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為什麼越厲害的人越不想在30歲前結婚?

為什麼越厲害的人越不想在30歲前結婚?







每日

8

點,文化早餐

   

?

 

點擊 

 

拾文化 

 

關注 

置頂公眾號


情感

  |

 

新知

  | 

 

文化

  |  

生活

  |  

摶物館



理性的婚姻,才是幸福的基礎


來源

|易簡讀書

id:yijiandushu




晚婚晚育終於實現了,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日前,輿論場上再次出現對「年輕人懶婚」現象的討論。



民政部門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結婚登記對數下降7%,已經是連續第4年下降了。很多地方的平均初婚年齡也在延後,江蘇更是推到了34.2歲。





                            


結婚人數越來越少,就會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人口問題,乃至倫理問題。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難道最幸福的事情,不就是在最好的年紀給對方一個承諾嗎?



對此,不同年齡層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01  


有趣的單身勝過將就的愛情


 


「結婚了,我的罪名那就多了去。比如,不生孩子,不孝敬公婆,不夠勤快,浪費敗家。而自己一個人吃吃喝喝沒有家庭的牽絆,想一個人去遍世界各地,流浪千山萬海,有趣的單身勝過將就的愛情。」


 


一個90後女生分享過。


 


你說她任性嗎,也挺任性的,但也不無道理。


 


職場上幾年的工作體驗教會他們獨立,單身一族不會產生太大的危機感,自然對婚姻沒有太大慾望。


 


更重要的是,90後成長在互聯網時代,已經看過太多明星出軌、婆媳之爭。

太多鮮明的例子告訴他們,每一段婚姻曾經都充滿著海誓山盟,可最後能走多遠,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






  02  


我自己都不夠花


怎麼捨得去養別人


 


前些日子網上流行一個段子:


 


剛和一個新入職不久的員工聊天,問他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什麼感受。他哭喪著臉對我說:




「工作之後才知道賺錢這麼難,不知道我爸媽哪來這麼多錢把我養這麼大, 還買了房子,太牛了!可我不想生孩子,我不捨得養大他,我自己都不夠花。」


 


一句「我不想生孩子,我不捨得養大他」戳中了很多人的笑點,但也戳中了很多90後的心聲。


 


很難想像在父母那樣艱難的年代,是如何抵擋物質的慾望,如何能夠省吃儉用,才省出了一套房子,省出了一個孩子至少18年的生活費和學費。


 


現在的社會是,房價以一種指數增長的速度上漲, 90後望而生畏,連培養自己的下一代都不捨得了,又怎麼會願意承擔婚姻的責任?




 


  03  


沒有應結婚的年齡


只有該結婚的感情


 


在畢業那晚,大家都在調侃畢業就失業,回家相親,結婚生娃之類的梗。一個女孩的分享讓我印象尤為深刻。


 


「什麼一畢業就相親,這些在我的家庭都不存在。爸媽經常會說,他們就是那個年代的晚婚代表。爺爺奶奶一直在催婚,但爸爸沒有聽進去,直至遇到媽媽的那一刻,心動的信號出現了。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雙方承受過婚姻輿論的壓力,但始終在等待些自己都說不清楚的東西。」


 


說起這些的時候,她的眉眼間都透著自信。


 


「他們就像是銀河對岸的兩隻鳥兒,在相互看不到對方的時候,心就已經告訴他們答案了。他們一直告訴我,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


 


誰都不知道這個故事是否有添油加醋,只是一個22歲的女孩有如此成熟的愛情觀和婚姻觀,非常難得,也大有可能來自於家庭熏陶。


 


人為何要結婚?我認為是另一份維度上的幸福。


 


《中國新青年》曾發文指出,穩穩的幸福需要等一等。


 


這不就是大多數懶婚90後的內心獨白嗎?心動的信號尚未出現,所以我寧願躺著,但若你是那個對的人,我會用跑的。


 


90後95後行事任性,但在那些任性人生觀中,你能發現理性成熟的一面。而已經踏入社會已有多年的80後一代,對待婚姻秉持慎重的態度。


 




  04  


留不下的北上廣


回不去的故鄉


 


「房子、車子,這些東西我都沒有處理好,我何來的勇氣去迎接一個孩子的到來?北上廣的房價物價飛速上漲,我已經成為了那批被逼走的青年了,可是還沒幹出些什麼,何以回去?婚姻不是兒戲,然而事業還沒有起色,矛盾一直是在的……哎」


 


一位80後工程師提及婚姻,十分激動地分享到。


 


80後的這一代,還跟著父母在風口浪尖上飄蕩過,見過糧票,知道什麼叫農社,也看過黑白電視。


 


換而言之,

他們經歷過苦,經歷過改革開放後飛速發展帶來的動蕩,他們更希望日子可以踏實點。


 


 


  05  


婚姻是人生最大的投資


對方是最重要的合伙人


 


「偶像劇里往往會將結婚一事渲染得很浪漫,家庭倫理劇里會將婚後的生活表現得一波三折。雖然是誇張化,但生活何嘗不是如此。婚姻自然可以因為愛情而成,但最初的本身是經濟行為,它需要你投資時間、投資金錢、投資心血,才能真正的經營好。」


 


一位80後企業家在談及婚姻的時候,十分認真地說了這段話。


 


他30歲就在行內做得風生水起,拖到了今年38歲才有了自己的伴侶。


 


曾聽過一句非常理智的話:

真正的牢固的關係一定是感情和利益綁定的,比如戰友。


 


中國人很少敢將感情和利益綁定,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婚姻就是婚姻,錢就應該另當別論。其實這是挺傻的想法。


 


婚姻可以說是人生最大的投資,而對方是你最重要的合伙人。






  06  


我希望我的孩子


能有一個幸福的起點


 


「4歲的時候,爸媽離婚了。我媽帶著我一個人生活,遊離奔波。幸好一直以來都幸運地在大城市生活,接受了相對好的教育,但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像我一樣。」


 


「我希望他能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有一個足夠好的起點。我承受不起離婚的痛苦,所以我寧願承受婚姻前的孤獨。」


 


一位88年的女士談及自己的婚姻觀,眼裡藏著炙熱的東西。


 


離異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受家庭的影響。而他們對婚姻有著憧憬,同時也抱著畏懼。但正是因為建立在這樣的心態上,他們對待婚姻有著更加長遠的規劃。


 


敢愛而不敢愛、含蓄的表達方式,都是80後這一代人的特色。但能等到現在不結婚的80後,他們大多不會為了愛而愛,也不會因為婚姻而不顧一切,更多的是,做好每一份準備,踏踏實實地經營好人生。


 


 


  07  


 


每個時代的人的婚姻觀都是不同的,沒有對錯之分。


 


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會影響很多人的婚姻觀,也必然會引發一些負面情緒,但絕大部分的人在成長中看到了婚姻中的更多維度。


 


心理學家莫斯特因(Murstein)的「SVR理論」中,認為兩人從認識到結婚,分為三個階段:





S階段(刺激階段): 受到對方外表、行為、性格等刺激;


V階段(價值階段): 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相似,對感情順利發展很重要;


R階段(角色階段): 分配角色、相互補充。




很多人在最年輕的時候決定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情,和第一個相戀的人踏入婚姻殿堂,在真正明白婚姻的時候去已經承擔起了婚姻的責任,在懂得愛的時候卻沒有資格在愛。於是,在自立意識覺醒的那刻,很多人選擇了放棄、決裂。


 


而我們應當高興的是,90後看似任性的愛情觀,未免不成熟的體現;而80後看似有些沉重的婚姻,更是長遠的想法。






End 

.







? more ? 更多文章點擊直達



內衣簡史:只知我小,卻不知我多有料



8.8個億能解決什麼問題?



「你不是情商低,你就是壞。」











要不要  

  和  

分享到票圈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月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究竟代表了什麼?
這一生的意義

TAG: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