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李健:養男孩的最高段位,是給他這3種品質

李健:養男孩的最高段位,是給他這3種品質



親子不如遠子。獨立,是第一人格。


——凱叔

作者 |

葉聽楓

    主播 | 默聲





了一個夏天的《中國好聲音》終於落幕,李健率領的「東北虎」戰隊成員奪得冠軍。



最大贏家李健也成了「圈粉男神」!







他不僅博學、儒雅,集作詞、作曲、演唱於一身,竟還是個「金句王」「段子手」。

被問哪個導師更懂飲食時,李健說:

「我寫過《貝加爾湖畔》《松花江》《撫仙湖》,那裡面有的是吃的,都是魚!」







當其他三位導師都說自己身高有1米75時,李健從容地說:

「我在早晨也曾量出過這麼優異的成績。」


自己的隊員奪冠後,李健一度激動得接不上話,調侃自己「段子手都斷了」。




李健的搞笑不是嘩眾取寵,每個段子背後,都有著足夠的真誠和知識支撐。


他至今沒有買房,但家裡有一個超大的書房,書架上的書籍和CD數量蔚為可觀。






他不僅有內涵、談吐有趣,高情商也讓人讚歎。



張傑在節目里問李健,

「為什麼跟你邀了10年的歌都沒有寫給我?」


現場一度尷尬。


李健想了想說:

「我以前要給你寫歌就委屈你了,但是我覺得你聲音還會更高,所以我再等等。」






一句話,既巧妙地誇獎了張傑的唱功,又很婉轉地再次拒絕,一箭雙鵰。


所以有人說:一個人說話的溫度,基本就決定他人生成功的高度。



理工男、高情商、高文化、幽默感、音樂家、好口才,這些標籤貼在李健身上,讓他魅力十足!


真希望自己也有一個這樣優秀的兒子啊!




其實李健身上有3種十分寶貴的品質,值得我們養男孩的父母借鑒。





有主見,敢追求




李健出生在哈爾濱,從小父親就讓他學戲曲,每天練聲、翻跟頭,但他一點都不喜歡。


偶然,他在電影里看到演員彈吉他,瘋狂愛上了吉他,做夢都想有一把。


父母看他那麼堅定,就花了兩個月的工資買給他。


他毅然放棄學了八年的戲曲,拚命學吉他。

之後在比賽中奪冠,被保送到清華大學。




畢業後,為了糊口,李健當了一名網路工程師,但音樂夢想始終未忘。


後來,校友盧庚戌的一個電話讓他下決心辭職,二人組成「水木年華」,把《一生有你》唱紅大江南北。







一個男孩,懂得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真的太重要了!




在這個個性當先的時代,被父母管教得順從、聽話的男孩早已不吃香。


而那些敢於追求的男孩,他們的獨立性、責任心和自信心爆棚,才會擁有無可替代的成長技能。




女兒芭蕾舞班上有個男孩,爸爸認為男孩跳芭蕾會越來越「娘」,不想再續費,而媽媽卻想讓孩子再試試。


兩個人在校長室吵起來。


最後,男孩鼓起勇氣走進去,大聲說:

「我真的很想學芭蕾,我願意努力!」







就這樣,男孩是班上跳得最認真的那一個,發自內心的喜歡帶給他努力的動力和快樂。




不得不說,有主見的男孩,真的非常「酷」!


我也欣賞男孩的父母,他們像李健的父母一樣,沒有強勢地讓兒子屈從,而是把選擇權交給了他自己。




一個有選擇權的男孩,才不會壓抑自己,討好他人,失去個性和自信,才能有個性、有決斷力;


一個有選擇權的男孩,才不會唯唯諾諾,隨波逐流,內心孤獨,幸福感大跌,才能有創造力、不叛逆!







有時父母的「為你好」,對孩子來說,是一劑「毒藥」。




小時候不能選擇的那件衣服、那個朋友、那個興趣班,都會變成長大後不能選擇的那份工作、那個伴侶、那種人生。


這樣的孩子,沒有選擇的自由、表達的底氣、試錯的勇氣、生長的空間,又何談成功?




敢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的孩子,才能真正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堅韌,堅持自我




李健之所以能取得現在的音樂成就和聲譽,跟他的堅韌密不可分。




「水木年華」紅了不久,他就因跟搭檔音樂理念不同而退出了組合,過上了清苦創作的日子。


有人打擊李健、勸他「迷途知返」,說他那種沉靜的音樂風格永遠火不了。


但李健說:

「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




從28歲到35歲,在最好的年華,他一直堅持、等待。


直到《傳奇》在春晚的爆紅,李健的才華才被重新證明。







米南德曾說:誰有歷經千辛萬苦的意志,誰就能達到任何目的。


對男孩來說,擁有堅韌不拔的品質,是追求成功必不可缺的力量。


心理學家將這種力量,稱為

「自我效能感」




胡可曾發過兒子安吉練琴大哭的視頻:


安吉在鋼琴前邊大哭邊念叨「我今天一定要彈好」,然後流著淚繼續彈。







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自信心強,抗挫力強,敢於制定目標,勇於挑戰,渴望成就感;


而自我效能低的孩子,則缺乏自信和耐力,在困難面前畏首畏尾,知難而退。




曾聽過一位優秀中學教師的講座,他提到一個現象:


凡是那些成績拔尖兒的學生,沒有一個是在家長、老師的逼迫、督促下學習的,無一不是激發出了主動學習、堅韌不拔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孩子進步的驅動和力量!




曾被一個日本6歲男孩跳跳箱的視頻,感動落淚。







在轉學歡送會上,膽小的男孩唯一的心愿就是,跳過從沒成功過的跳箱項目。


他奮力奔跑,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擦乾眼淚再次嘗試。








最後,在同學和老師鼓勵中,男孩最終跳過了跳箱,完成了一次身體力量與心靈能量的碰撞。







相信在未來的人生路上,男孩還會像這次一樣,使勁兒跳過一個個困難。




心理學家說,讓孩子堅韌的核心來源有三個:


我有,我是,我能。


有了父母和師友帶來的安全感,認為自己是他人喜歡、有力量的人,並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處理遇到的困境,這樣的孩子才會擁有堅韌的人生態度。




父母的支持和讚賞,是讓孩子堅韌的核心動力,是孩子能夠堅持自我的最大底氣。








自律,做有節制的人




李健紅了後,商約不斷,但他卻選擇去國外避風頭。


李健說:

「我不拒絕名利,但不想讓名利消耗我的生活。」




至今,他也沒有微信,每天窩在家裡,創作音樂,看書,跟妻子喝咖啡,品茶,做飯、散步、看電影、聊天,過著一種自在天外的生活。


他堅持健身,44歲還保持著清爽的外形,因為想做個體面老去的人。







他活得通透、清醒、節制,在世俗中,卻又不被世俗挾裹,始終保持著「李健式」風格和人生態度。


這份自律,實屬難得!




俞敏洪說過:

「沒有自我管理,人生就不會更好。」


如果說才華和努力是孩子成功的基礎,那麼自律就永遠是人生不偏航的燈塔。




同事跟我說,他兒子班上有個男孩,剛剛當了班長,就開始跟犯錯誤的同學索要玩具或好處,不然就報告給老師。


想想,真是擔憂。


在這個崇尚名利和充滿誘惑的時代,沒有自律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很容易滑向慾望的深淵。




越自律,越成功;越放任自我,越容易不幸。







自律的孩子和不自律的孩子,未來的差異會非常大。




有次親子聚會,一集動畫片播完後,5個孩子里,只有小佳的兒子主動從沙發上站起來離開。


午飯完畢,也只有小佳的兒子將自己的空碗和筷子送回廚房。


我們紛紛為他的自律點贊。


小佳說,以前兒子特別磨蹭、懶惰、耍賴,從3歲起,她開始培養他規律作息、玩具歸原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漸漸地,兒子也越來越獨立、自律,再也不用她嘮叨、督促。




其實,當有了規矩和好習慣,自律不但不痛苦,還會讓孩子從中得到自信、自由、成就感和滿足感。




教孩子自律,才是給孩子最大的自由。


自律的孩子,才能不拖沓,不糾結,不自我懷疑,意志堅定、身心澄澈地奔向未來。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里說:

父母不要「贏了」孩子,而是要「贏得」孩子。




對於愛叛逆的男孩來說,控制、懲罰可能會讓他們聽話、屈從,卻會拿走最寶貴的勇氣、毅力和自我察覺力。


只有用尊重、平等、鼓勵的態度對待他們,才能贏得成長的力量。




有主見是根,堅韌是讓枝幹努力生長的動力,自律是枝繁葉茂後的不斷修正。




有這些好品質傍身的男孩,又怎麼會不贏!




作者:葉聽楓,兒童教育心理學碩士,家庭教育研習者,看書,烹茶,帶娃娃。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家有0-3歲寶寶,關注這個號


↓↓↓




小編超喜歡李健,你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叔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結婚3600天後,妻子做飯時少放了一勺鹽,結果......
開售 ∣ 把孩子都愛玩的蹦床帶回家,不佔地兒,全家可用!

TAG:凱叔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