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件《蘭亭集序圖卷》不僅是國寶,還揭示了五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件《蘭亭集序圖卷》不僅是國寶,還揭示了五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王羲之是東晉時期的著名書法學家,他的代表作品《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這幅作品將自然形態的美和人的情感美相結合,是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但是,在黑龍江省博物館內,卻有一幅畫作,它竟將《蘭亭集序》轉變成「圖片」模式,更直接地展示給後人,並且在這幅作品中,還藏有五個不為人知的秘密,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

這件《蘭亭集序圖卷》不僅是國寶,還揭示了五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

《蘭亭集序圖卷》是黑龍江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之一,它是由宋代著名畫家俞紫芝創作的,這幅畫作全長141.1厘米,寬37厘米。在畫中「曲水流觴」四字,是由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提寫的。看到這幅畫作後,我們似乎能在腦海中,想像出王羲之書寫《蘭亭集序》時的盛壯。

但是,這簡單的一幅畫,裡面究竟有何秘密呢?

這件《蘭亭集序圖卷》不僅是國寶,還揭示了五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一、與王羲之一起參加蘭亭修禊人物的名字

《蘭亭集序圖卷》畫出蘭亭活動的全景,因此,以王羲之為首的42位文人,全部被畫在畫作上。他們依序坐在溪水的兩側,此時,聚會已經開始了。

最神奇之處是作者在這幅畫中,將每個人的名字標了上去,由此,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前來參加的文人,如王羲之、謝安、孫綽、王徽之、王獻之等等。

這件《蘭亭集序圖卷》不僅是國寶,還揭示了五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二、展示了上巳節的習俗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傳說它是紀念黃帝的節日,在這天,人們會去水邊飲宴或外出郊遊,也就是現代人口中的「踏青」。

《蘭亭集序圖卷》中,描述的正是42位文人,於上巳節這天,在蘭亭休憩的場景。根據歷史資料記載,這場聚會的發起人是王羲之,他們在涓涓流水的小溪邊,飲酒賦詩,逍遙自在,似乎忘記了世俗的煩惱。

這件《蘭亭集序圖卷》不僅是國寶,還揭示了五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三、孫綽的序言已經失傳了

42位詩人,依序坐在小溪的兩側,在溪水中漂流著碧綠的荷葉,而在這些荷葉上,便放著酒具,當荷葉停在某位文人面前時,這位文人便要賦詩一首,他們將這種娛樂方式取名為「曲水流觴」。

在這次聚會中,文人們共創作了37首詩,為了紀念這次相聚,謝安提議將詩編成詩集中,而寫序的重任便落在王羲之和孫綽的肩上。雖然,王羲之和孫綽都寫了序言,但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卻流傳千古,而孫綽的序言卻早已經失傳。

這件《蘭亭集序圖卷》不僅是國寶,還揭示了五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四、《蘭亭集序》讓兩個人迅速「躥紅」

42位文人中,最有名的就是王羲之,他揮筆寫出《蘭亭集序》,正因為這個作品,他的名字被後人熟知。

謝安與王羲之是忘年之交,參加蘭亭聚會時,他正在隱居在會稽,此後,他曾官至東晉的宰相,並指揮了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謝安可以說是比肩王羲之的「蘭亭」大賢。

這件《蘭亭集序圖卷》不僅是國寶,還揭示了五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五、王獻之被後人嘲笑

前來參加蘭亭聚會的人,都是在當時社會上有臉面之人,是文人中的精英代表。在這次聚會中,42人中有 26人作出37首詩,但是,王獻之卻不在26人當中,也就是說他在聚會上沒有賦詩。

正因如此,王獻之(當時僅有9歲,王獻第七子)一直被後人取笑,甚至在民間流傳一首打油詩:卻笑烏衣王大令,蘭亭會上競無詩。

如今,《蘭亭集序圖卷》被收藏在黑龍江省博物館內,而這幅畫作中,揭示出的五個秘密,各位讀者您了解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史蟲 的精彩文章:

這位名人實在悲催,祠堂竟在兩千年內三次被毀,只因這樣一件事!
這是一個不起眼的鐵塊子,價值12條人命,保存1200年後成特級國寶

TAG:野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