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點名要吃「白銀如意」,御廚卻不會做,如今人人都吃過!

朱元璋點名要吃「白銀如意」,御廚卻不會做,如今人人都吃過!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從來沒有哪個國家像咱們中國人這樣在吃的方面鑽研得有深度、有廣度。可以這麼說,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就是一部國人的飲食文化史。中華美食文化,以其自身獨特的魅力,享譽世界,讓人流涎。

國人到底有多講究吃,不需我說,大家都知道,海陸空三棲動植物,都難逃國人口腹。中國人在每道菜肴色香味俱佳的背後,還賦予它深厚的文化背景,幾乎每一道名菜都能說出個名堂來。佛跳牆、宮保雞丁、開水白菜、東坡菜、北京烤鴨等名菜背後的故事,總是引入入勝,有時甚至比菜本身還有意思。

今天給大家講述的是一款麵食的故事,每個人都吃過,對於北方人來說,幾乎天天吃,想必你已經猜出來了,它就是饅頭。

饅頭的起源要追溯到三國時期,相傳發明者是諸葛亮,最初是用來做祭祀之用。諸葛亮發明的饅頭工序比較複雜繁多,裡面裹牛羊豬肉餡,後來人們將填餡的工序省去,就成了現在的饅頭。據說,饅頭的推廣普及跟明太祖朱元璋還有一定的關係。

朱元璋蕩平群雄,奪得天下後,在皇宮大擺慶功宴。他特意點了一道叫「白銀如意」的點心犒勞群臣,這下可難壞了御廚們,急得團團轉,他們壓根就沒聽說過這道點心,更別說怎麼去做了。

這事被馬皇后聽說了,她對御廚們說,這「白銀如意」不難做,我教你們做法。原來朱元璋初投奔紅巾軍,在馬皇后義父郭子興帳下聽令。剛加入紅巾軍的朱元璋,寸功未立,經常去幫助廚房燒火。郭子興麾下的廚子做得一手好麵食,其中有一道就叫做「白銀如意」。

這「白銀如意」的做法是是用發酵的麵粉和鹼水揉勻,去掉酸味再摻上白糖急火蒸熟的,色白柔軟,香甜可口,頂狀如花朵開瓣。馬娘娘熟知朱元璋的生活習慣與飲食愛好,便把「白銀如意」的做法告訴了御廚。

御廚們根據馬皇后教的方法,很快做出了「白銀如意」端上宴席。宴會上眾文武大臣吃後,讚不絕口,都說比吃肉還過癮。後來「白銀如意」這道麵食傳到了民間,但老百姓們哪裡敢跟皇帝一樣用「白銀如意」這個稱呼,改口叫開花饅頭」,此後還派生出花捲、糖角等食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梁山好漢招安後多無好下場,唯獨這個色狼留在皇帝身邊,非常風光
鬼谷子識人術:能成就大事的人,身上都有這三個特徵!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