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氣質和形象到底什麼樣?西方人給出驚人的評價

乾隆氣質和形象到底什麼樣?西方人給出驚人的評價

文 |趙立波

乾隆不光是清代較為複雜的一位皇帝,放在歷史長度上來看,也非常具有看點。首先他是政治家,是學者,還是詩人、旅行家和獵人。他的性格也非常複雜,有時性格和藹可親,常使人感覺「藹然有春風和氣」,他天生高己卑人,作為封建時期的帝王,在施政過程中有時峻烈嚴酷,刻薄寡恩。與歷代皇帝不同的是他在生活上相當節制,平生飲酒不過數杯。他又對弱勢的老百姓富於同情心, 甚至會為災民的困苦而潸然淚下。從25歲登基開始,大清這艘巨艦在他的駕馭下,平穩航行,有時洶湧澎湃,有時波瀾不驚。與清代其他皇帝相比,他的外表和性格是怎樣的呢?

青年時期乾隆

作為雍正的兒子,其性格上繼承其父最多,然而同性相斥,他對其父的所作所為並不感冒,這或許與」兒子總是瞧不起老子「的傳統心理有關。關於乾隆的外表,《清史稿》老生常談地寫下了四個字:「隆準頎長」,簡單一筆閃過。在其身後的《清高宗實錄》形容他:「生而神靈,天挺奇表。殊庭方廣,隆準頎長,發音鏗洪,舉步岳重,規度恢遠,嶷然拔萃。」根據這些抽象而有俗套的辭彙想像依舊模糊,如此猜測,則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大概都將長得相差無多。

乾隆射獵畫像

所幸乾隆時期的畫像較多,同時還選用了西方畫家為其畫像,至今留下了畫像不下百餘張。「身材勻稱,豐腴而略矮,身高約1.68米左右,臉龐呈長方同字型,兩腮稍削,皮膚白皙,微帶紅潤,眼睛黑而明亮,炯炯有神,鼻稍下鉤,體態文雅,外表和平。青年時代是一位英俊瀟洒的翩翩佳公子,老年時代,則顯示出尊嚴、和藹和慈祥。」《戴逸乾隆傳》雖然畫像能夠整體表現出乾隆的外在,相對於照相技術,還是要差了一層,除此之外,畫作永遠是靜態的,總是有那麼一些抽象色彩。然而從當時的外國使臣的近距離觀察乾隆並留下記錄來看,乾隆的整個人的氣質、舉止就越發的清晰起來。

乾隆彈琴畫像

乾隆四十五年(1780),朝鮮使臣到清朝給乾隆祝賀七十大壽,他記載了見到乾隆的第一印象:「皇帝出自正門……肅然無嘩。先令太子進前,未數語而退。次命(朝鮮)使臣及三通事進前,皆進前長跪……皇帝問:『國王平安?』使臣謹對曰:『平安』。皇帝又問:『有能滿洲話者乎?』上通事尹宗以滿話對曰:『略解』。皇帝顧視左右而喜笑。皇帝方面白皙而微帶黃氣,須髯半白,貌若六十歲,藹然有春風和氣。」《朝鮮李朝實錄》

乾隆書房畫像

西藏最出名的貴族家庭多仁家的丹津班殊爾身為首席噶倫,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時受到乾隆的接見:「皇帝高高坐在外裹黃氈的八人大轎上。抬轎的八人同上述的徒步人員的裝束一樣,皇上身著一件黑貂皮大氅,華麗而珠光寶氣。尊榮很像普覺寺的上師強巴的樣子,長臉,一副威嚴狀,一見就會讓人情不自禁地充滿敬意。」乾隆問丹津班珠爾說:「你是不是班第達之子?」接著問扎西頓珠:『你這胖子是不是班第達之子的同事?當噶倫的?』最後把丹津班珠爾叫到跟前問:「你會不會漢語和蒙古話?」他回答說:「漢語只會幾個詞,拼成句就不懂意思了,而蒙古話說的不太好。」皇帝在轎子上擺擺手,用蒙語說道:「可憐可憐,來來,到這兒來。」《多仁家族史》

乾隆中年畫像

沒多久,英國使團在乾隆八十三歲這年看到了乾隆。英國人幾乎相同地描繪了乾隆出行的儀仗,這些英國人甚至覺得乾隆只有「五十來歲,動作敏捷,風度翩翩」。馬戛爾尼後來的回憶被翻譯成簡單的半文半白的回憶說:「余靜觀其人,實一老成長者。形狀與吾英老年紳士相若,精神亦頗壯健,八十老翁,望之猶如六十許人也。」另外一名英國人對乾隆的描寫更加細緻: 「八十三歲的乾隆亳無一絲龍鍾老態。有著一個身體健壯、精神矍鑠的六十歲人的外表。

乾隆晚年畫像

「他的眼睛漆黑,目光銳利,鼻子鷹鉤,即使在如此高齡,面色仍相當紅潤。我估計他身高約五英尺九寸,腰板極其捉拔。雖然八十三歲的他既不算肥胖也不算強壯,但不難看出他曾經有過一副強壯的體魄。他的精神充沛,一生的操勞都沒能令其衰弱。像所有的滿族人一樣,他熱愛狩獵,從不錯過每年夏季舉行的操練……他頭腦的活力和思維的敏捷也不遜於他的身體。他心思縝密。行事果斷,所以儀乎無往不勝」。《馬戛爾尼回憶錄》總之在這些人的共同描述中,乾隆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不顯老」,這與乾隆極其注重保養有著密切關係。

西方人畫像中的乾隆

傳教士汪宏達對乾隆的印象也非常好:「皇上高大英俊,而且和善,又令人肅然起敬。如果說他對臣民很嚴肅,我認為那不是他的性格所致,那是因為對於中國這樣幅員廣闊的帝國,他無法以其他方式來維他的統治,盡他的責任。因此大官們在他面前都要發抖。每次他和我說話態度和藹,使我產生一種信任感……。他是一個偉大的君主,他親自過問一切,不管冬夏,天一亮,他就上朝,開始處理政務。我不明白為什他怎麼能夠做得那麼細緻……從他的性格來看,他無所不為而且都能成功。他無所畏懼,思路敏捷,能隨機應變處理突發事件。"(《傳教士眼中的中國朝廷》)

馬戛爾尼

馬戛爾尼這些西方人都覺得乾隆非常和藹,情商很高:「自始至終皇帝看來非常愉快自如,絕不像外間描寫那樣沉悶。他的態度很開朗,眼睛光亮有神。至少在接見特使的整個時間,與他的表現如此。」不難看出,越到晚年,乾隆的性格和氣質都非常柔和,甚至很好接近,或許作為乾隆來講,漫長的宮廷生活讓他接觸西方人也表現出一種新鮮,加之年齡原因,心態愈加平和,從而給當時的西洋人以一種難忘的印象。

西方人筆下的乾隆盛世

華為 Mate 9 Pro 6GB 128GB版 銀鑽灰 移動聯通電信4G手機 雙卡雙待

¥4899.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波瀾 的精彩文章:

明熹宗昏聵,魏忠賢謀害朱由檢,太監一句話,嚇得魏忠賢趕緊停手
南唐高官韓熙載盛宴圖隱藏了什麼?為何揮霍到連棺材買不起的地步

TAG:歷史大波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