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武當山上轉運殿(傳奇故事)

武當山上轉運殿(傳奇故事)

武當山金頂朝天宮門外間有一座二十餘平米的小殿就是轉運殿,轉運殿供奉是玄天上帝的神像,鎏金黃銅的轉運殿四周建有一道夾牆,夾牆與銅殿中間是一道五十多公分的甬道,僅可勉強容下一人通過,裡面黢黑黢黑的,沒有一絲光亮,一般到金頂朝天宮敬香朝拜的人都要到這轉運殿夾牆甬道走一遭。人在甬道中摸黑前行很是瘮人,但是支殿的道士會有規律喊道:「轉過來沒有?」這時走在夾牆裡的人會立馬回答:「轉過來了!轉過來了!」寄託著人們以此改變命運,時來運轉,步步高升、發達的乞願。這種香客(遊人)和道士共同參與的祈禱方式具有通透的真實感,更能滿足人的心理需求,因而大受歡迎,轉運殿自然成為人們到武當山朝拜敬香、觀光遊覽的必到之處。轉運殿香火興盛,人氣甚旺,就連殿里的神像也像是要笑開口似的。

但是這轉運殿並不是明永樂皇帝大修武當山的物件,而是元朝大德年間湖廣武昌縣的一個皮貨販子出資捐奉的。這位姓潘,名十一的商販,其祖上世代為蒙元貴族家奴,後因戰功才被賞了個自由身和二畝薄田,到潘十一這輩兒不僅溫飽有餘,還有一些積蓄,潘十一就跟著貨郎游商學做生意,做著發家致富美夢。元大德八年潘十一籌得五千貫現鈔信心滿滿索漢水而上,準備進山收購質優價廉皮貨回來發一筆橫財,不料在石花街遭遇匪禍,不僅盤纏銀兩被洗劫一空,就連身上穿的錦衣狐裘也被剝去,十冬臘月潘老爺流落到武當山下的老營街,蜷縮在破廟裡靠乞討和施捨苟活,好不容易熬過那個嚴寒的冬季,來年三月三他跟著進山朝拜敬香的人流來到朝天宮,那支殿的道長見這個在香客中來回乞討的邋遢後生很是別樣,只見其逢人都是一副憨態誠實乞笑狀,年少發稀,印堂發亮,充滿商人的精明,雖乞討為生,但晃動著的破衣爛衫時而露出翩翩大腹,似乎攢聚著無盡的財運,猥瑣中透出一股祥瑞之氣,道長看出其日後必是大富大貴之人,於是將其收下為徒。落難的潘十一終於棲身武當山朝天宮,不僅衣食有了保障,還有高道點化指導,這潘老爺對人生以及生意之道恍然大悟,似乎猛然間明白了許多道理,但是道人的清苦生活讓他實在難捱,雖說落難後是乞討為生,飢一頓飽一頓,但偶爾討得殘羹剩炙還有一些肥甘鮮美,朝天宮的生活缺油少鹽,讓他著實難熬。那道人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元大德十年中秋節過後,道長給他派了趟差事,交給他十支山參,十斤黃精,八兩頭頂一顆珠,八兩江邊一碗水,裝滿上一個褡褳讓他到武昌城裡換成一萬貫現鈔,山上已籌劃多年要籌資修建一座玄天上帝大殿,急等用錢,命他三月為限,將貨款送上山來。

回到武昌城,潘十一併不急著出手帶回來藥材,而是拿出一支山參從一藥鋪掌柜手裡換來一本漢代張仲景編寫的《金匱要略》和一本宋《嘉佑本草》日夜苦讀鑽研,找出手上這幾位中藥的價值所在,又遍訪城中坐堂郎中,將手中的這些中藥材的藥理藥性和潛在價值探究了個八九不離十,才將手中藥材的信息散布出去,潘石屹的家一時間門庭若市,城中的藥材販子、藥鋪掌柜,甚至是座堂郎中川流不息造訪潘家,一探究竟,惹得這些掌柜販子垂涎欲滴,都想得到這些稀世珍品藥材,趁機大發一筆橫財,均表示願意出大價錢購買。潘十一見火候已到,就擺下擂台,約定十月初一開鑼競購,出價高者糶出。結果這批珍稀藥材竟然拍出了二十萬貫高價,潘老爺喜不自禁,連忙返回武當山交回一萬貫現銀給道長,同時,向道長索要朝天宮金殿和玄天上帝畫影圖樣,為感念玄天上帝和道長指點迷津,讓他時來運轉,他要籌資捐奉這座金殿和天神造像。道長念他誠實守信答應了他請求並又給他一批珍稀藥材作為鋪墊,一來一往,潘老爺手上竟有了五十萬貫現鈔,並且所賺現鈔在散貨草藥不停的進出交換中不斷增值。元大德十一年正月他投資三十萬貫建造了金殿和玄天上帝造像竣工,只待擇吉日起運武當山朝天宮。但此時蒙元朝廷出了大事,年僅42歲元朝成宗皇帝鐵穆爾死於玉德殿,因皇太子德壽早亡,皇位空懸。天下無主,百姓慌張,唯恐再啟戰端,徒遭兵焚。而成宗皇帝之死的確引發一系列宮廷流血衝突。

三月三,成宗皇帝之兄答剌麻八剌的次子愛育黎拔力八達發動政變。立其兄海山為帝,二十一日,海山在大安閣即位,是為武宗皇帝。消息傳來潘石屹趕緊撮串武昌路署衙大人上奏:時值仲春,武昌路黎民捐奉的保佑北方之神的玄天上帝坐像及金殿正待起運武當山安坐,會新君即位,天下太平,此乃玄天上帝保佑我朝祥瑞之兆,懇請陛下命各路、道、府恭奉迎送玄天上帝安坐武當山朝天宮,保佑我朝萬世和諧太平。我皇萬歲,萬萬歲!武宗皇帝聞奏,龍顏大悅,立馬准奏。

於是玄天上帝坐像及金殿的起運和安坐,一路順風順水,所經道、府清水撒道,黃土鋪地,焚香遙拜迎送,潘石屹原本計劃五萬貫運送安坐費用不僅省下來,還進項多多。還與沿途官員搭上了關係,潘十一美滋滋的暗自思忖:商與官搭上就會一本萬利甚至是無本生利呵!

大德十一年五月初五,玄天上帝坐像及金殿安坐於朝天宮金頂之上,天空彩雲飄過,祥瑞紫氣從東方徐徐而來,武當山七十二峰朝大頂,大頂之上嶄新的鎏金銅殿和神像,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燦燦,遠在百里之外望去,仍耀得人睜不開眼睛。金殿和神像開光畢,潘石屹祈禱還願後,告別道長正式還俗,繼續經商去了。但是每年三月三,也就是玄天上帝生日這天,潘十一必來朝天宮敬香朝拜。

元朝中後期元順帝荒淫昏聵,吏治腐敗,各地官員雁過拔毛,貪腐成性,再加上連年水災旱災,民不聊生,哀鴻片野。但潘石屹與官府的官員合夥做生意,卻是如火如荼,興旺發達。潘十一掌控了湖廣範圍內官府賑災、治河、軍餉等資金髮放的出口,賺得自然是缽滿盆滿。潘十一一家住在有六百間房屋的大宅子里,錦衣玉食,傭人無數,享受著無盡的榮華富貴。元順帝正至十一年(1351年)三月三,七十歲的潘石屹照例去武當山朝天宮朝拜,老道長看出潘石屹表面光鮮、浮華,但印堂發暗,凶兆盈眉,大限將至,但又不便明說,只告誡遇難向西北尚可保全根脈,年紀老邁的潘石屹怎麼也琢磨不出這句讖語是啥意思。從武當山回來,船已行至浠水縣境,卻遭遇在洪湖起義的農民軍徐壽春,查實潘石屹是官府爪牙立即正法,起義軍順勢攻佔了武昌城,抄斬了潘十一滿門人丁。唯其小妾帶著始齔幼兒會蘄州娘家探親才免得一死,兵荒馬亂中,這小妾經一道人指點一路淘米要飯向西北行走,在麥積山、天水一帶靠賣淫度日,後落腳隴東慶陽大山中才安身棲命,由於小妾出生貧苦,沒有文化,對潘家家事不甚了了,因此,隔斷了這唯一的一支潘十一的後人與曾經富貴的潘十一以及與武當山朝天宮的聯繫。

1412年明朝永樂皇帝大興武當山,在金頂之上修建了皇家規制氣度的金殿和玄天上帝造像,將原來潘十一捐奉鑄造的銅殿和神像轉運到朝天宮門外的小蓮峰上另修一殿供奉。但畢竟是玄天上帝的的金殿和神像,不能有絲毫的不敬,因此從金頂挪到山下只能叫轉運,重新修的殿宇的名稱就叫著轉運殿,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轉運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世紀童話 的精彩文章:

半個秘密(民間故事)
盯上美女的小男孩(民間故事)

TAG:半世紀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