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更多精彩請在右上角關注我們!每天為你更新!)

香港《新晚報》資料《中國一九七五年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繁忙的大連造船廠夜景。即將啟航"大慶"輪!!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成昆鐵路從一九七〇年七月一日正式通車以來,線路質量良好,運輸暢通無阻。這是橋隧相連的大渡河橋。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大連化工礦車輛廠是我國生產礦山、冶金車輛和大型設備的工廠之一,年產量增長了一倍,品種也不斷增加,質量逐年提高,為發展礦業和冶金工業做出了貢獻。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第一台每秒鐘運算一百萬次的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的試製成功,是北京大學、北京有限電廠和燃化部有關單位,貫徹執行毛主席的關於教育革命的指示,堅持生產、使用、科研三結合,廣泛開展社會主義大協作,大搞群眾運動的豐碩成果。圖為計算機及各種配套的"外部設備"協同工作的情況。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各族人民,利用水利資源,興辦水電站,加速農牧業機械化的進程。圖為白土坡水電站主機室。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紡紗必須有紗錠這個傳統工藝已經被新的紡紗技術所打破。我國棉紡行業已研製成功氣流紡、等新型紡紗機。這台紡紗機是江蘇省南通市第三棉紡織廠試製成功的,它可以將棉條紡成棉紗。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工人出身的上海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助理陳仁甫(右),是又紅又專的標兵。他廢寢忘食地工作、學習,和同志們一起研製成百萬次和更大型高速的電子計算機。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杭州絲織工業戰線狠抓路線教育,堅持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不斷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增加花色品種。這是杭州東方紅絲織廠工人正在檢驗即將出廠的綢緞。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火車開進彝寨來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江西省波陽棉花原種場聶壽茂,先後成功培育了"波棉二號"、"波棉三號"和小麥"五星一號"等優良品種。圖為聶壽茂在講解"波棉二號"的培育經驗。這種棉花具有纖維長、衣分率高、抗災能力強等特點。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蘭州石油化工機器廠,隆中國出了事黨對知識分子的政策,在革命和生產中發揮技術人員的積極作用,這是有工人、幹部和技術人員參加的"三結合"技術小組正在研究改革尿素合成塔封頭。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山東萊陽動力機械廠,切實加強企業管理,創造了高產、優質、低耗的新成績。這是一批195型柴油機準備運往農村,支援農業生產。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上海第十二棉紡織廠採用電子技術和電視控制的粗紗運輸線正在運轉,使搬運粗砂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上海黃浦區鐘錶公司在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協助下,製成了自動洗表機,並已在十七家修錶店推廣使用。這台自動洗表機是採用離心振蕩的方法,對手錶進行整體表芯自動清洗,一次可以洗表二十隻,時間只需要四十分鐘,改變了原來用手工拆開表芯、零件清洗工藝,大大提高了工效。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新建的蕪湖紡織廠,擁有十萬紗錠,生產的棉布質量一等品率達90%以上。這是北紡車間黨支部委員、老工人王原芝(中)勉勵青年工人為革命努力學習技術。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浙江省農科院的科研人員,近幾年來積極培育和推廣了十多種水稻優良品種,為浙江省糧食增產,重跨"千斤關"作出了成績。

一九七五年中國工交科技戰線若干捷報新聞老照片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科研人員王希平(右二)和工人一起研究多頭探針測試台的改進方案。他勤奮攻關,和工人協作,設計試製了多種半導體工藝設備。


(更多精彩請在右上角關注我們!每天為你更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