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毛澤東畢生中最難作出的決策:曾為此幾天不睡

揭秘毛澤東畢生中最難作出的決策:曾為此幾天不睡

原標題:揭秘毛澤東畢生中最難作出的決策:曾為此幾天不睡


核心提示:當天參加晚會時,毛澤東雖因不斷開會並苦苦考慮出兵的決策而連天未眠,但依然談笑風生。


毛澤東是舉世公認的偉大軍事家,又是一位傑出的詩人。即便是在1950年秋季,作出抗美援朝那個震驚世界的決策之際,他也顯現出了詩人本色。


出兵朝鮮是毛澤東畢生中最難作出的決策之一


1950年9月下旬,朝鮮半島的戰火向北燃燒。唇亡齒寒的危急使新中國面臨著是否出兵參戰的重大選擇。在國家「一窮二白」的面貌依舊、百廢待興的情況下,要派兵跨出國門與美國乃至「聯合國軍」打仗,下這個決心真不容易!長期跟隨毛澤東擔任秘書工作的胡喬木回憶說:「我在毛主席身邊工作20多年,記得有兩件事是毛主席很難下決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願軍入朝作戰,一件就是1946年我們準備同國民黨徹底決裂。」


這一年的10月1日,毛澤東和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參加了群眾慶典並檢閱了部隊。雖然北京城內還是一片節日氣氛,東鄰朝鮮的緊急消息卻不斷傳來。據毛澤東的機要秘書葉子龍回憶說,當天「金日成首相發來一封急電,請求中國直接出兵援助。我馬上把電報交給毛澤東。毛澤東看後迅速說:『請在京的政治局委員過來開會!』」

入夜後,天安門廣場上國慶的焰火尚未熄滅,中共中央便在中南海頤年堂的會議廳里召開會議。從10月1日起直至10月19日誌願軍正式跨過鴨綠江,被史學研究者稱為艱難決策的「18個日日夜夜」。為了最後下定決心,毛澤東因焦慮多少天日夜不眠。當時任毛澤東衛士長的李銀橋記述道:「毛澤東考慮出兵不出兵,連續幾天不能入睡,吃安眠藥也睡不著。開會那天,他的東屋裡坐了一屋子人……滿屋子煙霧騰騰,從五六點鐘開始研究,一直到後半夜。」有的中央領導人後來回憶說,在考慮出兵不出兵朝鮮的問題時,毛主席一個禮拜不刮鬍子,留那麼長,想通以後開了會使大家意見統一了,才颳了鬍子。如此反覆思考,焦慮到了一個星期不刮鬍子的狀況,這在毛澤東的一生中都是少見的。


在1950年國慶節後十幾天內,中共中央反覆開會討論,面對多數人列舉的種種困難以及蘇聯在出動空軍問題上一再退縮(開始稱兩三個月內不能出動,最後聲稱其飛機不能過鴨綠江),毛澤東經許多天不眠不休的思考,也曾兩次要求入朝部隊暫停行動。不過經最後權衡,他還是確定:「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歷史又一次證明了毛澤東的正確。中國出兵朝鮮,在政治上大大提高了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在經濟上保障了國家恢復建設,在軍事上也打出了國威軍威。


艱難時刻仍與詩友吟詞唱和


1950年10月上旬是毛澤東日夜苦心思索決心難下的時候。儘管如此,他作為新生共和國的主席仍要出席一些必要的活動。10月3日晚,為歡慶國慶一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了盛大歌舞晚會。西南各民族文工團、新疆文工團、吉林省延邊文工團、內蒙古文工團聯合演出了精彩的節目。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參加了晚會,並邀民主人士柳亞子等一同觀看。毛澤東與國內著名詩人柳亞子相識幾十年,並有詩詞唱和交往和深厚的友誼。

當天參加晚會時,毛澤東雖因不斷開會並苦苦考慮出兵的決策而連天未眠,但依然談笑風生。當來京參加國慶盛典的各族代表向中央人民政府首長獻旗、獻禮致敬時,毛澤東對坐在前排的柳亞子說:「這樣的盛況,亞子先生為什麼不填詞以志盛?我來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古觀今 的精彩文章:

一千年前貨幣戰爭,宋朝是怎樣輕鬆摧毀一個帝國的?
趙雲臨死前大喊4個字,諸葛亮聽了臉色大變,劉禪聽後愧疚難當

TAG:縱古觀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