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新型機器人可編織玻璃纖維結構

新型機器人可編織玻璃纖維結構

新型機器人可編織玻璃纖維結構

如果玻璃纖維管突然破土而出,你可能認為自己無意中遇到了外星人入侵。但這種管子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它由最新開發的自動化機器人編織,旨在以最小的人力投入建造諸如橋樑、臨時避難所等大型結構。

每個「纖維機器人」擁有將纖維從地面水箱中拉出來的蜿蜒手臂,將這些材料在噴嘴中混合,然後把濕潤的纖維繞在自己周圍,就像蠶繭一樣。下一步,機器人打開紫外光,將纖維「煮成」硬的管子。隨後,它讓自己的身體泄氣並利用微小馬達和輪子緩慢爬到變硬纖維的上面。在那裡,整個過程再次開始。

這種機器人能利用不同的繞線模式,從而使管子的厚度和方向產生變化。在建造時,纖維機器人能通過計算機網路相互交流,以避免撞到彼此或者遇到其他障礙。它們能計算出建造給定結構的最高效方法。

在12小時內,由22個機器人組成的團隊能建造兩座4.5米高(和一輛雙層巴士的高度差不多)、像樹一樣的結構。研究人員在日前出版的《科學—機器人學》雜誌上報告了這一成果。研究人員原本想讓機器人編織的「樹」在中間相遇,從而形成像帳篷一樣的住所。但他們發現,這種機器人實際上會「矯枉過正」,以避免撞到彼此。該結構能在秋冬季節的狂風、暴雨和大雪中連續7個月毫髮無損,直到研究人員將其拆開。

該團隊表示,此項技術可被用於在地形條件未知的偏遠環境中建造結構,比如在極端天氣事件之後,因為建造指令可被無線傳送給機器人。然後,它們在任何可能出現在其路徑上的障礙附近改造藍圖,以適應地形。

通過進一步的測試和改良,科學家表示,纖維機器人可被用於其他行星上。它們確實看上去像是火星地表上的東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科大打造「三無四有」科研環境
網友舉報燕京理工學院食堂用腳清理餐盤?學校回應:不實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