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文帝以仁慈孝順著稱,為何堅決要殺親舅舅呢?

漢文帝以仁慈孝順著稱,為何堅決要殺親舅舅呢?

原標題:漢文帝以仁慈孝順著稱,為何堅決要殺親舅舅呢?


漢文帝劉恆,是西漢第三代皇帝,他是漢高帝劉邦之子,漢惠帝劉盈的兄弟。漢文帝賢明睿智,生活節儉,寬厚仁愛,謙恭孝順。他在位時,勵精圖治,發展經濟,重視民生,開創了古代中國第一個盛世。


當初呂后病逝後,諸呂作亂,被陳平、周勃、劉章平定。群臣商議決定迎立一向寬仁賢明的代王劉恆為皇帝。劉恆非常謹慎,狐疑不決,便用龜甲占卜,卜之大吉。劉恆還不放心,便派舅舅薄昭去長安查探情況。薄昭去長安後,周勃等人詳細解釋了立劉恆為皇帝的心意。薄昭回來後,告訴劉恆說:「事情確實是真的,不用懷疑了!」


薄昭沒有什麼大的功勞,在劉恆入京當皇帝一事上,查探情況,也算出過一份力。劉恆即位後,薄昭被封為為軹侯。但是後來,薄昭卻被漢文帝逼迫,絕望自殺。


漢文帝一向寬仁孝順,為何要殺親舅舅薄昭呢?此事在《史記》和《漢書》均無記載。


後人半真半假的杜撰為:「薄昭的侄子薄貴作惡多端,大臣鍾毓依法處決了薄貴。薄昭大怒,拔刀殺了鍾毓。漢文帝也大怒,要殺薄昭,被群臣和太后勸阻。漢文帝心生一計,在宮中布置靈堂,靈位上寫上舅舅的名字,令百官哭祭,然後召舅舅入宮。薄昭見此情景,知道自己不會被原諒,絕望自殺。」這裡的薄貴和鍾毓都是虛構出來的人物。


《新唐書》記載:漢文帝的舅舅薄昭,陪同漢文帝從代國入京有功,後來犯了殺人罪,漢文帝為不讓法律蒙羞,令群臣穿喪服去舅舅家哭祭,薄昭才自殺,良好的史官不認為漢文帝做錯了。


《新唐書·列傳第三十 長孫褚韓來李上官》:漢文帝舅薄昭,從代來有功,後坐殺人,帝惜撓法,令朝臣喪服就哭之,昭自殺,良史不以為失。


《資治通鑒》也有記載:「薄昭殺了漢使,漢文帝不忍心親手殺薄昭, 於是讓群臣陪薄昭飲酒,勸他自殺。薄昭不肯,漢文帝便讓群臣穿喪服去薄昭家哭祭,薄昭才自殺。」


《資治通鑒·第十四卷·漢紀六》:漢文帝十年,將軍薄昭殺漢使者。帝不忍加誅,使公卿從之飲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喪服往哭之,乃自殺。


由此可知,薄昭犯法殺人,漢文帝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依法殺了舅舅。維護法律的尊嚴,目的是為了穩定社會秩序,鞏固統治。

那麼漢文帝有必要一定要殺舅舅薄昭嗎?其實大可不必。古代君主有特赦的權力,只要不是罪大惡極,都可以赦免。薄昭此前沒有犯罪紀錄,只是殺了一個無名的漢使,又不是謀反作亂。文帝為了維護法律尊嚴,可以將薄昭罷官削爵,貶為平民,甚至下獄叛他無期徒刑,這樣至少薄太后還能與兄弟相見。這種特赦死罪的事情,在古代屢見不鮮,人民也習以為常。如果漢文帝特赦薄昭,這點微不足道的污點,其實並不會影響他的功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客新農人 的精彩文章:

最危險的5分鐘,陳立夫哀嘆道:活捉周恩來,只差五分鐘
此國宣布歸屬中國3小時後,被鄰國吞併,網友:為何不出兵?

TAG:創客新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