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孩子的成長,短期看成績,中期看興趣,長期看格局!

孩子的成長,短期看成績,中期看興趣,長期看格局!

在我們談論教育的時候,

我們是在談論什麼呢?

是學位房,是小升初,是區重點、市重點,是語數英,是奧數金牌,是鋼琴十級,是掐尖兒……還是孩子的興趣,天賦,成長,心理,健康……還是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

我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是在談論第一個層面的教育,這些話題他永遠聊不完。如果你跟他交流下興趣、天賦,他還有可能聽你說幾句,敷衍一陣兒。

但是,你如果跟他聊人生和生命,他準會讓你「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

我其實一直都在想:作為家長,我們到底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樣的責任

或者說,什麼樣的家長,才是合格的、稱職的家長呢?還有,家長應該做的是什麼,不應該做的又是什麼呢?家長的哪些特質,對孩子的教育起決定性的作用呢?

總之,一句話,孩子的前途,由家長的哪些東西決定?

我的一位老朋友,在和我們談到家庭教育的時候,提出了三段論:家長看孩子的發展,短期看成績,中期看興趣,長期看格局

我忽然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就是為什麼有些家長總是特別的焦慮,特別的緊張,特別的糾結,就是因為家長一直都在「短期」的圈子裡打轉,從來都沒有前行一步!

只盯著孩子的成績,

會被成績牽著鼻子走!

孩子的成績,到底意味著什麼?我不知道家長們想沒想過這個問題。

通常意義上,我們會簡單地去劃一個等號:好成績=學習好,學習好=好學生,好學生=好名校,好名校=好前途

但是,我們都知道,好成績,就是用一套標準的試卷,去考不同的學生,分數越高成績就越好。那麼,還原到本質,好成績說明了某位同學在這套標準的評測下,贏得了其他的同學。

這都是在「對知識的掌握」的範疇里的評測,並不是在「知識的使用」上的考量。

那麼,就註定有一大批不在這個評價體系內的學生,會因為成績不好而被「暫時淘汰」。請注意,我使用了「暫時」這個時間的限制辭彙,我想表明的是,「對知識掌握的好的同學」,並不意味著是「擅長使用知識的同學」

而採用「成績」來印證教育成果的學校,只在乎前者,並不在乎其他的能力。

但現實的情況,大家其實都知道:成績好,有可能是一時的,小學好了,中學就一般了;中學好了,高中就一般了;高中好了,進入名牌大學後就一般了。

無論是哪種情況,家長都會努力去維繫這種「成績好」的狀態。比如,不讓孩子玩遊戲、讀閑書,耽誤了功課;不讓孩子假期去度假,抓緊時間趕緊追上去;不讓孩子發展自己的業餘興趣,等考好了再畫畫、唱歌……

總之,孩子的教育,都是以「成績」為指揮棒,全家人都圍繞著「成績」團團轉

久而久之,孩子的評價體系,就變成了「唯分數論」

如果孩子的成績還可以,但已經開始厭惡學習了,那麼,家長應該反省自己在教育上出現的偏離。

興趣如果高於成績,

可以當飯吃嗎?

如果家長過了「成績焦慮」這一短期考驗,就要面臨著「興趣」這一中期考驗了。

我知道,很多家長無論嘴裡怎麼說「孩子喜歡什麼就發展什麼」,但心裡總會有自己的「興趣高下」之分的。

這和家長自身的人生經歷、職業發展都有深切的關係,這無可厚非,非常正常。但是,家長對孩子未來發展的方向,是擁有「建議權」還是「決定權」呢?這就很值得商榷了。

我曾經遇到過很多的家長,為了把孩子的興趣給扭轉到「他所認可的方向」上,費了很多的精力,和孩子較了很久的勁兒。但是,實際的效果並不明顯。

再說,我們的孩子,生活在20年後,我們如果用20年前的見識,來指導孩子未來20年的成長,肯定是不靠譜的。

我就說一個我的親身經歷吧:我因為熱愛文化,所以挺瞧不起很多俗的行業的,比如,開店的、做工業產品的。

但是,隨著我的閱歷的增加,自己也創業,經歷了做產品的過程,我才深深地理解,任何一個行業做好了都不容易,都是一種藝術。

我想,有些人不讓孩子學藝術、學廚師、學寫作、學音樂、學畫畫……讓孩子學習數理化,學技術。最後呢?孩子學有所成,功成名就了,然後呢?開始花大價錢,去品嘗米其林的美食,去購買當代藝術的作品,去音樂廳聽交響樂……這不是挺諷刺的嗎?

其實,人到中年,我越來越覺得,無論哪一個行業,做好了都不容易。既然要想做出一些成績,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代價,那麼,為什麼不幹脆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呢?

更大的格局,

是生存和幸福的必須

我們再說說家長格局

這裡所說的格局,並不專屬於大城市、收入高、學歷高的家長,任何對人生理解足夠樸實的家長都可以也都應該擁有這樣格局。

所以,這個格局,更多的是指家長為人處世的準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價值觀

很神奇的是,當家長的價值觀正確的時候,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成長的經歷中,會顯得比較單純,甚至有點兒傻,會經常吃虧。但是,放長遠里看,這些孩子往往會發展得很好,取得很大的人生成就,生活也過得很幸福

我有一個朋友,陝西農村出身的,北大畢業,三十多歲就把企業拿到納斯達克上市了。就是這樣一個青年才俊,我見到了他不識字的母親之後,就深深地理解了這位朋友身上所擁有的優良的品質的來源了。

他的母親樸實、真誠、堅韌,具有極高的道德感,而且具有一股特別的俠義之氣。我看到,我朋友的精神品質幾乎就是他母親的翻版。

我想,當我們把格局定義於對人生,對世界的理解的時候,就給很多家長減少心理上的壓力了

有人說,說到格局,難道不應該是知識更深厚,視野更寬廣,才能擁有更大的格局嗎?其實還真不是。

有的人都讀到名校的博士了,都在世界五百強工作了,都在美國定居了,依然會讓孩子去鑽營取巧,做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樣的例子,可謂不勝枚舉。

真正的大格局,是經受時間考驗的,是適應不同時代的,是可以應對人生跌宕起伏的……

而擁有這樣大格局的家長,其實可以是生活在任何一個城市、鄉鎮、農村,從事科技、教育、文化、服務、經營店鋪、開飯店、做裁縫、種植果園等等,任何一種行業;擁有博士、碩士、學士,或者沒有上過大學,只會簡單的閱讀,甚至沒有什麼文化的——任何一位家長。

最後,關於家長可以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也就有答案了

不要緊緊盯著孩子每天的作業和每次考試的成績;關心下孩子真正的興趣,了解孩子的天賦所在;最終幫助孩子找到他人生的價值所在,讓他的生命從此有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這就是家長能夠給孩子的最好的教育,而且,每個家長其實都可以做得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跆拳道 的精彩文章:

請你記住:嚴厲的教練,受益終身!
媽媽和兒子幽默對話!看看別人家的媽媽!

TAG:跆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