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它是世界頭號致殘疾病,如果你有這五點可能已經患上它了

它是世界頭號致殘疾病,如果你有這五點可能已經患上它了

深秋對於很多讀者來說,是關節比較痛苦的時候,因為關節酸脹、晨僵、上下樓梯困難等,影響正常生活。

我國骨關節炎患者已過億,根據中國醫師協會曾發布的報告稱,60歲後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骨關節疾病。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之一,是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專家提醒,關節炎近年來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大家該注意哪些會引發關節炎的隱患?日常生活中該如何保護關節呢?

關節炎和骨關節炎是一回事嗎?

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可分為數十種,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主要是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多見於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好發在負重較大的膝關節、髖關節、脊柱及手指關節等部位。

關節炎包括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與感染、自身免疫、生化等諸多因素有關。

五個字提示您可能得了關節炎

很多人因為不知道及時發現關節炎的信號,耽誤了最佳治療的時間,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關節炎呢?

初步的判斷可以用以下五個字來參考:

1、紅:急性感染關節炎會出現關節紅腫;

2、腫:關節炎常見癥狀,於關節疼痛程度不一定正相關:

3、熱:由於關節血特別少,所以正常摸起來應該是涼的,如果發熱,甚至發燙,那就證明關節產生炎症:

4、痛:關節炎的主要表現,關節炎的疼痛部位應該很明確,某個關節疼,其他部位不疼;

5、阻:關節炎發作會出現疼痛及炎症,引起關節組織周圍水腫,導致關節活動受阻。

關節炎患者可以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如規範保守治療後癥狀仍不改善,或伴隨下肢畸形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

日常生活中預防關節炎注意六個「不」

如果從預防角度來說,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這六個「不」。

(1)不要穿錯鞋:很多人出現關節炎一開始找不到病因,後來才發現問題出在自己經常穿的鞋上。比如以下五種鞋。

1、尖頭鞋:讓腳趾聚在一起,壓迫神經,導致腳趾變形,久而久之傷及膝關節和脊柱;

2、超薄平底鞋:穿這種鞋走路時腳著地的衝擊力,就會從腳跟沿著腿骨而直達我們的脊柱,造成足踝、膝、髖關節和腰等部位勞損;

3、人字拖:經常穿人字拖,身體重心傾斜到前腳掌,足弓關節過度受力,致腳部疼痛、發炎,進而可能影響到膝關節;

4、高跟鞋:會影響我們的血液流通,造成局部踝關節腫脹,增大關節炎風險;

5、松糕鞋:升高了我們身體的重心,長期穿松糕鞋還改變了人體髖、膝、踝的正常線條,影響最大的就是膝關節。

(2)別總不活動:關節在運動的時候,通過擠壓會產生滑液,有利於關節的屈伸,減少損傷。如果關節長期缺少必要的運動,會影響其正常的新陳代謝,時間久了容易出現肌肉萎縮、骨質疏鬆等,關節軟骨的營養供應也會受到影響,這也是導致關節炎的原因之一。

(3)不要過度運動:骨關節炎發病率年輕化跟生活節奏加快和過度運動有一定的關係。「拼步數」走路會加重關節的負擔,使原有的輕微損傷加重;過量走路或上下坡還會加重髕骨關節的壓力,髕骨軟骨在長時間摩擦之後容易出現問題。持續過量的運動,會引起關節疼痛,嚴重的可能會引起關節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神經瘤骨膜炎、髖關節滑膜囊炎等。

(4)關節不要受涼:寒冷雖非是導致關節炎的直接原因,但關節受凍會導致關節周圍肌肉收縮、關節僵硬、血液循環和滑液分泌減少,也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這就增加了關節的負擔和受傷的可能性,如果已患有關節炎還會加重相關癥狀,因此寒冷天氣下重視保暖關節有必要。

(5)不要體重超標:一方面,體重會增加負重下肢關節的承重壓力,引起體位、步態等的變化,從而改變了關節的生物力學;另一方面,肥胖之後的代謝異常也會對關節造成一定的損傷。

(6)不要輕視外傷:如果在運動、出行等過程中,如果出現急性外傷,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治療,以免留下後遺症。此外,關節的慢性勞損、不正確運動方式帶來的非急性傷,也會加大骨關節炎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養生快線 的精彩文章:

嬌嫩可愛如雞蛋的花,是涼茶和高級化妝品的原料,你不知道吧?
她練習這種舞蹈20年好似年輕20歲,79歲拿下44個冠軍

TAG:健康養生快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