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神奇細菌能中和核廢料;人類平均可識別5000張臉

神奇細菌能中和核廢料;人類平均可識別5000張臉

【今日封面】

當地時間10月10日,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羅斯島上空現天龍座流星雨,照亮夜空美不勝收。圖片來源:東方IC

新發現

一份由英國約克大學科學家進行的研究表明,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識別的面孔數量可能比你想像的要更加驚人——5000張。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相信首份有關人類「面部辭彙」基準線的研究結果,有助於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這項技術如今正逐漸在機場和搜查罪犯中廣泛應用。同時,它也能幫助科學家更好的理解認錯人的案例。

據俄羅斯衛星網8日報道,俄羅斯科學在西伯利亞的核廢料儲存場所,發現了一種能中和核廢料的細菌。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是為放射性核素創造生物地球化學屏障的第一步,這些屏障可以用於含有液體放射性廢物的深埋區。

純科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近日在其官網發布新聞公報稱,該實驗室與卡達計算研究所合作研製出一種鑒別假新聞的人工智慧系統。「如果一個網站以前發表過假新聞,那麼這個網站有很大的可能會再次這麼做」。新聞公報稱,他們開發的系統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只需分析150篇文章,就能「可靠地判斷某消息來源是否值得信任」。

長久以來人們對太空的嚮往和探索只能依賴於火箭這種運輸工具,不過因為火箭耗資龐大,結構複雜,還伴有相當大的風險性,科幻界早就就夢想能有一種更有效的載人運載工具的出現——太空電梯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日前,日本靜岡大學研究員正在準備本月進行太空電梯迷你模型的首次太空測試,如果成功那麼將是對這一概念的巨大實質性推進。

看天下

英國渣打銀行與經濟學人智庫近日聯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人們越來越注重通過個人數據的追蹤監測和大數據技術來管理健康狀況。來自亞洲、中東和非洲8個新興市場的480人參加了本次調查。和全球平均數據相比,中國受訪者對於醫療保健技術的看法更加積極。97.6%的受訪者已在使用可穿戴設備,其中近三分之二用於追蹤每天的運動量。

位於美國波士頓的RR拍賣行將在本月底拍賣一塊極其罕見的隕石。這塊編號為NWA 11789的月球隕石屬月長石角礫岩,別名Buagaba、「月球之謎」(The Moon Puzzle)。NWA 11789由6個隕石碎片組成,總重量接近5.5公斤,是迄今為止有記錄的最大月球隕石,2017年在非洲西北部沙漠被發現。

消息站

Wi-Fi技術被認為是數字生態系統的主要經濟引擎之一,但其真正的經濟價值一直難以界定。9日Wi-Fi聯盟發布一份研究報告稱,2018年全球Wi-Fi的經濟價值高達1.96萬億美元,而預計到2023年,這一數字將超過3.47萬億美元。

天文專家介紹說,太陽系的「巨人行星」木星12日晚將與一彎「娥眉新月」進行短暫的浪漫「邂逅」。如果天氣晴好,我國感興趣的公眾憑藉肉眼就可欣賞到這幕動人的「星月童話」。行星與月亮正好運行到同一黃經上,這一天象叫行星合月。行星合月時,月亮和行星在視覺上很靠近,無論對於觀賞還是攝影都是很有特點的天象。

音頻由訊飛配音提供技術支持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朱麗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首次實現器件無關的量子隨機數;清除大腦衰老細胞可緩解認知衰退
93歲清華教授為何仍在一線教學?他的這句回答令人敬佩!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