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小小插座板,一年賣出幾十億!如今也要上市了!

一個小小插座板,一年賣出幾十億!如今也要上市了!

它是中國插座行業的一哥,連續15年坐穩全國第一的寶座!

不僅成為家喻戶曉的第一品牌,征服國內眾多家庭,還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就連沃爾瑪都賣斷貨!

它就是公牛插座!

小物件里的大生意

曾有網友戲言,在中國人的眼中,插座只有兩種,一種叫公牛插座,一種叫不是公牛插座。

公牛插座在國內到底有多普及?如今只要走進尋常百姓家,我們總是能輕易發現一兩個公牛牌的插座。

《2007年度中國IT品牌市場佔有率調查報告》中指出:「2007年電源插座品牌市場佔有率前三位是公牛、子彈頭和突破。公牛以65.89%的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於其他品牌,該市場已呈公牛一家獨大的局面。」

由此可見,公牛在插座界絕對是處於領先的位置。

不過,這位風靡全國的「插座一哥」今年只有23歲,更讓大家意外的是,它的創始人一開始還不是做插座的。

公牛集團的創始人阮立平出生於浙江慈溪,就像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一個道理,慈溪則是以插座生產基地聞名全國。僅在90年代,當地就已經湧現大大小小几百間插座工廠。

阮立平在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畢業後,就進入水電部杭州機械所工作。也許是因為從小身上就帶有浙江人「敢闖」、「敢拼」的特質,在一邊認真工作的同時,阮立平還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我賣過豬肝、賣過桃樹,慈溪最早的草莓也是我引進的,當時大家還不認識草莓。」

但不要以為阮立平和插座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當時阮立平的親朋好友都在從事插座的銷售工作,拿著樣品往全國跑是常有的事情。由於要在杭州進行中轉,所以阮立平的職工宿舍便成了接待親友的「中轉地」。得益於親戚潛移默化的影響,他順手也把插座銷售的活給做了。

可過不了多長時間,他很快就發現不少插座有不少缺陷,「30個中有10個是壞的」

雖然技術出身的阮立平能夠輕鬆維修這些存在插座的缺陷,但一次又一次問題的出現,無疑是讓他到了家鄉插座行業的充斥粗製濫造。一些家庭作坊為了最求利潤最大化,不惜降低成本。

而這些次品的出現,將會影響到消費者的使用,接觸不良、愛發熱、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阮立平意識到,要想改變這一情況,就必須從源頭做起。為此,他做了一個影響中國插座歷史的決定。

公牛發家的秘密

1995年,阮立平辭掉機械所的工作,貸款了2萬元,和弟弟阮學平一起創辦了公牛電器。傳言那時候正是芝加哥最為紅火的日子,所以喜歡打籃球的阮立平才會把公司名字定為「公牛」。

芝加哥公牛隊

事實證明,往後的日子裡這頭「公牛」真的在一步一個腳印狂奔。

與以往的企業壓縮成本不同,阮立平讓公牛走的是一條自主研發的道路。

首先,為了追求質量和安全,阮立平成立了研發部門,從外觀到內部,都是自己親自設計,這就避免了接觸不良的情況的發生。

就拿電源線來說,一些老式的插座普遍都是一根電線直接裸露在外面,時間一長很容易發生磨損斷裂。而阮立平則是對電源線加上更厚的保護層,使得消費者可以安全用電。

其次,公牛首創了按鈕式開關,簡單並且還很使用,做到了雙重保護。據有關資料顯示,到現在為止,國內市場90%的插座使用的按鈕開關,仍然還是公牛當初設計的按鈕模板。

再者,進入千禧年之後,阮立平意識到掌握先進技術的重要性。

因此,在憑藉著可靠的質量獲得國際上一些大牌的合作機會後,公牛更是學習了他們現金的技術和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從最開始的研發到售後,公牛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體系,並且掌握了超過200項專利。

圖片來源:公牛官網

此外,公牛還在2003年投入1000萬建立國際標準實驗室,即可做防雷測試,也能做升溫各種專業的測試。

一項項真金白銀的投入不僅惹來了同行的嘲笑,還有更多人不解。畢竟當時大家都沒有意識到技術的重要性,有得用便是一件好事。但現在看來,阮立平的堅持則是為公牛的不斷崛起奠定基礎。

不信你們看,光是所獲榮譽就有一大堆:

2002 榮獲浙江省消費者協會「推薦商品」榮譽稱號;

2004 被中國質量萬里行評為「質量信譽雙滿意單位」;

2006 公牛品牌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008 公牛電源插座獲得「市場佔有率第一品牌」的榮譽;

2009年,榮膺「年度中國企業營銷創新獎——年度最佳渠道整合創新獎」大獎,成為行業中首次和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2017年,公牛集團生產的車載USB充電器和魔方USB插座雙雙斬獲2017年德國iF產品設計獎獲獎;

不僅如此,阮立平還把這個靠賣小小插線板的公牛,做到了上市!

把一個插線板做到上市!

9月28日,證監會在官網披露了《公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也就是說,插座一哥即將登陸A股。

按照招股說明書顯示,公牛集團在2015~2017年,公牛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4.5億元、53.6億元、72.4億元。其中,2018年1~3月,公牛集團的營業收入為20.4億元,平均月賺6.8億元。有媒體測算,高瓴資本在2017年底花費8億元受讓了公牛集團2.235%的股份後,公牛當時的估值已達到358億元。

這意味著,創始人的身家已超過300億。

實際上,招股書中也說明了公牛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步形成了以「安全插座」、「裝飾開關」、「數碼速充配件」等品類的組合業務。這說明了,憑藉著從消費者角度出發的初心,如今的公牛已經把單價僅為幾十元的生意做到了一個新台階,未來也將會是一個組合拳的打法。

這也難怪公牛會有如此碩果,在產品質量低下的年代,公牛撐起了改變的大旗。爾後又在質量過硬的基礎下,不斷掌握新技術。

或許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公牛的地方,23年堅持做好每一件事,成功便會像你招手!

作者:木易

(本文為電商報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報 的精彩文章:

四線城市沒有未來?一線城市會有房子
劉強東當村長一年後 村民都不知說什麼了

TAG:電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