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讓身體輕鬆的7個簡單排濕毒方法

讓身體輕鬆的7個簡單排濕毒方法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調理」:仰望岐黃在網上發現了一個很好的自助中醫調理系統,針對每個人的情況可以推薦不少調理方法,很全面也挺準確,趁著免費推薦大家抓緊試試!

病由寒濕起,寒氣、濕氣是產生疾病的根由,同時也是治病的關鍵。把體內的寒濕排乾淨,讓五臟六腑的陽氣生髮出來,各種困擾你的健康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該怎麼排寒濕呢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的陽氣要生髮出來,關鍵部位在後背。

1

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

背部是以脊椎為中心的整個人體的全息縮影,是人體五臟六腑最直接的反應區,人體的五臟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應的對應區,如:

背上部對應肺和心臟;

背下部對應脾、胃、肝、膽;

腰部對應腎、膀胱、大腸和小腸。

背部健康與否,往往直接反映著臟腑是否正常運轉。

由此可見,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體堅實的保護屏障,無論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還是精力旺盛的青壯年,亦或是頤養天年的老人,關注背部及正確保養背部,就等於為健康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養護後背,就是在養我們的五臟六腑,就是在調我們的心、肝、脾、肺,腎。

2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

脊柱兩旁有人體的膀胱經,而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背部膀胱經上均有腧穴,這些腧穴是運行氣血、聯絡五臟六腑的通路,因此刺激這些穴位可起到振奮五臟六腑的陽氣的作用。

其實調理背後也是一種極好的排毒方法,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背部有膀胱經,在中醫的眼裡,膀胱經就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

岐黃小廣告

堅持艾灸扶陽,108粒隨身灸艾柱(艾條段),25:1,三年艾,煙白絨純雜質少,艾柱放入艾灸盒中想灸哪就灸哪,首次購買送艾灸盒+隔熱布袋+經絡圖。

3

後背有條督脈,為陽脈之海

後背有條督脈,為陽脈之海,也是全身陽氣集聚和運行的通道!

如果督脈瘀阻,陽氣生髮不好,頸椎、胸椎和腰椎都會跟著出現問題,這樣一來全身都會受到牽連,引發腦供血不足、中風、腦退化、肩周炎、血糖不穩等幾十種病症。

由此可見,人體背部是很重要的部位,對內臟功能的調節起著重要作用,可調和陰陽,延年益壽。

做背不但可以祛除身體的寒濕,毒素,還可以緩解頸肩腰腿痛的癥狀,會讓沉重的身體感覺輕鬆異常,緩解身體疲勞,改善睡眠質量。

7大方法來養背

其實很簡單,自己在家做幾個動作就養好了,方法如下:

一、滾背方法養背

1.左右滾背

仰卧床上,雙腿彎曲,大腿和小腿夾角約90度左右,雙腳緊挨床面。上身緩慢左右動,一左一右為一次,滾動8~10次。

接著用手抱膝(左手抱左膝,右手抱右膝,小腿與大腿自然摺疊),使背部成弓形,先左右滾動8~10次,而後背部與臀部交替離開床面一上一下滾動4~6次。

2.收腹拱背

並腿屈膝坐在地上,雙手環抱住小腿,自然呼吸,別太急促,收腹拱背,身體往後從尾椎、腰椎一節一節觸及地面,起初雙腳先不用越過頭部,多做幾下後根據自己身體狀況,然後滾到胸椎、頸椎,腳尖朝上,漸漸的雙腳可以越過頭部,雙腳打直腳尖著地。

3.抬頭收腹拱背

躺在地上,並腿屈膝,雙手環抱住小腿,抬頭收腹拱背,身體往後從尾椎、腰椎、胸椎一節一節接觸地面,如此前後進行滾背。

這種背部的滾動,每天早晨滾一滾,反覆滾上三到五分鐘,每次滾完以後會感覺到背部熱熱,這表明氣血疏通了,滾到背部發熱的時候陽氣自然而然生髮。

滾背的注意事

1、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決定是否練習滾背,如果有腰突等病,建議輕輕拍打即可,否則冒然練習滾背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2、在地板或者床上滾背的時候要注意墊子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太軟了沒有效果,太硬了容易傷背。

3、剛開始練習的時候要注意是小幅度滾背,逐漸適應以後再加大幅度。

岐黃小廣告

蘄艾艾灸貼,適合肩周炎、頸椎疼痛 、腰痛、關節炎等;也特別適合對艾煙過敏,或者出差在外不方便艾灸的人群使用;哪裡不舒服就哪裡貼上一片,可以溫經通絡,驅寒祛濕;貼在肚臍上,對宮寒痛經女性也特別適用

二、搓背、捶背、撞背

搓背: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時進行。以濕毛巾搭於背後,雙手扯緊毛巾兩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發熱為止。

捶背: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經活血,振奮陽氣,強心益腎,增強人體生命活力。

撞背:雙足與肩同寬,背靠牆壁站立,約相隔15~20厘米,全身自然放鬆,身體後仰,用背部撞擊牆壁,用力適度,待身體彈回後,再撞擊,約一秒鐘撞一下,並隨看撞擊的節奏自然呼吸。

撞的時候口中同時發出「呵」的聲音。(因為「呵」的音是對應我們的心臟)。撞擊時,動作要有力但不可過猛,要協調均勻。

撞擊時意念貫注背部,使意氣集中於腰、肩、背之間,撞擊100次左右。可提昇陽氣,調節內臟,能使全身氣血通暢。

三、刺激打通膀胱經

膝窩的委中穴是膀胱經上的一個重要大穴!中醫有句口訣叫「腰背委中求」,凡是腰部、背部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解決。經常按揉或者拍打委中穴能刺激膀胱經氣血的運行,更好地排毒。

很多中老年朋友,膝窩經常是向外鼓起的,而且會有雜亂的青筋,這是腰背氣血不通的信號,需要經常拍打後膝窩。

如果不便彎腰,再教給大家一招,坐著就能刺激委中穴。

做法:平坐在床上或地面上,地面不要太硬,坐好以後彎曲雙腿,雙腿顫動,讓兩個後膝窩向下去砸地面,

反覆地這樣做也不費力,堅持五分鐘以上,就會感覺到整個腿是溫暖發熱的,能有效疏通氣血。

岐黃小廣告

咳喘消炎貼(鼻炎 咳嗽 咳喘 ) ,一袋60片。主要成分:細辛、肉桂、白芥子、甘遂、螞蟻、槐花、吳茱萸、乾薑、白芷。這款小葯貼作用十分強大,主要通過這些溫陽、驅寒、通絡、解毒的特製中草藥貼,作用在穴位和皮膚上,簡單方便,深入滲透,調理各種肺系、呼吸系統的毛病,比如鼻炎、咳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對於家中年老體衰、肺不大好的老年人、以及老是感冒咳嗽的小朋友,還有鼻炎經常發作的中青年,都可一試。

四、打通後背樞紐

找一個門框,雙手扶住門框兩邊,頭直立,兩眼平視;一腳在前,一腳在後,站弓箭步,後腿盡量伸直;用力伸展雙臂,直至有緊繃感,以此姿勢站立3分鐘,然後再換一條腿站弓步3分鐘。

這個拉筋動作對打通後背經絡效果非常好!

五、打通大椎穴

雙手搓頸部大椎穴至發熱。

頸椎是督脈和膀胱經的上部樞紐,通暢這裡可以讓陽氣生髮,還可以預防跟頸椎瘀阻造成的系列癥狀!

六、打通後背中部樞紐

每天隨時隨地的雙手搓到後腰發熱。這裡是命門穴、腎俞穴的所在,是督脈、膀胱經中部的樞紐。督脈和膀胱經僅僅只是個通道,本身並無能量!需要腎氣的推動才能完成陽氣生髮和排毒的功能。

因此刺激命門穴、腎俞穴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也是打通後背經絡最重要的穴位!

七、背部捏脊,調節陰陽,調和氣血

捏脊療法通過捏提等法作用於背部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在捏脊的過程中,用力拎起肌膚,稱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稱「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稱「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單捏不提。其中,單捏不提法刺激量較輕,「捏三提一法」最強。

義工示範(僅供參考)

要懂「捏」訣竅

第1——3遍:只捏。捏到大椎後向上提兩下,反手用2、3、4指尖貼脊柱向下抹,直至尾骨;接著捏起尾骨上的肉開始第二遍......

第4——5遍:捏起尾骨的肉向上提一下,然後每捏2下提一下,即「一二提,一二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按老辦法一直捏上去到大椎再反手下來。」

要點如下

1.捏到大椎一定要提兩下;

2.到大椎後一定要向下抹;

3.第四五遍尾椎第一把就要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

4.捏完五遍後,要用手掌從上向下來回搓幾遍,令其後背發紅髮熱。天冷可以隔著衣服捏和搓。

5.最後還要在尾骨上拍三下。

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及五臟背腧穴,可以達到調整陰陽,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

所以,中醫認為養背等於養命,有空定期養一下背部,會得到以下好處:

(1)放鬆神經、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腦部供養、緩解肩頸酸痛、神經痛,肌肉酸痛、偏頭痛。

(2)改善失眠多夢、精神衰弱的癥狀,強化心靈,讓活力充沛。

(3)改善緊張、滯悶的精神狀態,提神醒腦。

(4)提高免疫力,改善亞健康,增強身體抵抗力。

(5)改善肝氣鬱結引起的皮膚乾燥、無光澤、長斑等皮膚不良現象。

(6)預防肩周炎、頸椎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仰望岐黃 的精彩文章:

很多人不知道:這麼多病都是瘀血造成的,一個化解小妙招送給你
肝膽一通,疾病無蹤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