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梁啟超認為「男性逃不脫科舉」是中國人的一大厄運?

為什麼梁啟超認為「男性逃不脫科舉」是中國人的一大厄運?

中國當時所實行的教育實在是太壞了。梁啟超非常痛心地說:中國人有兩大厄運,不幸都發生在童年,女性躲不過纏足,男性逃不脫科舉。除非你不讀書,不受教育,否則,你就是再有才華,再有志向,也只能俯首帖耳,被囚於八股制藝的羅網之中。由於國家規定了科舉考試的內容,一個人只有通過科考,才能得到功名富貴。所以,乳臭小兒都被家長強迫著讀《四書》《五經》。這種情形在當時非常普遍,一點也不奇怪。

梁啟超

他舉例說,譬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句話,漢代的學者和宋代的學者都有非常詳盡的解釋,常常寫了數千言都說不明白,現在卻要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孩子跟在老師後面鸚鵡學舌,人云亦云,怎會不傷害孩子的心智和身體呢?儘管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卻仍然堅持這樣做,為的是什麼呢?很簡單,就因為考試題目要從這裡出;進而言之,功名富貴也從這裡出。事實上,正是科舉考試這根指揮棒,猶如一雙看不見的手,操縱著所有莘莘學子的命運。這樣的教育完全違背了孩子的天性,長此以往,他們的心智被禁錮,他們的品性被沾污,他們的志氣被消磨,他們的人生被引入歧途,從而變成一群遊手好閒、無所事事、苟且偷安、不辨是非的廢物。他還引述嚴復的話說:「長人虛驕,昏人神智,嗚呼,幾何其不率四萬萬之人,以盡入於無恥也。」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梁啟超參加會試落榜。這是他最後一次參加會試,此後,他便放棄了考取功名的想法,全身心地投入了變法維新的大事業。作為過來人,他自然不肯以科考和功名再來毒害自己的兒女。而且,由於清政府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了科舉制度,事實上,梁啟超的兒女們並沒有趕上從小讀經作八股文的時代。大女兒梁思順出生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是他和李夫人的第一個孩子。

維新油畫

戊戌政變發生後,梁啟超流亡日本。第二年十月,在父親梁寶瑛的護送下,夫人李蕙仙才抱著女兒梁思順來到日本,與他團聚。當時,梁啟超住在東京小石川久堅町的一個院落里,為躲避清政府的耳目,他取了日本名字「吉田普」,這個院子就叫「吉田宅」。從這時開始,梁啟超才比較多地和女兒生活在一起。在此之前,思順一直是跟著母親的,她的教育、學習,也是由母親負責的。到日本後,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長子梁思成出生,光緒三十年(1904年)次子梁思永出生,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三子梁思忠出生,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次女梁思庄出生,這幾個孩子都成長於日本, 在家裡被稱作「雙濤園群童」。此後還有四個孩子先後來到這個世界,分別是四子梁思達、三女梁思懿、四女梁思寧、五子梁思禮, 他們都生於民國年間,其中梁思禮年齡最小,梁啟超去世時,他只有五歲,比他最小的姐姐梁思寧還小八歲,比大姐梁思順則小了三十一歲。如果也要命名的話,他們似乎可以稱為「飲冰室群童」,因為他們比較多地生活於天津的「飲冰室」,是在京津兩地長大的。

三子梁思忠

( 解璽璋:《梁啟超傳》,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年版 )

作者簡介:解璽璋,知名評論家、學者、近代史研究者。季我努學社顧問、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從事報刊編輯、圖書編輯二十餘年,曾獲多種全國及北京市文藝評論獎,著有《梁啟超傳》、《一個人的閱讀史》、《喧囂與寂寞》、《雅俗》等。

( 編輯:浙江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所研究生 蕭宸軒 )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的高級安保措施:樓閣復道間的學問
王桂荃與梁家:隱藏於幕後的操持,無可替代的王夫人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