄搖。此時的唐玄宗找到了在同州擔任刺史的姚崇。

經過一番長談,姚崇表現得從容自若,將當時的形勢、困難和治國方略說得清清楚楚。儘管遭到許多大臣的激烈反對,然而唐玄宗依然要拜姚崇為相。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姚崇卻讓唐玄宗答應他做到十件事,否則不能從命,這就是著名的「十事要說」。

從內容上來看,這十件事並沒有多少新意,然而它卻讓唐玄宗心悅誠服地接受,由此打開了開元盛世的大門。它整理了歷代興衰的經驗教訓,任何皇帝能夠做到,都能締造一個輝煌的盛世。我們現在就來看看他說了什麼。

一是為政先仁義,這是國家根本,也是封建社會採用儒家學說的基礎。然而在很多朝代,都不能做到這一點,其中包括武則天執政時期。只有以仁政來治理天下,國家才沒有暴虐之氣,才有平和穩定的氣象,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二是不求邊功,但凡有作為的皇帝,往往好大喜功,盲目發動戰爭,以求開疆擴土,青史留名。實際上,在北方苦寒之地,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既不能發展農耕,又不能遷居人口,反而需要大量將士的獻血來灌溉,也要源源不斷的財力支撐。隋朝亡於徵伐遼東,漢武帝過於窮兵黷武,也差點將江山賠掉,姚崇希望以此為前車之鑒。

三是中官不預公事,這是有鑒於漢朝的教訓,不讓宦官干權。宦官作為皇帝最為親密的人,又沒有對後代子孫的責任心,凡事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如果讓他們干預朝政,就會導致政局的混亂。這一條,唐玄宗做到了,他所信賴的高力士雖然得寵,卻始終不敢幹政。只不過他的後世子孫沒有做到,讓唐朝成為了閹患最為嚴重的朝代。

四是國親不任台省官,這其實限制了宗室的權力。歷代對於宗室,總是複雜的心態,一方面認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一定會為朝廷出力,另一方面又認為他們以宗室身份,更可能盯上皇位。姚崇建議以西漢吳楚七國之亂以及西晉八王之亂為鑒,控制宗室權力。

五是行法治,即王公犯法與民同罪。平心而論,做到這一點很難,即使是姚崇在幾年後也為兩個不孝兒子姚彝、姚異說情,也為極力營救過接受胡人賄賂的親信趙誨。但是,這一點也是清明政治最需要跨出去的那一步。

六是租庸賦稅之外杜塞貢獻,這是指國家的財政收入,除了正常的賦稅之外,不得加征。每一個皇帝,無論是昏君還是明君,都有加賦的衝動,只是用途不同而已。然而從歷朝歷代的教訓來看,加賦無異於飲鴆止渴,只能讓百姓怨念,產生更為嚴重的後果。

七是寺廟宮殿止絕建造,不過分崇信佛教。姚崇清醒看到人定勝天,與其將福祉寄托在縹緲無定的神仙方術之說上,不如放在自身的努力上。中國歷史上多次大興佛教,將數之不盡的人力物力花費在並不產生實效的偶像崇拜,實在太耗民力。

八是待臣以禮,這是吸取了武則天時期的教訓,孟子曾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君臣之間固然有尊卑的鴻溝,但如果君主不以禮待臣,遲早也會遭到報復。

九是允許朝臣發表不同意見,這顯然是從貞觀之治中學來的。開創盛世,固然需要皇帝的乾綱獨斷,但也需要傾聽不同的聲音。姚崇希望唐玄宗能向唐太宗李世民學習納諫,有唐一朝,雖然不像宋朝那樣做到了不殺上書言事的士大夫,但在封建社會中對於文人還是相對較為寬鬆的。

十是外戚不得干政,外戚一旦掌握大權,必然會有窺覷之心,導致朝廷一輪又一輪無休止的爭鬥。雖然漢武帝曾經任命的外戚衛青等人創造了輝煌的歷史,但後來漢朝也在外戚作亂下最終覆滅。

這十點,幾乎就是對於整個封建社會弊端的應對之舉,唐玄宗接納並締造了開元盛世,其實哪個皇帝能做到這些,都能打造一個太平盛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嫁給老皇帝受過寵愛,卻被無端降級,75歲時傳言成了殺人兇手
大臣被殺前說:我有免死金牌!皇帝卻笑道:認真看看背後的字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