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從小這樣培養孩子的「儀式感」,孩子以後會生活得會很幸福

從小這樣培養孩子的「儀式感」,孩子以後會生活得會很幸福

文|秘籍君

學會儀式感的孩子,更會給自己幸福。說起儀式感,「春節」回家過年,應該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儀式感。為什麼生活要注重「儀式感」呢?別小看了儀式感,儀式感能夠讓庸常、瑣碎的人生多一些精緻感和溫馨感。如果沒有了儀式感,那麼就沒有了一些東西提醒我們今天不一樣,日子也會變得索然無味,碌碌如常。教會孩子儀式感,就是在教會孩子學會用「儀式」點亮心情,讓生活變得充滿意義和樂趣,也讓孩子懂得了期盼、可貴。「儀式感」是為了給生活增加樂趣,並不一定要像過年那樣特別宏大、費相當大的人力物力。

孩子進步,教會他儀式感

儀式感能夠提高生活的幸福感,能增強人對每一天的感受力。教會孩子儀式感,是聰明的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儀式感並不複雜,反而它是可以通過各種小事兒去向孩子傳遞愛與關心的工具。比如,孩子在小的時候,處於掌握生活技能的階段,學會穿衣服、吃飯、上廁所,家長都可以表現出很讚賞的肯定,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情的結果是好的,他會更加享受進步的樂趣。這也是教會孩子,學會自我肯定、自我激勵,渴望向前成長。

給孩子愛,需要儀式感

父母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毫無疑問地付出了全部的愛。可是,時間長了孩子未必能體會得到這細久綿長的愛。家長要自己設計一些儀式感,讓孩子感受得到父母的愛,在特殊的日子,也能方便中國父母更直接地表達愛。比如,在孩子過生日的那天,全家人一起給孩子過生日,讓孩子許願,家長給孩子寄語表達愛意,都是非常合適的。既方便親子關係的增進,也能提升孩子的幸福感。不止是對孩子,家長對自己也要有儀式感,才能獲得孩子的更多關注。

傳統節日,給孩子各種儀式感的體驗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像春節、元宵、中秋、國慶等,這些節日和中國文明、時節密切相關。在過傳統節日的時候更是孩子體驗親人、國家之間的深厚情感,家長在帶孩子體驗這些傳統風俗的同時,也能順便建構自己的家族節日文化。當孩子越長大,就越能夠從這些節日里獲得信念、幸福,能短暫地從奔波忙碌的生活中解脫出來,享受生活的片刻的安寧。愛孩子就應該教會他「儀式感」。

儀式感就是生活的調味料,讓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讓人再次興奮起來,更好地享受生活。想讓孩子更幸福,父母應該學著,用「儀式感」教會孩子生活。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屁孩兒 的精彩文章:

媽媽不輕易和孩子分離,孩子長大會更有出息,能做到的媽媽有心了
孩子天天說謊成習慣,家長不清楚這些原因,做再多都是無用功

TAG:小屁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