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這些歷史名人,竟然都是妥妥的吃貨!

這些歷史名人,竟然都是妥妥的吃貨!

在中國,吃,不僅是門藝術,更是五千年文明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人們對美食的追求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包括歷史上的名人,他們除了才華橫溢被後人敬仰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都在無時無刻地發揚著偉大的吃貨精神。

俗話說得好,從吃飯上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幾位帶有「吃貨屬性」的名人,看看他們因為一個「吃」字,留下了什麼有趣的典故。

?

蘇 東 坡

人生就是吃吃吃

第一大吃貨,不對,是大文豪!他的文學造詣和才華自然不必說了,可是你可知道人家有「北宋第一吃貨」的頭銜,看看他的詩,你就知道他是有多愛吃。

《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被貶黃州的時候,窮得遍地都是豬肉,那時候連窮人都不吃的。而蘇東坡暗笑,心中已經寫好食譜——東坡肉。

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膾。余欲聽之,而口不可,曰:『我與子為口,彼與子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廢我食,不可。』

蘇軾患了紅眼病,醫生讓他不要吃辛辣、不要吃得油膩,蘇軾說:我腦袋聽了,可是我嘴不聽啊,我有什麼辦法。醫生:…

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初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蛤蟆緣習俗。

剛到海南的時候,啥都吃不慣,後來想想,我蘇東坡是誰啊?最後發現連蛤都能吃。

如果蘇東坡有朋友圈,大概就是這個畫風吧~

東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貽書叔黨(蘇叔黨,東坡第三子)曰: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東坡志林》

最後還偷偷寫信告訴他兒子:「兒子,我跟你說哦,這裡的蛤超好吃,不要告訴你朝廷的叔叔們哦,我害怕他們來搶我的。」

蘇東坡可謂吃遍大江南北,不僅會吃,而且會發明菜,是個真正有風格的吃貨。

據說以「東坡」命名的菜就有60多種,東坡肉、東坡肘子等等,蘇東坡可謂是文學和美食界的雙瑰寶了。

乾 隆

微服私訪實為逛吃逛吃

許多美食節目中介紹一道菜時都要強調一句「這是乾隆皇帝的最愛」或者「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都要吃」云云。

不禁好奇,一個皇帝真有那麼多功夫吃吃喝喝嘛?其實,乾隆和祖父康熙一樣很愛微服私訪,都曾「六下江南」。

和康熙的節儉不同,乾隆每次都要把所訪之處的美食吃個遍,花了很多的銀兩在吃喝玩樂上。雖然貴為天子,畢竟也是肉長的,旅遊也不過就是逛吃逛吃。

關於吃,乾隆寫下了不少詩句,比如這首《黃瓜》:菜盤佳品最燕京,二月嘗新豈定評。壓架綴籬偏有致,田家風景繪真情。

乾隆所訪之處,基本也就被他吃了個遍,跟乾隆有關的美食故事也不勝枚舉。比如乾隆和鯽魚湯,乾隆和松鼠桂魚,乾隆和魚頭豆腐…可以開創一個菜系叫「乾隆爺吃了都說好」

直到他第七次想去江南吃著火鍋唱著歌時,大臣把他攔下來了:皇上,不能再這樣逛吃逛吃下去了!江南離我們這實在太遠,國庫都沒有錢了,欠了我三個月工資啥時候結啊?

魯 迅

逛遍京城美味

都說魯迅筆下功夫厲害,在「吃」上也不落空,在北京生活期間,到處尋摸好館子吃好吃的。

但是他對食物很挑剔,回北京探親的時候,給他的朋友寫信說火腿就快吃光了,但是這裡的火腿的做法千篇一律,總是蒸,沒有其他做法。

魯迅還給他的日本友人親手做川貝清燉火腿,並告訴他該怎麼做才好吃。

一看這菜譜,就知道魯迅是頂尖吃貨。

雖然我們印象中的魯迅總是嚴肅的,但是你能想像魯迅其實超愛吃零食和點心嘛。

據說他每工作到午夜,一定會吃一點點心,他在上海寫下的《弄堂生意古今談》,文中便提到了一種糕點:玫瑰白糖倫教糕。

而在教育部的時候,每月領了工資先去法國麵包店買兩款共四十個奶油蛋糕再說。13到15年,他在稻香村共買了15次點心。

其它如日本用豆沙做的羊羹,滿族點心沙琪瑪,杭州小吃貓耳朵,類似四川油麻元的山西煮餅,廣東順德用大米加糖水發酵的桂花或玫瑰倫教糕。

魯迅最愛的點心是薩其馬,他覺得吃甜點可以緩解工作中的緊張疲勞,嗯,很多女孩子也是這麼想的。

蔣 介 石

喝白水吃木瓜黃埔蛋

蔣介石的早餐有固定搭配:一片木瓜,一個炒蛋和一份醬瓜。每天早餐吃木瓜,是為了養胃。起床後,他先喝一杯30℃的溫開水,再喝一杯60℃的白開水。

水是當天早上燒的。外出也帶兩個保溫杯,一杯溫水,一杯熱開水。他不是渴了再喝,而是每隔20分鐘就喝一次。

喝白開水來自蔣的恩師張靜江以及宋美齡的影響。宋比蔣會養生,美國的營養學家教給她很多方法,如多喝白開水保持容顏,用木瓜水洗臉。

有趣的是,蔣介石吃飯,常備的菜是一碗雞湯,一份鹽筍,還有醬瓜、黃埔蛋。宋美齡是講究西餐的,吃飯時,往往是蔣介石這邊鹹菜雞湯,而宋美齡則是蔬菜沙拉,中西分明。

兩人有時候互相調侃。蔣介石說宋:「你真是前世羊胎,怎麼這麼愛吃草呢。」宋美齡則回敬蔣:「你把咸筍,蘸上黑乎乎的芝麻醬,又有什麼好吃呢?」

張 大 千

廚藝更在丹青上,口重好麻辣醇香

張大千不僅懂吃,還會做菜,當代藝術家中沒一個比得上。他常以畫論吃,以吃論畫,教導弟子時說:一個人如果連美食都不懂得欣賞,又哪能學好藝術?

張大千很喜歡自己做菜,在台灣、巴西、美國居住時都自己琢磨做美食。晚年定居台北,張大千和京劇名伶郭小庄結為忘年交。

他親自動手,請對方吃牛肉麵。張大千的牛肉麵分兩種,一是紅燒,一是清燉,麵條有寬有細,可供選擇。

他在湯里加了花雕酒,做紅燒牛肉麵時炒豆瓣醬很關鍵,用小火燉4個小時;清燉牛肉麵則自始至終用中火,還要不斷地撇油和浮沫,讓湯清澈見底。郭小庄平時為保持身材吃得很少,卻也禁不住誘惑,一口氣吃下三大碗。

張 愛 玲

用菜形容女人

這位文壇的奇女子,對世間人情百態都充滿了深深的執念。或許你說她孤傲,只因為她想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對文字的雕琢里。

而她,也曾將這股執拗勁兒,投入到美食里。張愛玲筆下的食物,通常都很平易。胡蘿蔔、腌菜、燒鴨、油條、大餅、麵包……

張愛玲在小說《心經》中有段描寫:「許太太對老媽子說,開飯吧,就我和小姐兩個人,桌子上的荷葉粉蒸肉用不著給老父留著了,我們先吃。」

張愛玲愛吃粉蒸肉已經到了哲學層面,她曾說,上海女人像粉蒸肉,廣東女人像糖醋排骨。

張愛玲愛吃的菜多是母親、姑姑親手做的。只有在和胡蘭成熱戀時,喜歡拉著他吃街頭小吃,一副小女人情態。

一道美食,自是色香味俱全,人生也是如此,五味雜陳才算夠滋夠味。

人生如美食,只有懂得品味美食的人,才一定會懂得品味人生,才會成就人生之中的種種藝術,大師如此,我們也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日煮DayDayCook 的精彩文章:

這一瓶甜蜜微醺,擁有讓人快樂的魔法
綠皮紅心小太陽,如此濃甜口味的獼猴桃你絕對沒嘗過!

TAG:日日煮DayDayC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