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家創造量子生命,開始量子達爾文進化,或徹底擺脫人類控制!

科學家創造量子生命,開始量子達爾文進化,或徹底擺脫人類控制!

我們的世界是不是計算機虛擬出來的?我們人類會不會只是計算機中虛擬的存在?我們會不會就是電子遊戲裡面那些人物,被某個玩家隨意操控只是自己並不知道?我們如何才能逃離這座異次元的樊籠獲得自由?隨著計算機技術和虛擬現實的迅猛發展,不少人已經開始思索生命乃至宇宙演化的另一種可能了。

但即使真的是這樣,我們可能也根本沒有辦法逃離這些更「偉大」存在對我們的操控,我們也永遠無法發現宇宙及生命究竟是如何開始的,因為我們被這個虛擬世界的演算法,我們稱之為物理定律的東西束縛,不打破它就無法躍出這個禁錮我們自由的次元。

但現在,可能有一個機會來了,來自西班牙巴斯克大學恩里克·索拉諾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利用IBM可提供雲訪問的5個量子比特QX4量子計算機,在量子世界首次創造了量子生命,通過達爾文進化論模擬繁殖、變異、進化和死亡,或許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解釋生命的起源,從地球之初的那團原始湯中,揪出最初導致生命誕生的量子演算法。

IBM的量子計算機有5個量子比特,研究人員用兩個量子比特創建了量子生命代碼,一個用來表達量子生命的基因型,相當於人類世代相傳的遺傳密碼,另一個表達量子生命的表型,就像人類遺傳密碼在身體上的外在表現一樣,比如人類的血型、耳垂形狀等。和普通計算機不同的是,量子比特利用疊加態的特性,不僅可以表示「0」或「1」,還可以同時表示0和1的疊加,通過引入隨機性,研究人員用這兩個量子比特來編程繁殖、變異、進化和死亡,就像現實世界的真實生命一樣。

為了讓量子生命進行繁殖(自我複製),該演算法通過糾纏將該基因型的期望值複製到新的量子比特上,為了解釋突變,又將隨機量子比特編碼到該基因型量子比特的演算法中。然後,該演算法模擬個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將上步自我複製提取的新基因型,通過糾纏轉移到另一個表示衰老和死亡的量子比特上。最後,研究人員通過這些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用4個量子比特(2個基因型和2個表型)產生一個新個體,開始重複這個過程,總共超過了24000次。

簡單地說,我理解研究人員當了一回上帝,用量子計算機創造了量子層面的生命形式,讓它可以像宏觀世界的生命一樣開始進化,產生變異並進行自然選擇。正如研究人員後面所說,隨著量子計算機的不斷改進,他們將很快可以開發具有解釋和模仿人類行為能力的演算法和設備,進行更精確的量子模擬,複雜程度也會越來越高,最終將導致量子生命的自主特徵出現:進化將成為系統的固有屬性,並且會擺脫此前的量子演算法,產生無法經典預測的行為和能力。也就是說,量子計算機將會自主建模開始量子達爾文進化,而無須使用人類(造物主)設計的演算法。

作為地球最起初那團原始湯中最早開始複製的那個分子,會不會也是某個演算法的開始呢?隨著系統不斷複雜化,地球的整個生命系統是不是也擺脫了造物最初設計的演算法呢?當我們突破最微小的量子世界,是不是就可以進入另一個演算法迥異的世界?當我們可以追蹤量子生命的時候,誰創造的我們是不是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這些問題的解決雖然離我們還很遙遠,但隨著量子計算機的發展,那一天終究還是會到來。

這項研究發表在10月4日《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戴維科學——最文藝、最有趣的科學,獨立中立自立的觀察者。用文學語言解讀最新科學發現及科研成果,建議關注,以免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德文 的精彩文章:

NASA拍到沙塵暴後機遇號劫後餘生影像,可能要永遠失去它了!
300年前牛頓就預言,世界將在2060年終結!

TAG:徐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