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飛峰: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門樓圖建築用瓦考略

王飛峰: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門樓圖建築用瓦考略

原標題:王飛峰: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門樓圖建築用瓦考略


內容提要: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作為北朝考古的重要發現,墓道東西兩壁的狩獵圖、北壁的門樓圖成為研究當時社會生活和建築形制的珍貴資料。墓道北壁的門樓圖中出現了鴟尾、筒瓦、板瓦、當溝、獸面磚和尖桃形器物等建築用瓦,其中尖桃形器物與河北省邢台市順德路遺址出土的隋代邢窯產品應為同一類器物,對於邢窯和中國古代建築用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3年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的發掘成為北朝考古的一件大事,該墓由墓道、墓門、甬道和墓室等組成,墓道東西兩壁的狩獵圖、北壁的門樓圖成為研究當時社會生活和建築形制的重要資料,相關材料發表以後引起了考古學、美術學和歷史學等學科的高度關注。但是由於墓葬早年被盜嚴重,石質墓門、墓室壁畫和墓誌等均被盜,關於墓葬的諸多信息也成為困擾學界的難題。本文是筆者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結合相關研究,對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墓道北壁門樓圖的建築用瓦略作探析,藉此拋磚引玉,希望學界更多關注九原崗北朝壁畫墓。

一、北壁門樓的建築用瓦


根據墓葬形制和壁畫內容等判斷九原崗北朝壁畫墓的時代大體為北朝晚期,以時間和當時的政權分布狀況來推測當屬東魏北齊時代。墓道長31.5、底部最深處達6.47米,墓葬總長度達40.35米,就其規模而言,與目前已經發掘的東魏北齊高等級墓葬如東魏茹茹公主墓、北齊武安王徐顯秀墓、北齊東安王婁睿墓和磁縣灣漳北齊大墓(墓主人可能是北齊文宣帝高洋)相比規模僅次於灣漳大墓(表一),因此筆者認為其墓主人絕非一般的官僚,而是在當時與東魏北齊的統治集團上層關係密切的高官勛戚。



本文的研究側重於墓道北壁門樓圖(圖一)的建築用瓦。瓦作為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隨著中國古代文化的對外傳播也出現在東亞、南亞乃至北亞和中亞等地區,在亞洲形成了以瓦為重要特徵的亞洲瓦建築體系。瓦作為建築材料的一種,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上講瓦包括瓦當、板瓦和筒瓦,廣義上講既包括瓦當、板瓦和筒瓦,又包括鴟尾、椽當、滴水、當溝和獸面磚等。從壁畫的內容來看,九原崗壁畫門樓主要由基礎部的砌磚和鋪地磚,中間的欄杆、門道、斗拱及其附屬設施,廡殿式頂部三部分構成。門樓頂部可以看到的建築用瓦包括鴟尾、筒瓦、板瓦、瓦當、當溝、獸面磚和尖桃形飾件等,本文研究的對象主要包括九原崗壁畫墓北壁門樓圖中出現的鴟尾、當溝、獸面磚和尖桃形飾件這四類建築構件。


圖一 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門樓圖


二、鴟尾和當溝


鴟尾是用於建築屋脊的一種建築用瓦。九原崗北朝壁畫墓的門樓圖正脊的兩端繪有兩個較大的鴟吻。關於鴟吻的起源等一系列問題目前學界還沒有較為一致的說法,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鴟尾起源於漢代、兩晉、北魏。漢代部分模型明器的正脊兩端出現了一些三角形的裝飾(圖二,1),孫機先生認為這種瓦件可以看做原始的鴟尾,但是這樣的裝飾直到南北朝之前在模型明器上仍然使用的不是很普遍,而且在目前發表的考古材料特別是兩漢三國都城地區宮室陵寢等高級別遺址出土的器物中還沒有發現類似「鴟尾」的實物資料。梁思成先生則指出漢代建築脊端以瓦當相疊為飾,或翹起,或伸出,正式鴟尾則未見也。東晉開始正式出現了「鴟尾」的名稱,大同沙嶺北魏太延元年(435年)壁畫墓墓室東壁男女墓主人的上方有一廡殿頂式建築,正脊兩端各有一個鴟尾,南壁廡殿頂式的建築上也有類似的鴟尾。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司馬金龍墓出土的木板漆畫建築上曾出現鴟尾的圖像,正脊兩端各有一個鴟尾,戧脊兩端也出現了類似正脊鴟尾的建築構件(圖二,2)。雲岡石窟第13窟南壁東側的建築圖像頂部除了正脊兩端完整保存了鴟尾的形象,戧脊中部也出現了與鴟尾相似的建築構件。類似的正脊兩端和戧脊中部均出現鴟尾(或類似鴟尾的建築構件)的現象還見於敦煌壁畫第254窟南壁東側上部的建築圖像中。永固陵思遠佛寺的發掘中也曾發現北魏鴟尾殘片。從形態和結構來看,這些北魏平城晚期發現的鴟尾已經非常成熟,因此其出現時間應該更早。北魏作為一個以拓跋鮮卑為統治基礎而建立的王朝,定居及由此而衍生的建築文化並非本民族的特性,顯然包括建築文化在內的眾多中原系統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徵是學習其他民族的結果。在北魏遷都平城時,鄴城是當時北方地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魏道武帝攻下鄴城以後,甚至有定都鄴城之意,只是迫於當時的形勢只好作罷。北魏佔領鄴城後,曾將後趙太武殿基礎部分的文石運到平城,刻寫《五經》、北魏國記和修建永固陵等。同時北魏也將鄴城地區大量手工業工匠遷往平城營建新都,鴟尾作為建築文化的一種大型構件,不排除製作鴟尾的工藝甚至是製作鴟尾的技術工人這一時期流入平城地區。


圖二 漢代、北魏、東魏北齊與鴟尾有關的遺物及圖像


1.漢代建築明器 2.司馬金龍墓北魏建築圖 3.東魏北齊鴟尾


因此我們推測北方地區用於宮殿陵寢等高級別建築的鴟尾可能出現於十六國時期的鄴城地區。而這一時期的文獻中也有關於鴟尾的記載,如《晉書·五行志中》:「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六月,雀巢太極東頭鴟尾,又巢國子學堂西頭。」《南齊書·五行志》:「永明二年四月,烏巢內殿東鴟尾。」《魏書·靈征志上》:「高祖太和三年五月戊午,震東廟東中門屋南鴟尾。」《宋書·符瑞志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戊午,嘉禾一株五莖生清署殿鴟尾中。」目前在北朝地區發現的與鴟尾有關的圖像遠多於南朝地區,因此南朝鴟尾的使用可能比北朝更加嚴格,在南朝使用鴟尾還被作為皇帝對臣下一種特殊賞賜,目前考古發現的較早鴟尾實物見於永固陵思遠佛寺遺址,六朝都城所在的南京地區(六朝宮殿區的核心區域目前還沒有發掘)、十六國都城所在地的鄴城和龍城等地均沒有發現鴟尾實物。北朝晚期如東魏北齊時代的鴟尾在鄴城和晉陽古城遺址中均有發現,九原崗壁畫墓門樓圖中出現的鴟尾形象與上述鄴城地區發現的東魏北齊時期的鴟吻(圖二,3)非常接近。唐代的鴟尾(有時也稱「鴟吻」)在當時的宮室建築,如大明宮、九成宮等,陵寢建築,如昭陵等也有發現,唐代晚期以後特別是宋代開始高等級建築的脊飾出現了多樣化、複雜化的發展趨勢,因此本文不做討論。當溝根據其使用位置可以分為正當溝(使用於正脊的瓦壟之間),斜當溝(使用於戧脊側面的瓦壟之間)和托泥當溝(使用於垂脊正面瓦壟之間)三種(圖三)。春秋時期的雍城遺址和戰國時期的齊國臨淄城遺址均曾發現當溝,其中雍城遺址出土的當溝接近半圓形、背面平直,應是利用當溝范製作而成,此類當溝使用時應是先將當溝置於屋脊上,再以瓦壟兩側的筒瓦頂住當溝,我們稱之為雍城模式當溝。臨淄遺址出土的當溝大體呈舌形、背面較為平直,早期此類當溝應該也是利用當溝范製作的(十六國時期開始此類當溝則是利用筒瓦或板瓦敲打或切削而成),使用時應是現將瓦壟鋪至屋脊根部,再以當溝卡住瓦壟兩側筒瓦,我們稱之為臨淄模式當溝。十六國時期當溝經由三燕地區傳入與三燕相鄰的高句麗地區,以後又逐漸傳入朝鮮半島的百濟、新羅乃至日本列島。臨淄模式當溝最終取代雍城模式當溝,十六國時期開始臨淄模式當溝剖面逐漸成為弧形乃至半圓形,並且沿用至今。目前考古發現最早建築物實體上的當溝(正當溝)見於安陽張盛墓(595年)出土的隋代陶倉上(圖四)。九原崗北朝壁畫墓門樓圖除正脊瓦壟之間繪出正當溝外,戧脊上也繪有斜當溝,這也是目前所知建築圖像上最早的斜當溝形象,由此可知最晚至北朝晚期中國古代建築用瓦中已經出現了斜當溝。



圖三 當溝位置圖(清代建築)


圖四 張盛墓出土白陶倉(595年)


三、獸面磚和尖桃形飾件


獸面磚(朝韓學者、日本學者稱之為鬼面瓦或鬼面磚)作為一種與當溝關係密切的建築用瓦,目前中原地區發現的最早獸面磚實物見於北魏洛陽城遺址(圖五,1),由於之前北魏都城所在的大同地區、內蒙古地區並未發現這一時期的獸面磚,因此就目前的考古材料而言中原地區最早的獸面磚應不早於北魏遷洛之時(494年)。伴隨著南北朝時期與朝鮮半島的交流,獸面磚傳播到高句麗地區,經高句麗傳入百濟和新羅地區,以後又出現在日本列島。與當溝一樣,獸面磚見於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唐、高句麗、渤海、百濟、新羅和日本列島諸政權範圍內,卻不見於同一時期的南朝地區。需要說明的是,朝鮮半島和日本學者所謂的鬼面瓦或鬼面磚只是用於垂脊、垂脊和戧脊前端,頂部大體為弧形、下端平直或有內凹的一種板狀建築材料,其紋樣除了常見的獸面紋外,還有植物紋和幾何紋等,有的獸面磚表面甚至沒有任何紋樣。百濟泗沘時期(538~660年)的扶蘇山城曾經發現石質和銅質的獸面磚(圖五,2),唐代、統一新羅(圖五,3)和日本列島均曾發現施釉的獸面磚。關於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發現的獸面磚,王勃先生曾有過系統的研究。迄今為止國內發現最早建築物實體上的獸面磚見於洛陽出土隋代陶屋上。與此相對的是,另一種建築用瓦——椽當,在南朝、百濟、新羅、日本列島諸政權範圍內大量使用,而在同一時期的樂浪、北朝和高句麗等地區卻發現較少。建築材料的使用固然與建築的等級、建築的形制密切相關,然而氣候的不同、文化的迥異可能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上述建築材料中托泥當溝的出現就是一個垂脊前端獸面磚逐漸消失、垂獸和戧獸逐漸出現的過程。


圖五 北魏、百濟和統一新羅的獸面磚


1.北魏陶質獸面磚 2.百濟銅質獸面磚 3.統一新羅施釉獸面磚


尖桃形器物是此次九原崗北朝壁畫墓門樓圖中的一個重要發現,在山東青州傅家莊發現的一組與粟特人相關的北齊線刻畫像石(第九石)上的建築圖案上發現了類似的桃形器物(圖六)。



圖六 山東青州傅家莊北齊線刻畫像石(第九石)


傅家莊北齊線刻畫像石內容與中古時期祆教在中國的流傳關係密切,但在這一時期發現的與信奉祆教粟特人有關的葬具(如虞弘墓石槨)或葬具的圖像(如安伽墓石棺床、史君墓石棺床、康業墓石棺床等)中沒有類似的建築構件或實物,因此這一建築構件是否與祆教有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與此類似的黑釉器物在河北省邢台市順德路遺址發現多件(圖七,1),同時發現的還有黑釉板瓦和黑釉筒瓦,部分學者認為這種尖桃形器物的時代為隋代,應是某些建築上的構件。忻州九原崗壁畫墓門樓上共有10件此類建築飾件(目前門樓正面可以看到6件,背面也應該有4件),兩側的牆體上共有3件(西側2件,東側1件),門道前的欄杆上有12件,這些尖桃形器物形制基本相同,大小錯落有致。順德路遺址出土的黑釉尖桃形器物上部有細長的尖部,下部有喇叭形的口,桃形球體的下部有三個圓孔(圖七,2),而且大小有別,其中目前發現最大的一件高20.4厘米。結合九原崗壁畫墓門樓上的尖桃形器物,筆者認為二者應是同一類器物。目前發現的邢窯器物中,此類尖桃形器物僅見黑釉者,忻州門樓圖上的尖桃形器物被繪成黑色,從目前公布的考古資料來看包括山西和河北在內的北朝時期遺物中尚未發現此類尖桃形器物的材料,因此九原崗壁畫墓門樓圖中的黑色尖桃形器物不但為研究北朝時期的建築用瓦提供了新的素材,而且為研究此類材料的產地提出了問題,也為邢窯的相關器物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間。



圖七 河北省邢台市順德路遺址出土黑釉尖桃形器物


1.黑釉尖桃形器物 2.黑釉尖桃形器物底部


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墓道北壁門樓圖不但為研究鴟尾、當溝、獸面磚和尖桃形器物等建築用瓦提供珍貴資料,而且在墓道繪製以門樓圖中心、輔以瑞獸(或祥鳥)和蓮花等紋樣也是北朝晚期新出現的一種壁畫布局,與這一時期在墓道北壁繪製以朱雀為中心,周圍有瑞獸和蓮花等紋樣的格局形成鮮明對比。此種在墓道北壁繪製建築圖像的格局還見於北齊(如徐顯秀墓,571年)和北周時期(如北周李賢夫婦合葬墓,569年),在隋代高等級壁畫墓中(如潼關稅村壁畫墓,墓主人可能是隋廢太子楊勇)正式取代以朱雀和瑞獸為中心的布局,在唐代高等級壁畫墓中(如節愍太子墓、惠庄太子墓等)廣泛流行。因此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墓道北壁的門樓圖確為開一代風氣的妙筆,其影響在中國古代壁畫發展史上又可謂深遠之極。


四、結語


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作為當前北朝考古的重要發現,墓葬形制和壁畫內容成為研究當時社會生活、軍事活動和建築形制等的不可缺少的資料。對於墓道北壁門樓圖中的幾種建築用瓦,如當溝和獸面磚,本文對其出現時間和傳播路線等進行了論述。門樓圖中出現的尖桃形器物是九原崗壁畫中較為特殊的一種建築用瓦,目前還不見於同一時期的其他壁畫材料和建築實物中,結合河北省邢台市順德路遺址出土的幾件黑釉尖桃形器物,我們認為二者應是同一類器物。這一器物也為邢窯和中國古代建築用瓦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基金項目: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2017 年度研究專項( 17VGB002) 、國家社科基金2016 年度重大課題( 16ZDA149) 階段性成果。


(作者:王飛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於《北方文物》2018年第3期 此處省略注釋,完整版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的精彩文章:

山東鄒城市邾國故城遺址新莽銅度量衡器的初步研究

TAG: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