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誰說科學只有死板的邏輯和理論?這款遊戲讓你腦洞大開

誰說科學只有死板的邏輯和理論?這款遊戲讓你腦洞大開

前段時間朋友給我轉發了一條消息。說有款科學遊戲叫做《燈塔計劃》,在裡面你將帶領著一群窺見了宇宙奧秘的科學家們闖破重重關卡探索宇宙的燈塔脈衝星的秘密,還能在其間參與前沿脈衝星真實數據探索,搜集這宇宙燈塔的證據。這特么是要帶著物理學家們打仗嗎?不過宇宙里的各種奇異的物理特性確實讓人遐想聯翩。

我在App Store上搜索了一下,真有這款遊戲,是由一位美國博士創立的貝葉斯數據技術有限公司開發,旨在用遊戲將科學的浪漫與敬請帶給每一個人。對於一個科學愛好者來說,《燈塔計劃》簡直對我有致命的吸引力。一直以來,我都是通過科普文章和紀錄片來了解宇宙,已經感覺有點乏味了。在遊戲里率領科學家們一起探知宇宙還真是讓我感到刺激。今天我就來幫大家體驗一下這款遊戲究竟怎樣把科學的激情給帶出來的。

下載地址我放在文末了,如果感興趣可以直接去下!

下面就讓我們開始遊戲吧!

進入遊戲之後,來了個科學嚮導,說既要參與真實的脈衝星探索,搜集宇宙燈塔的證據,而且更需要與科學家們一起獲取關於宇宙燈塔的信息。哦,還有對手會來與我競爭,看來這是多人遊戲了。

不過這個畫質好像是極簡的風格,並不是大多科幻片那樣的模擬太空。現在寫實的看多了,這種極簡的畫面給人好不一樣的感覺。

這個好像是射電望遠鏡,應該是之前說的在遊戲中得探索真實的脈衝星。Wow,這真的是真實的脈衝星數據圖,來自於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印度等世界各地的天文台觀測。發現真實的脈衝星可以聯繫以獲得官方驗證。這一點有點像英國牛津大學主辦的Zooniverse平台,讓大眾參與真實的科學探索。

不過這些脈衝星數據圖也太low了吧,就是在亂碼中找根黃線,感覺五歲小孩都會。誒,識別脈衝星數據可以獲得X射線和電子,這些高深的元素有什麼用呢?

噢,科學家們在這裡。這是倫琴,發現X射線的人?他居然能打出X射線,而X射線具有強烈的貫穿性,這是倫琴的特技啊!倫琴出場時要消耗X射線,哦,這就是剛才探索脈衝星獲得元素的用途。這又是誰,洛倫茲?是洛倫茲力的那個洛倫茲嗎?好像是,用電磁信號引導他人,這個想像很特別啊!

好了,科學家們選好了,我可以去沖關了。誒,除了探索沖關外,還真可以突襲對手。我來打一場試試。這個人的布防好簡單啊,可能是因為我剛玩,匹配到低級用戶了吧。這應該是防禦塔,叫做鋁箔狙擊塔,應該指的是外面圍的一圈的鋁箔吧。好了,開始部兵吧!哇,倫琴打出的X射線貫穿了鋁箔。哦,我記起來了,X射線是可以穿透鋁板。這貫穿太強了,一次打兩個塔。

我再用洛倫茲引導彈試試。哦,倫琴們都向洛倫茲指引的方向去了。這是洛倫茲電磁力的吸引吧!倫琴的X射線真強,一穿到底。我記得好像是鋁板無法擋住X射線,但是鉛塊這樣的厚金屬可以,所以後面應該有鉛塊這樣的防禦塔來抵擋X射線吧,不然這就太無敵了吧。

好,我打贏了,獲得了一個寶箱,開箱一看,我獲得了一個新的科學家,叫普盧吉。這個人是誰?我作為物理愛好者居然沒聽過這個人的名字。點開他的背景故事看看。

什麼?是普盧吉先用X射線揭開人體結構的?不應該是倫琴嗎?X射線是他發現的啊。原來普盧吉是個烏克蘭科學家,早在倫琴發現X射線以前,他已經觀察到未知射線能使底片發生變化。而在倫琴拜訪他的時候給倫琴看了自己研究陰極射線所用的發射管。靠,這個人明顯就是當了倫琴的墊腳石。竟然沒意識到自己的偉大發現,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把第一個諾貝爾獎拱手相讓了。不過普盧吉在1896年以後拍攝了更多更高質量的X射線照片,並提出X射線可能的醫學價值,死產的嬰孩、斷裂的手臂都在他的鏡頭下一覽無遺。但是直到20世紀末,人們才發現普盧吉當年所做研究的價值。

我覺得這應該是由於普盧吉是烏克蘭人的原因,才沒有受到當時西方國家的重視。就像我國的王應睞院士當年不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了人工合成的結晶牛胰島素,卻也未受到國際上的重視。不過現在我們國家強大了,所做的科學成就再也不會被淹沒了,屠呦呦女士就是最好的例子。

Wow,這個遊戲讓我玩著玩著看起科學家的故事來了。好了,這個被人遺忘的普盧吉有什麼技能呢?他可以抵擋X射線,因為他會X射線拍攝,所以能阻止X射線。這下真解決了個大麻煩。萬一對方有一個放射X射線的防禦塔,如果沒有普盧吉的話,我的科學家們可能就要被那個強烈貫穿的X射線串成羊肉串了。

我終於明白這個遊戲的邏輯了,我通過打仗不斷的獲得科學家,而科學家們就用他們發現的各種物理相互作用作為技能進行攻擊和防禦。通過像X射線這樣的特殊技能的攻防戰,用戶就會潛移默化地逐一了解這些科學發現的性質,同時還能了解這些科學家是如何發現這些物理現象的,即了解物理學發展史。這個想法倒是挺巧妙的。不行,這樣我也得到商店去買幾個防禦塔來部署我的基地了,不然被別人偷襲了我的等級就要狂降了。

這個主研究室上有個信息標記,裡面居然叫每日最強大腦。每天答幾道科普問題可以獲得鑽石。這也太虐了吧,一般遊戲直接來簽到,這個還得答幾道題。問我哪個沒有得諾獎?哦,是普盧吉,剛才剛看了故事。難怪,這些題既吸引我們每天來測下智商,還能檢測我們是否在遊戲中學到了些知識。

這個遊戲的體驗還不錯,我每天探索幾顆脈衝星,玩幾道科普,再打幾局看看我的科學家們的技能。我想這樣打下去,要打到愛因斯坦不是要把空間給扭曲了!再打到霍金不是要發黑洞大技把整個基地都吞進去了!這個是以脈衝星為亮點的物理學史的遊戲,脈衝星好像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發現的,從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脈衝星天文,我真是任重道遠啊。

強烈建議喜歡科學的朋友們玩玩。這裡不斷的用科學家技能做塔防,應該會潛移默化的了解像X射線、電子或黑洞這樣的物理特性,還可以看看這些科學家是怎樣發現這些偉大的科學發現的。同時,還能參與前沿的脈衝星探索。如果你想安靜的玩玩有意義的正能量的遊戲,這個應該是了。畢竟這應該是唯一一款沒有網癮青少年玩的遊戲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不用擔心皮膚受傷了?Nature:傷口細胞變身幹細胞,完美修復傷口
誰說爸爸不能產奶?不要被性別限制了想像力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