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有經天緯地之才 但憋了72年才遇見明主 一出山就改變歷史

他有經天緯地之才 但憋了72年才遇見明主 一出山就改變歷史

(說歷史的女人——第427期)中國古代史上,奇人輩出,比如諸葛亮、劉伯溫、孫武、王陽明等等,但論最奇,絕對無人能超越此人:論才能,他可是滿腹才華有經天緯地之才,但一下憋了72年才遇見明主,從人生命運來看他屬於大器晚成型,不過他的機遇雖然來得很遲,可他一出山就改變了歷史,甚至還影響了中國數千年,看來出道早晚並不影響成就大小。今天,我們就來重溫此人的人生軌跡和豐功偉績。

他並非別人,乃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人物,即姜子牙。說起姜子牙,各位都非常熟悉,因為姜子牙在中國老百姓的心目中,那依然是神一般的存在。而姜子牙能夠如此名聲顯赫,我們還得感謝那本人氣爆棚的神怪小說《封神演義》。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是正義之師的代表人物,他帶領各路神兵仙將,幫助周文王、周武王攻打商紂王,最終擊敗了代表墮落、腐朽一方的紂王,實現了周王朝的建立。最後,姜子牙被賦予了封神的權力。但是正史記載中的姜子牙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們來看一下。

姜子牙其人:姜子牙的名字非常多,粗略統計大約有9個,除了姜子牙外,還有呂牙、呂尚、呂望、姜太公、太公望、太公涓、齊太公、太公。也許有的看官會好奇,姜子牙為什麼又有姓呂呢?因為姜子牙的祖先伯夷曾經在大禹時期,輔佐大禹治水,因有功勞巨大,就被封在呂,上古時期的人們常以封地之名作為姓,所以姜尚也稱呂尚。史書《新唐書 宰相世系表》中,也對呂尚祖先的身世譜系及呂姓出處都有詳細記載:

「……呂姓出自姜姓,炎帝裔孫為諸侯號共工氏,有地在弘農之間,從孫伯夷佐堯掌禮,使偏掌四岳,為諸侯伯(即伯夷),號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賜氏曰呂,封為呂侯……」

而司馬遷的《史記 齊太公世家》則記載更明確:「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

伯夷因功封呂,因此後人以呂為姓,伯夷則成了呂姓的始祖,姜子牙(呂尚)是伯夷的第36世孫,另一說是37世孫,此處待商榷,總之,呂尚絕對是呂姓人物譜系中成就最大的一位。不過姜子牙想取得大成就,還要先經歷漫長的等待,或者歷經漫長的苦難生活。

姜子牙的祖先雖然很輝煌,但是到姜子牙時,他的家道已經敗落,除了在族譜中回憶昔日的榮光外,現實生活中留下的是一貧如洗。為了生存,姜子牙幹活很多苦差事,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為了填飽肚子還幹活屠夫,說白了就是幫人殺豬宰牛。不過能夠干這種差事,想來姜子牙應當是個勇力之人,絕非捋著鬍子手無縛雞之力之輩。

但是姜子牙畢竟不是宰牛殺豬之輩,他志在建立百世功業,所以他做屠夫也是個不稱職的屠夫,因為他總是想抽時間來學習天文地理、軍事兵法、謀略治國等學問。但這些學問對於屠宰店的老闆來說,毫無價值,還不如多宰一頭豬有價值,所以屠宰店的老闆見姜子牙上班總開小差,於是就把他給開了。

丟了工作的姜子牙也沒覺得多糟糕,不過他老婆可受不了,畢竟他老婆是掌管廚房的,她最清楚油鹽材米貴,在老婆的逼迫下,姜子牙後來還做起了商人,他開酒店。可是姜子牙的老毛病總是改不掉,那就是總是想偷閑來學習那些兵法、謀略等治軍治國之道。結果,這酒店也沒開多久,就又歇業了。

之後,姜子牙應當還做了很多事,雖然史書沒有具體記載,但為了養家,他老婆申姜應該會不斷給他增加動力的。可是姜子牙也依然如故,總覺得自己天生不是做這些粗話的,而且他堅信自己有一天會大展宏圖的。一個人沒有希望很可怕,因為失去希望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可是一個人太過依賴希望也很可怕,因為希望有時候會讓一個人變得與生活脫節,會被現實生活中的人看作異類。可是那些成功者,基本都是從異類中誕生的,問題是多數人都承受不了異類這個帽子,都投降了,只有少數人堅持了下來。姜子牙就屬於這少數人的其中之一。

不過他的堅守時間之長,真是世所罕見,在歷史上也極罕見。他的滿腹經天緯地之才,一下被硬生生憋了72年——基本上一個人活得短,一輩子都過完了,比如諸葛亮才活了54歲,如果諸葛亮這樣乾的話,恐怕到死也無法實現抱負了。所以一個人練耐心的同時,加強養生、鍛煉身體,讓自己長壽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了。話說姜子牙等了大半輩子,終於熬來了自己的機會。

姜子牙72歲那一年,他聽說姬昌是位賢德的老闆,正在招攬賢才,於是就在磻溪等待出獵的姬昌。在這個情節上很有意思,姜子牙等待姬昌出現的空檔,他也並沒有閑著,而是在釣魚,但他又不是在釣魚,因為他釣魚的魚鉤是一個直鉤。姜子牙的解釋是「願者上鉤」。從這裡我們也看出,這一個人到底牛不牛,看一看他出場的表現就能揣度三五分。

與姜子牙釣魚事件對應的是姬昌在出獵前也曾占卜,得出的結果是要遇到一個人,此人乃是助他成就霸業之奇人。於是姬昌出獵,在渭水遇到了姜子牙,兩人聊了一通。實際上更像是一次面試,結果姜子牙的智謀、才華讓面試官姬昌驚喜不已,直接就當面錄取,而且讓姜子牙和自己坐一輛專車回到了王宮中,拜姜子牙為太師。姜子牙雖然憋了72年之久,才總算遇到明主,可是這也不算晚,因為姜子牙一出山後,就要改變歷史的走向。

姜子牙主要做了四件事:第一件事是營救姬昌,話說姬昌遭到紂王的猜忌,紂王就召見姬昌,然後把姬昌囚禁到羑里。西岐方面得到消息後非常著急,他們在姜子牙的謀劃之下,尋得奇寶和美人獻給紂王,最終解除了紂王的猜忌之心,姬昌遂被釋放。

第二件事是警鐘長鳴、謀劃發展。姬昌雖然被營救回來,但是他已經是驚弓之鳥,總擔心不知道哪一天紂王再聽信讒言把他抓起來,於是就決心自我強大。姜子牙就獻了三條治國之策,一是加強內政建設,發展農業經濟;二是暗中訓練兵馬,建立了一支能征善戰的王牌部隊;三是積極外交,按時向紂王納貢,使紂王放鬆警惕,同時和對紂王不滿的諸侯暗中建立外交聯絡關係,逐步結盟。在姜子牙的輔佐下,西岐很快強大了起來。

第三件事是姬昌去世後,他的兒子姬發繼位,姜子牙就盡心輔佐姬發。不久,一切時機都已成熟,姜子牙就建議姬發可以聯絡各諸侯集結義兵,攻打商紂王。姬發就尊姜子牙為師尚父,全權負責大軍的指揮權。姜子牙就從眾多士卒中精選了一支部隊,由300輛戰車、3000死士、45000甲士組成。但是在行軍途中,因為狂風驟雨,讓各諸侯首領們都產生了猶豫,甚至連姬發都產生了退兵之念,但是姜子牙站出來,一番利弊陳述,重新堅定了各諸侯之心,討伐商紂王的大軍繼續進發了。可以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關鍵時刻,倘若不是姜子牙,恐怕歷史的走向就是另外一種樣子了。討伐大軍在牧野與商紂王的大軍相遇,雙方展開激戰,結果商紂王戰敗,討伐大軍取得勝利,姜子牙作為先鋒統帥,率先進入朝歌,迎姬發入朝,商周滅亡,周則建立。

第四件事是周武王去世後,姜子牙又輔佐了周成王姬誦和孫周康王姬釗,當時姜子牙的封地在齊,但是姜子牙為了國家的發展,幾乎沒有離開過朝歌,因為其賢德和無法替代的功勞,被尊為太師。直到周康王6年才去世,終年139歲。

總的來看,姜子牙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有經天緯地之才能,但是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一下憋了72年才遇見明主,不過他一出山就改變了歷史的走向,輔佐周文王父子,攻破朝歌,使商朝滅亡,建立周朝,而周朝在中國古代史上意義重大,在此不再贅述。另外,姜子牙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軍事上,他寫有一本軍事著作叫《六韜》,又稱《太公兵法》,對後世的影響極大,或者說直接影響了中國古代的一些作戰方式、以及政謀等。也因此,姜子牙又被稱為兵家之祖。另因他的知識博大影響廣泛,比如儒家、兵家等都深受其影響,又被尊稱為「百家宗師」。如此成就,在中國古代史上,真可謂獨一無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漢武帝是暴君嗎?來看看史載中這4大鐵證,第四條讓十幾萬人喪命
他跟著黃巢鬧起義,兵敗失蹤,留下一詩寫盡中秋事,被魯迅大讚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