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它們被困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科學家預警:可能破壞地球威脅生命

它們被困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科學家預警:可能破壞地球威脅生命

科學家警告說,被困在木星和海王星軌道上的小行星對地球上的生命構成了直接威脅,最終可能會破壞我們的星球。半人馬小行星(Centaurs)是太陽系天體,它們的軌道位於巨行星間,而且軌道並不穩定,因此可能在接近行星或者撞擊行星時,從太陽系中彈射出去。這類小行星有一天可能會消滅地球上的生命,或者可能創造一種新的生命形式集合體。

半人馬小行星是在太陽系中發現的岩石體,它沿著木星和海王星等巨行星的軌道運行,科學家認為它們起源於海王星的軌道之外,並向著恆星的方向行進。數百萬年里它們儼然在太陽繫到處巡查,大約38億年前地球上曾經遭遇小行星的後期重型轟炸,科學家認為半人馬是罪魁禍首。

現在研究人員預測,類似的命運可能未來再一次發生在我們的星球上,這可能會破壞我們已知的生命形式。來自維也納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Mattia Galiazzo和Rudolf Dvorak與來自美國布朗大學的Elizabeth A. Silber合作,研究了半人馬的長期路徑發展,研究成果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未來類似的事件可能會對生命產生直接的影響,或者破壞地球,或者創造有利條件(熱液活動)形成新的生命。而且他們們還估計了發生碰撞可能的隕石坑大小。半人馬能夠成為活躍的彗星,因為它們中有大量的水存在,因此天體物理學家計算了半人馬會釋放到地球的大約水量,這與現在亞得里亞海上的水量相當。

目前前已知的半人馬小行星,如果發生碰撞可能會產生直徑約10公里的火山口。為了更直觀點感受,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直徑約為180公里。而大多數隕石坑的直徑將小於10公里。這意味著半人馬小行星可能無法摧毀地球,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在那裡。

自從地球遭遇38億年前的晚期重型轟炸後,所有行星遭遇12公里直徑的天體撞擊數量平均下來,地球發生了兩次,幸運的是,這種撞擊的強度是由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造成的。然而半人馬的平均速度要快得多,而且體積上更大。

另外對於較小的半人馬(例如直徑為1公里),撞擊頻率要大得多,大約每14Myr地球上發生一次. 研究人員發現,大約一半的半人馬可以進入陸生行星區域,其中7%可以與類地行星相互作用。半人馬可能是行星災難性的源頭,而目前所知的地球上曾經發生的生命滅絕就是由它而起。

這項研究有助於了解太陽系的早期形成,以及生命如何在我們的星球上出現,研究人員斷言:半人馬可以在碰撞後將水帶到火星上。而近年的火星任務證實火星上確實有水的痕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馬星球視野 的精彩文章:

600萬顆恆星移動呈蝸牛狀,天文學家:一星系曾與銀河系碰撞
再見蘋果!2018中國人最青睞的50品牌發布,民族品牌受歡迎

TAG:茶馬星球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