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啥說人類在今日掀開了精準醫學的新篇章?

為啥說人類在今日掀開了精準醫學的新篇章?

  來源:學術經緯


  對於精準醫學來說,今天可謂是具有歷史性的一天:英國在今日正式公布了「生物銀行」(UK Biobank)的數據,並通過一項萬人研究,向我們揭示了生物大數據對於精準醫學的極高價值。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也登上了最新一期《自然》雜誌的封面。


精準醫學究竟是啥?

精準醫學究竟是啥?


  精準醫學的概念很容易理解。地球上有近75億人口,每個人的生理狀況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心跳快一點,有的人體溫高一點,有的人的基因更活躍一點。既然如此,所有人都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疾病治療,可能就不那麼合適了。


  為此,科學家們提出了「精準醫學」的概念,為每個人量身打造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提高治療的效果。這個理念非常科學。比如同樣是失眠,有人可能僅僅是出於精神壓力,有人則可能是大腦發生了病變。簡單使用安眠藥催眠,只是治標不治本,更有可能延誤了關鍵的治療時機。


  這和「生物銀行」有什麼關係?

  精準醫學代表了一種先進的治療理念,但要真正應用精準醫學的方法,離不開大數據的積累。試想,要看懂某種疾病的百態,我們勢必需要先收集齊這一百種相關病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想了一個方法——建立「生物銀行」。就好像我們把錢存進銀行一樣,科學家們會把生物的遺傳信息、生理信息存進「生物銀行」,供分析研究。


▲生物銀行的建立過程(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生物銀行的建立過程(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這樣的例子在全球屢見不鮮,日本、加拿大、芬蘭、冰島都曾開啟過類似的項目。但在其中,英國的「生物銀行」規模最大。在2010年,它就收集到了50多萬名個體的信息。這些大數據也給科學家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找到了關於疾病的更多洞見。


  今天的《自然》論文說了些啥?

  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一共刊登了4篇有關英國生物銀行的文章,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其中有兩篇文章是研究論文,另兩篇文章則是《自然》的新聞報道與編輯評論。


  第一篇研究論文講述的是「生物銀行」的構建流程。研究人員們在2006到2010年期間,收集了50萬人的尿液、唾液、以及血液等樣本,以及家族病史、生活習慣等信息。這一前所未有的高質量資料庫,讓全球數千名科學家得以開展研究,更深入地理解人類疾病。


▲基因組上的少數幾個位點,就能影響大腦腦區的體積(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基因組上的少數幾個位點,就能影響大腦腦區的體積(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第二篇研究論文正是這些大數據帶來的結果。研究人員們分析了8400多名志願者的大腦圖像,並將大腦結構與功能與這些志願者的遺傳信息進行了聯繫。他們發現,不少腦區的體積受到了遺傳的影響,這也解釋了為何基因組中的一些片段,會增加精神分裂症的風險。

  總結


  這些令人興奮的成就,只是「生物銀行」諸多成就的一個開端。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中國也啟動了國家級別的基因組計劃,繪製國人的精細基因組圖譜。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也完全可以期待,中國的「生物銀行」會在不久後開始建立。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來自中國人的數據,無疑能提供更為準確和相關的精準醫學建議。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全球精準醫學的賽道上,中國正在加速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人體腸道細菌可以「發電」:主要目的是製造能量
又有日本人獲諾獎說明什麼?離不開對科研人才的重視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