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尾巴旅行#真香警告:第一趴,首爾的味道

尾巴旅行#真香警告:第一趴,首爾的味道

我的旅行選擇是這樣,要麼自然旅行,海島潛水或爬山徒步;要麼選商業城市,體驗風土以吃為主(順便買買買)。這次國慶選擇了去韓國玩城市,其實初衷倒不是追求吃什麼,而是機票便宜啦。既然確定要出發,還是很爭氣地做足了吃攻略,同樣很爭氣地用10天的旅程吃了50多種韓國餐食,嗝~

還是和之前的分享一樣,給我吃過並且覺得贊的食物做了個排行,方便感興趣的尾巴去吃順便附上花費和地址。因為行程走了首爾、濟州島兩個地方,且用「真香警告」一、二篇分開來寫吧。

TOP 1 北莫谷王排骨

在首爾胡吃海喝了5天,當然不能錯過被三胞胎帶紅的「北莫谷王排骨」啦!進店點了菜單里的三樣招牌:舊石器排骨、大蒜菜包肉、生牛肉冷麵。

一根骨頭上厚厚的都是肉嗷嗷嗷啊,一根骨頭體積超大嗷嗷嗷嗷啊!隨盤會送上剪刀和夾子,剪刀三下五除二利落剔骨。排骨從外到里的肉醬汁足夠滲透,吃起來口感hin濃厚鴨。一盤有三根骨頭,兩個人吃完就5分飽。

舊石器排骨

大蒜菜包肉的口味相對就清淡些,看起來有肥肉但入口是緊實的。以防吃太多口感膩,中間配了切絲的白皮洋蔥,吃起來就是清脆和甜汁。

最後的主食生牛肉拌冷麵,在此我要單方面宣布:第一口下肚後,我就跟這碗面談戀愛了!牛肉滑溜溜,並且蘸著冷湯的麵條也跟牛肉一樣爽口。

大蒜菜包肉

生牛肉冷麵

人均:315¥

地址:首爾鍾路區三清路124-6

TOP 2 廣藏市場集合

日韓的菜市場就是覓食者的天堂。年初在東京築地市場吃了迷路和攻略不足的虧,錯失了很多推薦。所以這次廣藏市場做足了功課,找好目標餐館的門店圖片,研究清楚大概位置在哪一區。最後想吃的都成功下肚,甚至因為一次能吃的食量有限,我連續用了兩個上午的時間泡在市場吃吃吃。

2.1 昌信家

這家是我連續來了兩次的,裡面的三個生拌小菜都極其推薦。生拌牛肉是第二天又來時點的,就從裝盤的樣子看的話,做法似乎跟以前在廣州姜虎東吃的生拌牛肉沒有太大差別,不過吃在嘴裡明顯能嘗到肉裡面的伴味佐料是不一樣的,這裡的口味會更有清甜感。

生拌牛肉

活吃羅志祥…好吧是章魚是市場的一樣招牌吃食,趕腳主要客源是中國人,市場到處都有「活章魚」的漢字招牌。盛盤的章魚扭啊扭的,我也是觀察了好一會兒才下口的。章魚盤本身是有伴料的,但沒鹽味。配料有某種油和鹽在小盤子里,蘸一蘸就好。我吃的時候其中有一口比較大塊,章魚嘬了口我的腮幫子,嚇得我一個激靈,然後真香。

第二天再來的時候才知道,原來牛肉和章魚是可以做拼盤吃的,還有用紫菜包著的吃法。

活羅志祥(哎呀…章魚)

生牛肚的蘸料和章魚是一樣的,吃起來脆脆的,我是沒覺出有什麼異感。但!生牛肝真心覺得只適合部分人,因為我就是不適合的一部分人。生牛肝剛入嘴的感覺有點像布丁的Q滑,但從咽喉划過進腸肚的時候就要預警了,後味里一股腥襲來……就這樣,我剛吃下人生的第一口生牛肝,隨即也會成為最後一口吧。

生牛肚+生牛肝

人均:121¥

2.2 順熙家

對廣藏市場的吃食稍作功課,基本中國遊客都知道順熙家是廣藏市場必光顧之一。這裡主要賣綠豆煎餅,第一天來我吃了素餡的,第二次來又點了肉煎餅吃。煎餅的面是磨碎的綠豆和麵粉,裡面夾著些土豆絲。鐵板加油煎出來,外酥里軟不解釋。

綠豆煎餅

人均:25¥

2.3 不知名小攤

作為一個北方人,血腸吃過不少,但填充糯米的米血腸在市場的某個小攤上解鎖了。有糯米加入吃起來更軟,要說缺點嘛,就是太容易飽腹啦!搞得我吃完這個後就啥也吃不下了。跟米血腸拼在一起的還有豬肺和豬肝,這兩樣就沒什麼特別了。

米血腸

人均:18¥

2.4 麻藥紫菜包飯

去吃紫菜包飯的時候,我已經處於極其飽腹的狀態,又出於捨不得錯過的心理最終打包了一份帶走。麻藥這家店鋪在旅行論壇里非常出名,可能是當天吃的太多,真心是沒吃出來什麼經驗的地方。

紫菜包飯

人均:24¥

地址:首爾鍾路區禮智洞6-1號

TOP 3 咸草醬蟹

點了招牌的醬花蟹是把生蟹腌制在醬油里的做法,據說店裡的醬汁是數年發酵秘制的。另外再加點1份蟹黃拌飯,吃的時候可以再加一些螃蟹背殼裡的蟹黃和醬汁來拌飯,把盤子里的食料利用至盡,吃得盡興又不浪費。

醬花蟹

蟹黃拌飯

人均:180¥

地址:首爾特別市中區忠武路2街11-1地下1層

TOP 4 元堂脊骨土豆湯店

在韓留學的朋友把它稱作「韓國最好吃的食物」。鍋里的湯有熟悉的韓國辣醬味道,卻沒有部隊鍋的那種濃郁。煮爛的土豆是入口即化的,大隻的骨頭肉秒秒鐘就能扯下。哪怕吃完後還有讓你想起它的「驚喜」,湯裡面有巨多韭菜,吃完後排尾氣的味道,自己琢磨一下。

土豆湯

人均:128¥

地址:首爾特別市中區中區明洞9街13(連鎖店,很多熱門商圈都可找到)

TOP 5  TwoTwo 炸雞店

吃炸物最怕油多、裹面厚。既然排名至TOP5,那也意味著TwoTwo 完美避開了這兩件事。我點的是蒜味和原味的拼盤炸雞。蒜味的炸雞真心好評,雞肉嫩地流汁,口齒里流竄的蒜香很濃。原味的稍微遜色了一點,而且雞肉嚼起來稍微有點老。

跟炸雞搭對的啤酒,力薦這個芒果啤酒鴨。喜歡喝水果味啤酒的人,必須要試一試。

雙拼炸雞

芒果啤酒

人均:96¥

地址:首爾特別市中區明洞7街20-1(連鎖店,很多熱門商圈都可找到)

TOP 6 土俗村參雞湯

吃參雞湯前功課沒有做好,以為雞湯裡面只有雞和湯,點菜時加了一份米飯,結果豁開雞才發現裡面已經填了足量的米飯。不習慣喝摻雜中藥的養生粥的人,還是要謹慎嘗試。滲入人蔘味的雞汁有點淡淡的中藥味,米飯裹著人蔘的地方人蔘味會更重,稍稍發苦。

參雞湯

人均:110¥

地址:首爾特別市鍾路區紫霞門路5街5號

TOP 7 松炭部隊鍋

對於部隊鍋,我倒是覺得喜歡的人走哪兒吃都會說好吃,不喜歡的人可能會挑剔首爾的味道跟國內韓料一個樣子。的確,除了鍋里的年糕、午餐肉配料會多很多之外,口味倒沒什麼差異。不過需要緩一緩荷包壓力的時候,去吃一頓實惠的部隊鍋也是很好的嘛。

午餐肉部隊鍋

人均:75¥

地址:首爾特別市中區明洞2街4-2(連鎖店,很多熱門商圈都可找到)

TOP 8 神仙雪濃湯

很意外我在雪濃湯里喝到了小時候我媽做的牛肉湯的味道。小時候早餐經常吃饃饃泡牛肉湯,這次吃的雪濃湯裡面也可以泡,米飯或是麵條都能單叫一份自己動手泡。對了,出鍋的雪濃湯是幾乎無鹽味的,桌面一般會有胡椒粉和海鹽給顧客自行調味。

順便小小誇讚一下神仙雪濃湯的泡菜餅,除了泡菜之外餅裡面還有好多其他配料哦。好評!

雪濃湯

泡菜餅

人均:67¥

地址:首爾特別市麻浦區楊花路140號(連鎖店,很多熱門商圈都可找到)

TOP 9 Myth 豬蹄

把 Myth 豬蹄排在TOP稍後不是因為不好吃,而是跟隆江豬腳飯里的豬腳好像鴨。不同的是 Myth 豬蹄的多了芝麻和蒜泥,其中尤其蒜泥加分。首先是量,不記得是哪裡形容的:「蒜泥鋪地像是不要錢一樣」;其次是味,成泥的生蒜和流出的汁解膩恰到好處。

Myth豬蹄

叫一份豬蹄,套餐中會再包含一份火鍋刀削麵和蔬菜沙拉。菜單上雖然寫著是2人分量,但事實證明2個人是根本吃不完的,除非是兩隻居。

火鍋刀削麵  

蔬菜沙拉  

人均:110¥

地址:首爾特別市中區明洞59-5(連鎖店,很多熱門商圈都可找到)

TOP 10 仁寺洞便便燒

就沖萌死人的造型,便便燒就在我心裡的地位拉升了一截。外層是硬的,中空的內心是巧克力或者紅豆餡,吃起來一切都很完美,就是不知是不是韓國人對甜度的感覺跟上海一樣,口味實在過於甜了。

便便燒

其實在仁寺洞的藝術街上還吃了另外兩個小吃:雜菜餅、紅豆餅。講真雜菜餅是真的吃不習慣,面有點黏黏的,裡面的餡口感也很尷尬啊喂。至於紅豆餅,倒不是不好吃,只是與我們平日吃的紅豆餅沒太大差別鴨。

人均:6¥

地址:首爾特別市鍾路區仁寺洞Maru空間(走至門口就能看到)

這TOP10之外,在明洞的夜市上我還吃了魚餅串、雞蛋麵包、海螺、炒年糕這些大多人都很熟悉的小吃。除了雞蛋麵包的做法很新穎,其他在日常韓料店都能吃到我就不做贅述了。

雞蛋麵包

而這些小吃之中其實我還留了兩個遺憾。因為季節的原因,心心念念的「豆漿冷麵」最後算是沒有吃到。因為每天都吃得撐且多,「春串雞肉串」不知怎麼的給忘記吃了,期盼下次去能補上。

PS.記錄在後面

首爾的咖啡店氛圍很好,在繁華的商區走幾步就會有幾家小資的咖啡店。我所體驗過的,就不詳細一一寫了,Mark 幾個店名和圖給即將去首爾的尾巴自己體驗吧。

The Coffee Bean

人均:43¥

地址:首爾特別市三清路109(連鎖店,很多熱門商圈都可找到)

Coffee Smith 彩虹蛋糕

人均:37¥

地址:麻浦區卧牛山路82(連鎖店,很多熱門商圈都可找到)

Beans Bins 芒果雪冰

人均:43¥

地址:鍾路區三清洞119-2 1-3樓

cafe de paris 菠蘿杯

人均:50¥

地址:首爾市中區明洞10街40

這一趟的首爾給我留下的味道記憶就是飽腹感很強、口味有各種變化(此前還誤解泡菜國就是泡菜味…),全部統一的是基本所有的主餐食都有小菜,一個人點的話就要注意分量了,千萬別因為貪心搞浪費。下一篇《真香警告第二趴,濟州島的味道》里再來分享濟州島的吃食,最後悄咪咪感謝一下忍著打我衝動看完文章的尾巴,吃好喝好長生不老鴨,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深夜俱樂部丨新亮相的 iPhone XR/XS 系列合你心意嗎?
東京味道(二)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