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張漢臣流派「小兒退燒三部曲」

張漢臣流派「小兒退燒三部曲」

本次介紹的退燒手法比較複雜,有一定基礎的人才能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作出手法效果才會更好。

1、病在表,直接解表效果好,用小天心、乙窩風;病邪入里,先滋陰清熱再解表,用補腎、清天河水。如果身熱手足涼,陽氣不暢,可以先用補脾、三關通陽待手足溫熱再解表。如果出現汗不出,熱不退,乙窩風改用二扇門。如果出汗過多,加揉腎頂,發汗傷陰後,可用「補腎、二馬」滋陰。(發汗手法如圖揉小天心、揉乙窩風、揉二扇門)

2、倒捏脊,第一行督脈從大椎穴到12椎;第二行膀胱經從從風門到第十二椎的胃俞;第三行膀胱經起至同第一行。捏擠到局部深紅或紫紅為度。一般捏擠後體溫會有一過性升高,是正常現象,可以給患兒服一次退燒藥,多喝水,一般半小時後體溫下降1.5-2度。

3、如發熱不退,可以少商、耳尖、大椎點刺放血,可根據情況加退六腑或水底撈明月。

滋陰的常用穴位如下:揉腎頂、補腎、揉二馬

張漢臣流派「小兒退燒三部曲」經過實踐檢驗,思路清晰,效果確實可行,值得推廣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鴻芝堂 的精彩文章:

生薑是美容聖品?生薑的這幾個用法,比護膚品還有用!
紅糖炒麵,跟「老胃病」說「拜拜」

TAG:鴻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