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縣令抓到一盜墓賊,當即準備大刑伺候,查明墓主後:從輕發落

縣令抓到一盜墓賊,當即準備大刑伺候,查明墓主後:從輕發落

中國自古以來都有入土為安的思想,希望死後葬入地下,不受打擾。然而,古人又崇尚「事死如事生」,不僅修建豪華陵墓,還放入大量陪葬品,這就引起了盜墓賊的覬覦。自春秋末期以來,盜墓賊就開始盜掘古墓,一直到今天,依然時有發生。

不過掘人古墓乃是非常犯忌諱的事情,畢竟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不希望自己死後某一天被盜墓賊光顧。於是,大家一方面在墓中設置重重機關,阻止盜墓賊的進入,一方面歷代帝王都會出台嚴苛的法律,懲處盜墓賊。有多嚴苛呢?情節嚴重的甚至會被誅九族或者車裂、凌遲處死。

然而財帛動人心,即便法律嚴苛,依舊還是有一些人因為貪圖寶物走上了盜墓的不歸路。明朝成化年間,憲宗皇帝朱見深在位期間,江寧地區有人抓到一盜墓賊,扭送到縣衙,縣令升堂審問。盜墓賊非常害怕,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說自己挖到了「金銀器具巨萬」。

縣令一聽火冒三丈,掘人墳墓,十惡不赦,當即準備用最嚴苛的刑罰來處置這個盜墓賊。不過審案還是得按流程一步步來,古墓也得查清是哪戶人家的祖上,得給人家一個交代。很快,結果就出來了,根據盜墓賊家中查獲的寶物,墓主人的身份大白於天下,然而縣令卻突然更生氣了。

原來,根據遺物確定,這座古墓的墓主正是宋代的大奸臣秦檜。秦檜大家都知道,當年賣國求榮,陷害岳飛,導致一代忠臣屈死風波亭,留下千古遺憾,秦檜夫婦也因此被做成雕像,跪於岳飛墓前,世代懺悔,遺臭萬年,遭後人唾棄。

縣令本來都準備對盜墓賊處以極刑的,但一看「苦主」是秦檜,瞬間覺得這個盜墓賊還是可以再教育一下的。於是縣令決定對盜墓賊從輕發落,「減其罪,惡檜也」。秦檜的臭名昭著由此可見一斑,官府一看盜的是他的墓,立馬就給盜墓賊減刑了,要不是盜墓實在違背人倫,估計縣令都想給這個人頒獎了。

可見做人做事,即便不能福澤後世,起碼也不能昧著良心殘害忠良,讓自己遺臭萬年吧。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各位看官,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史不聞 的精彩文章:

農民發現白馬偷吃莊稼,道士揮劍削下一塊肉,第二天卻變成了石頭
工藝最繁複的三件國寶級文物,一件是古代「冰箱」,一件無法複製

TAG:知史不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