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 HC 的三原色:技術突破、思想輸出,和未來智能世界的領導力初現

華為 HC 的三原色:技術突破、思想輸出,和未來智能世界的領導力初現

就像是 Google I/O,或是微軟 Build,華為的 HC 大會也早已不再是面向 B 端市場的技術發布本身,而成為了這家中國頂級的、具備世界級影響力公司展現自己意識形態和商業思想的年度舞台。華為的下一步是什麼?在行業中鞏固領導力的未來挑戰又有哪些?我們在今年的 HC 大會上都能窺見華為自己的回答。

2018 年華為 HC 大會 10 月 10 日正式開幕,在本次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會上不僅發布了全球第一個覆蓋全場景的人工智慧 IP 和晶元系列:Ascend(昇騰)系列晶元,還系統闡述了華為的 AI 發展戰略,以及全棧全場景 AI 解決方案。

很多參會者在發布的九宮格照片上加上了「轉型」二字,這是諸多外界觀察者對華為這次大會的看法,認為其從以往以云為主角轉變到了以人工智慧為主角。而徐直軍對這個看法打趣道,「華為內部最討厭『轉型』二字,有問題才叫『轉型』,而我們一直在『前進』。」

其實外界評論者的話沒錯,就具體的關注點 2017 年及 2016 年的 HC 大會主角都是雲。而徐直軍的話也沒錯,就策略而言,與以往的大會相比,在這次會議中華為披露的 AI 布局讓我們初步看到了一家世界級公司所需要具備的眼光。無論是哪種說法,有一點可以明確,對於華為來說,這無疑是一家中國頂級公司要成為具備產業領導力的世界級公司的重要一步。


晶元!晶元!

HC 於華為,如同 Build 大會於微軟,是華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場大會。在今年大會上,徐直軍手中一直揣著將於明年 2 月正式上線的 Ascend 910(華為昇騰 910),這款晶元是華為對外公布的第一款人中智能晶元,單晶元計算密度可達目前全球已發布晶元之最:256T。而另一款 Ascend 310(華為昇騰 310),則是目前面向計算場景最強算力的 AI SoC。

據介紹,兩款晶元該晶元具備橫跨雲、邊緣、端全場景的最優能效比(Tops/W),無論在極致低功耗的場景,還是極致算力的數據中心場景,Ascend 系列都將提供出色的性能和能效比。同時,Ascend 基於統一架構的全場景覆蓋能力,將大大便利 AI 應用在不同場景的部署、遷移、協同。

其實,華為入局人工智慧時並不像這次大會一樣高調,反而很多人對華為 AI 的認識是以手機為主的終端設備,包括 AI 手機榮耀 Magic、華為 Mate 9、華為 Mate 10 等設備,而很多更為底層的布局並不為人熟知,所以有人曾說「華為沒有 AI」。就晶元來說,以往華為使用的是另一家晶元公司的 IP,合作早已趨於成熟,華為 Mate 10 所採用的麒麟 970 也因基於寒武紀架構的 NPU 核心而備受關注。

所以這次晶元的發布不免有人心生疑惑,華為為何要動用眾多資源從零開始自主研發 AI 晶元,而非繼續採用已有 IP?徐直軍給出了答案:「寒武紀的 IP 非常好,但不能夠支撐全場景,如果要實現華為的全場景布局,那麼必須開創一個新架構,創造性的新架構。」

「全場景」就是華為布局人工智慧的野心。也就是說,華為不再以純粹面向 2B 公司的產品為主,而是先確立了整個 AI 領域的布局再逐一進行突破。做晶元的目的就很明確——為了華為所提出的全棧全場景 AI 解決方案。


全棧全場景

所謂全場景指的是指包括公有雲、私有雲、各種邊緣計算、物聯網行業終端以及消費類終端等部署環境。全棧則是技術功能視角,是指包括晶元、晶元使能、訓練和推理框架和應用使能在內的全堆棧方案。華為此次發布的全棧方案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方面:

Ascend: 基於統一、可擴展架構的系列化 AI IP 和晶元,包括 Max,Mini,Lite,Tiny 和 Nano 等五個系列。以及剛發布的華為昇騰 910(Ascend 910)、華為昇騰 310(Ascend 310)

CANN: 晶元運算元庫和高度自動化運算元開發工具

MindSpore,支持端、邊、雲獨立的和協同的統一訓練和推理框架

應用使能:提供全流程服務(ModelArts), 分層 API 和預集成方案。

徐直軍說,這個全棧解決方案將是華為雲 EI 和 HiAI 的有力支撐。早在今年 4 月和去年,華為就分別發布了面向智能終端的人工智慧引擎 HiAI 和面向企業、政府的人工智慧服務平台華為雲 EI,全棧方案的提出無疑能讓這兩者進一步落實。這樣一來,面對電信運營商,華為有 SoftCOM AI;面對企業和政府,華為有雲 EI;面對消費者,華為有 HiAI 和加速卡、伺服器及一體機等。全場景的覆蓋自然水到渠成。

「此次發布全棧全場景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充分發揮了華為的技術和研發優勢,構建了差異化的 AI 布局。尤其在晶元的核心技術以及整體架構方面,建立了華為人工智慧的長期發展優勢。」中軟中軟國際高級副總裁李雲曉在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如此評價。

也許正如李雲曉所說,晶元或將為華為構築特有的 AI 優勢,所以徐直軍表態「晶元不會賣,但會以產品形式進行銷售。」未來的一體機、加速器、智能手機、穿戴、消費終端等等都是將是搭載華為 AI 晶元的產品。

智能世界

近兩年來 AI 發展的「輝煌」趨勢與發展的「初級階段」之間的落差,讓徐直軍產生了一種興奮感。

據華為給出的數據顯示,目前只有 4% 的企業已經投資或部署了 AI,約 2% 零售商已經投資或部署了 AI,約 5% 部署的智慧城市中正在使用 AI,而 2017 年只有約 10% 的智能手機內置了 AI,全球 AI 人才的供需比僅有 1%。

而同樣,這種落差也讓華為有了興奮感,不做零零星星的碎片工作,而是統籌部署。徐直軍說,AI 很熱所以華為需要時間來抉擇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而現在也是時候向外界公布華為的 AI 戰略部署了。知乎上,有人評價說,一家公司能走多遠,決定性因素往往並不是某一項技術的突破,而面是整個公司的視野和格局。而華為已經從一家紮根中國的本土創業型企業,成功蛻變為一家擁有國際化視野的全球領導者。

是否已經成功蛻變興許有待時間考證。但無論是華為去年確定的企業新使命(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還是今年推出的全棧全場景 AI 解決方案都讓我們看到了面向世界的華為,今年大會上微軟為華為的站台,也更為「可見」地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對標同樣以 AI 為核心議題的真正世界級 Google I/O 大會,華為還有許多要學習的地方。畢竟,I/O 大會中的每一句話,都能挑撥你腦中最興奮的那根神經:Google 推出人工智慧專用晶元 TPU3.0 計算功能提高八倍;Google Assistant 的再升級,支持線上進行下單和預定;Google 助手增加視覺和視頻識別並能實現自動打電話...

回顧從達特茅斯學院提出 AI 概念開始至今日的發展歷史,徐直軍認為兩次人工智慧的發展低谷均是因為產業發展並不能滿足人們的期望。而所幸的是,在今天,人們對人工智慧熱情再次高漲的時代,有更多優秀的企業正在不斷努力來一點點接近人們所期待的智能世界。

徐直軍說,華為要做的是改變全行業的 AI。

責任編輯 卧蟲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zhuanzai@geekpark.ne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滴滴今天起恢復深夜服務,試行夜間運營規則;趣頭條在美上市首日大漲;SpaceX 迎來首位環月旅行客戶 | 極客早知道
iOS 12 正式版發布;iPhone XS 系列發貨延後 2-3 周;三星 Note 9 在美國發生自燃事故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