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時,蘇軍攻克德國議會大廈,幾千德軍為何五人投降?

二戰時,蘇軍攻克德國議會大廈,幾千德軍為何五人投降?

首先,咱們今天所說的事件背景就是1945年4月29日蘇軍對德國國會大廈發起了強攻,幾千德國堅守國會大廈死戰不退,直至全部戰死。在整個的戰鬥過程中,德軍幾乎進入到瘋狂的狀態,和蘇軍在國會大廈展開了一層樓一層樓的決戰,即便是一片角落和廢墟都成為了雙方的戰場,直到最後一名德軍戰死,蘇軍最終才將勝利的紅旗插上了國會大廈的樓頂。

柏林戰役

之所以德軍不選擇投降。主要有兩個因素在裡面,首先做最後堅守的德軍大部分是德國武裝黨衛軍,這些人對希特勒有著近乎痴迷的狂熱,在與盟軍作戰的過程中,武裝黨衛軍表現的及其勇猛,死戰不退是他們的作戰信條,敢於最後防守柏林的戰略要地,就說明他們早已放棄生還的希望,或者勝利,或者戰死。

這群可恨又可敬的德國軍人因為堅信希特勒承諾他們的美好世界即將來臨,德國終將取得勝利。所以在與蘇軍作戰過程中,他們表現得極其勇猛,堅守到底,死戰不退,就算為國捐軀也絕不會投降。

柏林戰役

其次就是因為蘇聯在二戰中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德國黨衛軍對戰俘營中蘇聯士兵也是極其兇殘,所以蘇聯方面對德國戰俘尤其是黨衛軍也是採取的高壓態度,要麼直接槍決,要麼拉去集中營做苦工。所以德國人清楚,一旦落入蘇聯人手中,一定是生不如死,既然投降沒用,還不如死戰到底。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柏林戰役中,黨衛軍中主要的構成並不是純種德國人,而是外籍志願軍。其中,最著名的是黨衛軍"諾德蘭"第11裝甲擲彈兵師,這支部隊幾乎全部由外籍志願兵組成。在第三帝國土崩瓦解,本土多數國防軍德國士兵都已經放下武器的時候,這些外籍軍團仍然負隅頑抗,他們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以北歐為主、其中夾雜著不少法國籍人士),但都是納粹堅定的信仰者,是希特勒的狂熱支持者,戰鬥力強悍。在柏林戰役中,這些外籍軍團沒有退路,不管向誰投降都是死,作為叛徒,自己的國家也回不去了,加上所謂的堅定的信仰,所以寧可戰死也不投降。

柏林戰役

紅軍進入國會大廈之後,重火力施展不開。雙方先是用衝鋒槍互相掃甚至拿反坦克的火箭筒,德國稱之為鐵拳,拿鐵拳在房間裡面互相打。每個房間都在格鬥,打完子彈,有些人甚至抱在一起肉搏,拳頭互毆、牙齒互咬,拚死搏鬥!

柏林戰役

時至今日,雖然二戰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咱們依舊不能忘記戰爭曾經給人類帶來的創傷,大量的民眾在世界大戰中喪生,所以今天的和平實在是來之不易,而專註于軍事歷史的研究,也正是提醒著我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初簡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世界擁核國家榜單更新!此國數量緊追美國,全球第三或將易主
訓練用的空包彈最多能打多少米?老兵說出答案,看完別不信

TAG:初簡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