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區塊鏈顛覆雲技術?

區塊鏈顛覆雲技術?

在當今高度集中的雲計算行業,區塊鏈將成為一個關鍵的顛覆者。現在的情況是,各地的初創公司都在重新思考圍繞區塊鏈的雲計算,證明了從根本上分散託管、管理和訪問計算、存儲和其他資源的新方法。

在雲服務的核心定義中,沒有任何東西表明這些資源需要由大型服務提供商控制,比如AWS、微軟、谷歌、IBM、Oracle和阿里巴巴。

雲服務的意義在於確保按需付費,即訪問共享基礎設施、平台和應用程序服務。可以通過隨需應變的自助服務使用集合資源,這種自助服務具有快速的彈性供應和可度量的服務保證。

同樣,雲技術也沒有指定這些資源中的任何一個都應在傳統的數據中心中託管。從理論上講,這些資源可以分布在區塊鏈、邊緣計算環境、物聯網(Internet)和其他完全分散的雲基礎設施上。事實上,Wikibon看到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正在率先使用基於區塊鏈的雲計算業務模型,以便與大型雲服務商競爭。

儲存方法:海量存儲資源是所有雲服務的核心。在這方面,最近湧現出了一批初創公司,它們建立了基於區塊鏈的環境,用於點對點中介活動,並將整個網際網路上的可用存儲資源貨幣化。值得注意的是,採用這種方法的雲存儲初創公司包括Sia、Filecoin、Storj、Stokit和Maidsafe。其中最典型的是Sia,它的分散雲存儲服務允許用戶作為主機註冊來存儲其他主機的文件,這些文件通過在多個主機之間進行分區、保持機密性,以及擦除編碼來確保文件在它們的所有者請求時從主機中被完全清除。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確保了主機在實際存儲其他人的文件時可以獲得報酬。Filecoin和Storj採取了略為不同的方法,通過向客戶提供存儲,使用戶能夠使用這些貨幣來支付基於區塊鏈的社區中任何其他對等點的存儲,從而使用戶能夠獲得基於區塊鏈的加密貨幣。

計算:雲技術提供了對高性能計算資源的按需訪問。基於區塊鏈的初創公司在點對點結構中提供計算資源,如DFINITY、?lf、iExec和DADI,這些公司的範圍正在不斷擴大。例如,DFINITY運行一個「基於區塊鏈的計算機」,該計算機利用一種基於許可權的安全共識機制來執行具有可預測性能的快速計算以及分散式節點之間的可伸縮計算和存儲代理。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平台根據節點類型在分散式部署中的角色對節點類型進行分類,使其具有靈活性,可以通過高效的跨鏈協調,以並行方式分割和分配任務。

訪問:傳統的雲服務搭載在Internet無處不在的服務訪問、發現和路由基礎設施上,其中包括IP、DNS和HTTP。一個名為Blockcloud的初創公司創建了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對等平台,以一種徹底分散式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功能。

Blockcloud平台實現了一個「以服務為中心的網路」背板,它支持通過「命名服務」而不是IP地址來定址服務。區塊鏈是這個「服務訪問層」的分散式中間件骨幹,它支持端到端信任、策略、控制、路由、移動以及客戶端和服務之間跨雲的故障轉移。

區塊鏈是可靠服務驗證的「證明」結構的基礎,利用記錄服務事務的「壓縮有向無環圖」結構,以及「真實的連續雙向拍賣」機制,以公平地發現、匹配和編排雲中客戶的服務請求。

身份驗證:傳統的雲服務要求用戶向服務提供者註冊,從而允許該公司管理自己的數字身份和憑證。然而,非營利組織Sovrin基金會最近的一項產業計劃旨在將這種雲計算模式進行了轉變。該基金會已經定義了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分散式身份超級分類和信任基礎架構框架。這包括允許用戶自提供他們自己的可信標識符,這些標識符指向公共密鑰和服務端點,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這些端點來驗證這些身份。此外,該倡議還界定了可核查的索賠和零知識證據,使各實體能夠在沒有事先商業安排和不損害隱私的情況下從事可信的交易。

在未來的1-2年中,大型公共雲提供商很有可能會收購這些和其他基於區塊鏈的創業公司。這些初創企業似乎都不可能挑戰AWS、微軟、谷歌、IBM和其他核心企業帳戶中的公共雲提供商。相反,現有的公共雲提供商將部署基於區塊鏈的供應平台,以滿足下列所有操作的需求:

激增供應:為了限制配置自己的計算集群和存儲集群的固定成本,同時確保滿足激增需求的能力,公共雲提供商將利用合作夥伴場所的計算和存儲,並在區塊鏈聯合環境中進行存儲。如果提供商使用加密貨幣來補償其雲資源的貿易夥伴,那麼當加密貨幣計價的成本偏離了從雲提供商自己的庫存中提供同等資源的實際貨幣成本時,他們也可以進行套利。

區域供應:為了滿足在沒有點的區域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水平協議,公共雲提供商可以利用這些區域的可用夥伴提供的資源來加速計算和存儲。雲提供商也可以採取這種方法來滿足監管要求,即在特定的國家、省份或州之外,不存在對敏感數據的存儲或處理。可以想像,每個區域都可能有自己的基於第三方區塊鏈的對等雲計算環境,這些環境彼此聯合,並通過智能合約與公共雲提供商進行聯合。

邊緣配置:為了支持移動或物聯網應用的高性能,公共雲提供商可以動態地分配與這些用戶物理上更接近的夥伴提供的計算和存儲資源,或者在這些邊緣層中,具有更大的容量提供比自己資源庫存更高的性能。

為了管理這些分散的安排,公共雲提供商將需要實現基於區塊鏈的資源供應環境,在此環境中,客戶機服務請求可以公平、動態地與最理想的合作夥伴提供的資源進行匹配。對於每個公共雲提供商,將需要一個全面的資源供應鏈,其中包含用於存儲、計算、訪問和標識配置的邊鏈。考慮到與當前區塊鏈技術狀態相關的性能、安全性和遵從性挑戰,還需要智能的工程來實現一個可操作的基礎架構。

最後同樣重要的是,它將需要一些標準來確保所有這些區塊鏈無縫地聯合起來,以便在未來幾年中主導企業計算所有雲服務所提供的資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ux資訊速推 的精彩文章:

研究人員警告現代計算機都易受冷啟動攻擊
聊聊我的linux系統學習之路

TAG:Linux資訊速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