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養成反思自己的習慣

養成反思自己的習慣

你有反省自己的習慣嗎?如果沒有,趁早培養吧,它能修正你做人處世的方法,給你指引明確方向。反省是一種心理活動的反芻與回饋,它讓自己跳出局限,站在另一個人的立場、角度、來觀察自己,評判自己。

反省不等於與檢討,也不等於懺悔。反省,是人站在最高的層次上對整個人生乃至人類所走過的全部歷程的分析與對照,是人對自身的批判,進行反省,更需要在成功的歡樂中保持冷靜。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嚴以律人、寬以待己,常常斤斤計較於別人的得失,忘了審視自我。

有一個寓言故事:一個樂於幫助別人的青年遇到了困難,想起自己平時幫助過很多朋友,於是他去找朋友們求助。然而,對於他的困難,朋友們全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他怒氣沖沖,百般無奈,他去找一位智者。

智者說:「助人是好事,然而你卻把好事做成了壞事。」為什麼這麼說呢?他大惑不解。智者說:「首先,你開始就缺乏識人之明,那些沒有感恩之心的人是不值得幫助的,這是你的眼拙。

其次,你手拙,假如在幫助他們的同時也培養他們的感恩之心,事情也許不會發展到這步田地,可是你沒有這樣做。

第三,你心濁,在幫助他人時候,應該懷著一顆平常的心,不要時時覺得自己在行善,你應該只想著自己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不要覺得你幫助了別人,就要歸功於自己。

真正豁達睿智得人,卻善於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會一味抱怨別人。

這就需要我們時常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審視一下自己的心理。反省是一種高貴的品質,也應該是我們的必修功課。如果心裡對自己稍微有一點寬容之心,反省就會失去原本之色。

一個人看見了不好的行為,一定要懷著憂懼的心情反躬自問。自己有了好的品行,一定要堅定不移的加以珍視;自己有了錯誤,一定要如同被玷污了一樣感到厭惡。

如果這樣,那就會智慧通達,行動也不會有差錯了。做人做事儘管很難盡善盡美,但也必須不斷努力,儘可能完善之。做人一日三省,有錯必改,乃早預防,謙虛謹慎,就可以避免犯大錯誤,離有道德、有品位的人更進一步。做事力求精益求精,就會離成功更近一步。

我們的幸福家園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的幸福家園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上古祖先極具智慧
如何才能充滿自己的精氣神

TAG:我們的幸福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