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世界文學之旅——年度優秀作品集萃

世界文學之旅——年度優秀作品集萃

金秋時節,《外國文學動態研究》編輯部在北京舉行「為你推薦一本書·2018年發布會」,向中國學界、讀書界和廣大文學愛好者隆重推薦2017年度各大語種(地區)共計15部優秀外國文學作品。這是有關學者在海量閱讀基礎上精心遴選的。

直面歷史與現實

文學的吶喊和反思

正如《外國文學動態研究》主編蘇玲所說,文學其實也是對過去的重溫,以回憶觀照現實,以回憶而生髮和想像未來。2017年度非常引人注目的是以真實歷史為背景的作品,這些作品突出的是歷史的真實性和對歷史的深刻反思。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南京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陳世華推薦)就是其中之一。

陳世華在談及推薦理由時表示,在《刺殺騎士團長》中,即將迎來古稀之年的村上春樹開始關注社會,關注法西斯主義給世界帶來的災難,改變了評論家一直以來對他專註於創作青春小說、不關心政治的印象。

36歲的肖像畫家「我」陷入婚姻危機,寄居於老畫家雨田具彥的舊宅。其間,「我」在山下繪畫班任教,先後與幾位女性有染,又發生了一些莫名奇妙的事情。「我」在閣樓發現了雨田密藏的畫作《刺殺騎士團長》,此後一連串反常離奇之事紛至沓來,均發生在現實世界與隱喻世界之間。作品用人物繪畫等巧妙的手法,譴責了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入侵奧地利,殘害地下學生組織的行徑,也講述了雨田具彥之弟——一位年輕的音樂家雨田繼彥,在南京被要求以極其殘忍的方式砍殺中國俘虜,退役後因戰爭心理創傷而自殺的往事,譴責了日本軍國主義慘絕人寰的侵略行徑。推薦人認為,在當代日本政壇急劇右傾的社會背景下,「刺殺騎士團長」本身也充滿著某種隱喻,具有濃厚的反戰色彩。

此外,德國作家烏韋·蒂姆的《伊加利亞》(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何寧推薦),揭示了文學領域鮮有涉及的當年德國醫學界對納粹種族滅絕政策的追隨;而葡裔莫三比克作家米亞·科托的《飲下地平線的人》(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閔雪飛推薦),則對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歷史進行了深刻反思。

澳大利亞女作家凱瑟琳·麥金農(Catherine McKinnon)的小說《童話世界》(Storyland)(西安外國語大學副教授芮小河推薦),其時間跨度長達4個世紀,波瀾壯闊地展示了澳大利亞原住民與白人之間的糾葛史;印度女作家克里希娜·索波蒂的自傳體小說《從巴基斯坦古吉拉特到印度斯坦古吉拉特》(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曾瓊推薦),通過描述印巴分治時期數以萬計的人被迫離開家園的痛苦歷程來反思分治,呼籲人們遠離暴力與殺戮;黑山作家奧格涅·斯帕希奇的長篇小說《漢森的孩子》(《外國文學評論》編輯舒蓀樂推薦),講述了位於羅馬尼亞與烏克蘭邊境歐洲最後的麻風病院的故事,而演變成暴力和謀殺現場的麻風病院,隱射的其實就是當年那個局勢不斷惡化的東歐社會。

探討技術飛速進步下的人類命運

當代俄羅斯最神秘、最重要的作家維克多·佩列文在2017年推出了長篇小說《iPhuck 10》(《世界文學》編輯孔霞蔚推薦),從書名看就極具反諷意味。推薦者表示,《iPhuck 10》延續了佩列文慣有的寫作風格,其內容既模糊又明晰,像一場智力測試,對讀者和評論家的理解力與想像力構成挑戰。

故事發生在22世紀60年代一個半虛擬世界。在這裡,人人都以試管嬰兒的方式降生,真實性愛因病毒的蔓延而被禁止,以虛擬性愛取而代之。女藝術學家瑪魯哈委託人工智慧警察兼小說家波爾菲力調查一樁古怪的案件,後者對此駕輕就熟堪比神探,順便還將破案過程寫成了一部偵探小說,名曰《iPhuck 10》。此外,「iPhuck 10」也是21世紀末一種昂貴的虛擬性愛模擬器。在調查案件過程中,波爾菲力深感自己被僱主所騙,也看透了人類的無情,憤怒之下決定自我毀滅並對瑪魯哈進行報復……推薦者認為小說觸及了兩個問題,一是人工智慧與人類的關係問題,一是人類未來的繁衍和延續問題。借這部作品,作家表達了對俄羅斯乃至整個人類世界現實及未來命運的憂慮與警示。

當今阿拉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巴勒斯坦裔約旦作家易卜拉欣·納斯魯拉創作的反烏托邦科幻小說《狗的第二次戰爭》(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學院副教授尤梅推薦),也探討了技術飛速進步下的人類命運。作家用「今天還不存在的新發明來瞻望未來」,描繪了所謂「數字朋克」進入當代城市之後,是如何改變了社會的正常秩序。當先進技術成為主流文化,傳統文化完全被邊緣化,社會現實便走向了與道德和人性價值相悖的野蠻趨勢。納斯魯拉,這位處於中東亂局之下的作家,在思考著阿拉伯未來世界的同時,還試圖為人類所面臨的一些宏大問題尋找答案。

生命的自我重建、延伸及擴展

樓宇是阿根廷作家皮格利亞(1940—2017)的研究者和譯者,並有幸與作家相識。她推薦的作品正是皮格利亞的《埃米利奧·倫西日記:人生一日》。

皮格利亞以其代表作《人工呼吸》(1980)穩居當代西語文壇第一方陣,埃米利奧·倫西即作家在文學世界中的化身,取自其全名里卡多·埃米利奧·皮格利亞·倫西。作家坦言:「倫西就是我的自傳。他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我曾經想做而又未能實現的事情。」身患「漸凍人症」後,作家仍不願停下手中的筆,開始整理自少年時代開始撰寫的那冊日記,並於2015年起分三卷出版,分別為《埃米利奧·倫西日記》之《成長歲月》(2015)、《幸福時光》(2016)和《人生一日》(2017)。其中最後一卷於皮格利亞身後發表,最終完成了皮格利亞的文學自畫像。在書中,我們讀到的是一段生命與創造力的旅程,寫作與其內在機制的展示,通過閱讀得以實現的文學思考。這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鼠疫的歲月」,記錄了1976年至1982年的故事;第二部分是「生命中的一天」,倫西化身為故事中的一個人物;第三部分「沒有日期的日子」,是最後歲月的詮釋,回憶了作家在普林斯頓的最後一課、病魔出現等情形。

《埃米利奧·倫西日記》各卷出版後獲得多項國際文學大獎,因其獨特的文學形式,也因其讓「生命可以如藝術作品一樣自我重建」。其意義正如推薦者所云:文學創作賦予皮格利亞一種自我延伸、自我擴展的可能性,使他在虛構的世界裡實現了自我複製。而讀者通過閱讀,也得到另一種知識的延伸和認知的擴展。

與皮格利亞在某種程度上有相通之處的是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他在其長達近900頁的史詩巨作《4321》(上海譯文出版社《外國文藝》執行副主編李玉瑤推薦)中,用獨特的四重結構,對生命的可能性展開了多層次的審視。小說描繪一個與作者同年(1947年)、出生於新澤西、名叫阿爾奇·弗格森的年輕人,過著四種不同的平行生活,即四個男孩,同一個父母、同一個身體,但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房間,有自己的環境。如同博爾赫斯在《小徑分岔的花園》中建造的那座迷宮,主人公的人生道路是分叉的,但歷史還是在其規定的路線上向前滾動——從民權運動到肯尼迪被刺,從紐瓦克種族騷亂到越戰的瘋狂,且伴隨著弗格森的成長曆程。這部講述一個男人同時擁有四條生命的小說,還因其「非常莊嚴」而入選了2017年曼布克獎的短名單。

不過,在法國女作家瑪麗-埃萊娜·拉豐的都市小說《我們的生活》(《世界文學》編輯趙丹霞推薦)中,退休教師讓娜卻有想像他人生活的癖好。比如在去超市購物路上,想像路人的生活及心理狀態;根據一鱗半爪的信息,為超市女收銀員想像出一個擁有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人生。在想像他人的同時,讓娜還會代入自己的人生經歷——一樣的孤獨,一樣的傷痛。或許,「半真半假」才是真實的人生。

不同的女性書寫:

金智英和伊莎貝爾

以me-too運動興起和《使女的故事》(根據阿特伍德同名小說改編)熱映為標誌,2017年或許可被稱為「女權主義年」。但誰也沒有料到,在韓國這樣一個絕對的男權社會,一部小說卻成了這個國家me-too運動的導火索。這就是韓國女作家趙南柱創作的《82年生的金智英》(翻譯家薛舟推薦)

該小說在2017年迅速成為韓國全民熱讀書目,上至議員、總統,下至平民百姓,都在談論金智英。那麼,這部小說到底寫了什麼?

與申京淑通過生命中的深情回望,重新「尋找母親」不同,《82年生的金智英》以編年形式展現了金智英從小學到結婚育兒的生活履歷:作為女孩一出生就有原罪,被奶奶嫌棄;爸爸認為女孩無需讀太多書;職場被性騷擾,被要求息事寧人;婚後婆婆聲色俱厲,令其好好學做家務;懷孕後被迫辭職,成為全職太太……看似平常卻步步驚心,因為她付出的所有辛勞都被認為理所當然,所得到的更多是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歧視。充其量,她只是一條「媽蟲」——既是媽媽,又是卑微生存的蟲子。這正是韓國三四十歲女性所面臨的生存困境。小說傾訴了女性壓抑已久的委屈,在韓國社會引發強烈共鳴。

推薦者認為,與申京淑等20世紀90年代女作家相比,趙南柱等年輕作家更願意思考社會問題,這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因為進入新世紀以後,資本主義飛速發展讓女性的生存空間變得更加狹窄逼仄。「這種壓迫使得女性作家更加關切自身存在,進而思考女性整體存在的意義,於是就有了不期而至的女權主義浪潮」。

西班牙作家哈維爾·馬里亞斯的《貝爾塔·伊斯拉》(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楊玲推薦),也是一部具有女性主義色彩的小說。推薦者認為,書中描寫了男性的消失,作為家庭另一半的男性的缺席,女主人公則像奧德賽妻子一樣陷入漫長的等待,這種處境可以說具有普遍性。義大利女作家特雷莎·恰巴蒂的小說《至愛》(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副教授陳綺推薦),則立體地展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女孩的成長。

讀過亨利·詹姆斯名作《貴婦畫像》的讀者,想必都對女主人公伊莎貝爾的單純善良,以及她對自己處境微弱的反抗印象深刻。她後來是不是又回到了她所鄙視的奧斯蒙德的身邊?愛爾蘭作家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的《奧斯蒙德夫人》(Mrs Osmond,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教授陳麗推薦)對此給出了答案。這部小說是對《貴婦畫像》的續寫。據推薦人透露,小說正是從伊莎貝爾的歸程寫起,她一路走走停停,遇見多位原小說中的人物,以及作家塑造的新角色,並最終回到羅馬,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實現了報復和自由。對經典作家作品進行創造性改寫,是愛爾蘭文壇目前盛行的潮流,《奧斯蒙德夫人》就是這一潮流的重大成果。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劉星 排版編輯:劉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張岱年關於《中國哲學大綱》的三封信
袁文卓:凝練人文精神 賡續學術傳統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