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大多數家長都在「毀」孩子,他們還覺得自己做得對,你中了嗎?

大多數家長都在「毀」孩子,他們還覺得自己做得對,你中了嗎?

文| 齊麗娟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嚴禁非法轉載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現代大多數家庭都尤為重視的一點,然而家長們卻把目光放在教育資源上,反倒對自己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方式沒有做好預算,即使給孩子爭取到了最好的教育資源,最後卻因為孩子性格、人品等多方因素,導致孩子無法上正規的學院。

在最近的新聞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有個考上重點大學的新生,因為在網上發表辱華談論而被開除;還有個武漢大學的大一新生,因為用弓箭射殺流浪貓而被勸退。更不用說大學生偷拍女生宿舍的事情了,無一不是對現代孩子品德教育敲響的警鐘,也是自毀前程的真實案例。

導致這些慘痛結果的原因,其實就是小時候家長管教不利導致的,尤其是對孩子溺愛的家長,更容易使孩子在人品上出現問題。

比如說一些家長「護犢子」,也就是過於袒護孩子,導致孩子沒有責任感,變得更加肆無忌憚。有一些孩子在餐廳隨處亂跑,不小心撞到端著開水的服務員,把自己和服務員都燙傷了,而孩子的父母最後責備的確是服務員,要求服務員進行賠償,把自己和孩子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家長偏袒孩子,其實也是自己不願負責的表現,正是家長不負責,才導致孩子也不負責任,從而不會在行為上約束自己,更容易走上犯錯的道路。中國有句古話「上樑不正下樑歪」,也是這麼一個道理。

現在更多家長還都是在事業上拼搏的二十多歲、三十多歲的人,一心無法二用,自然是在事業上的投入比在家庭上的投入更多,從而也就缺乏對孩子的陪伴。對於孩子陪伴的缺席,家長會感到愧疚,因此把這種愧疚轉化成物質,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沒有底線,從而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提款機,到最後卻又責怪孩子把自己當成了提款機。

更有一些家長的掌控欲非常強,孩子想要做什麼必須按照自己的方法來,孩子不聽話就又吵又鬧,非要讓孩子活成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而這種家庭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對孩子要求大於實際,必須要把孩子塑造成完美的形象才罷休。

無論是這種剝奪孩子獨立自主的權利,還是之前導致孩子沒有責任心、不知感恩的行為,都是家長自己毀滅孩子的做法,愛孩子就應該用心培養,這種用心一定要適度,過猶而不及啊!

我是齊麗娟,一名高級育嬰師,在嬰幼兒教育領域從業17年,幼兒園園長,同時我也是3個孩子的媽媽,如果遇到關於育兒問題可以留言告訴我,希望我的一些育兒經驗可以幫到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殘乳不排會致癌,這是謠言還是事實?哺乳媽媽需要了解一下
產後夫妻第1次要注意哪些事項?沒恢復夠這個時間,最好別同房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