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張藝謀有意作減法,《影》成為國際大導演最克制的一次表達

張藝謀有意作減法,《影》成為國際大導演最克制的一次表達

在當下中國,電影是這樣的。

喜劇片出自草根,誇張賣力,「讓自己卑微、讓觀眾笑」。出軌、炫富扎堆,最後以大夢一場的「回歸家庭」來救贖價值觀。

再也沒有姚遠把房子借給患病夫婦時略帶擔心的自嘲,更不會有「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他」的悠長餘韻。

功成名就的正劇導演則糾纏於自我撫慰和嘆惋,鏡頭下儘是蒼涼貧瘠。

一些歷史劇,多被宮斗和流量明星主宰,泱泱數千年文明史,萎縮為錦繡帷幔中圍繞爭寵的勾心鬥角。

缺少了英雄和信仰,這樣的藝術塑造如何令人信服?作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中國電影的主流應該是什麼?

所謂主流,無外乎兩個標準:對內,傳遞主流價值觀,能夠取得絕大多數國民的共識,或致敬祖先,或膜拜英雄,或鞭撻醜惡,或推崇正義與美好,予人溫暖和安全;對外,以共同價值和商業技術贏得更大的市場與更多的觀眾,傳遞和散播本民族的審美,並因此贏得理解和尊重。

主流,往往意味著更好的票房或口碑。絕大多數情況下,它表現為兩者具佳。

眼光和操作方式主流的電影公司,足夠有耐心的運行機制,以及生機蓬勃的創新心態和能力,或是中國出現主流電影的必須條件。

用「克制」表達極美

2018年是國慶檔開啟單片億元票房時代以來的第十個年頭。這10年中的冠軍或亞軍,往往就是未來若干年市場的領導者。特別是自2014年《心花路放》以來,小成本、新喜劇、新主旋律都在國慶檔一舉奠定了市場地位。《影》和《無雙》,恐怕也預示著主流電影的回歸。

開心麻花系列電影自2009年開始掀起了中國式喜劇片的高潮。此間10年喜劇片在國內院線佔有率長期保持20%以上。如2015年440.69億元的票房中,國產喜劇片為95億元,佔比超過20%,5部10億元票房國產電影中4部是喜劇片。

其中一部就是14.4億元的《夏洛特煩惱》。但作為今年國慶檔的頭號種子,《李茶的姑媽》上映8日累計票房5.15億元,而2017年的《羞羞的鐵拳》國慶檔則超過14億元。

與上世紀90年代馮小剛喜劇對精英文化的調侃不同,這一輪新喜劇片突齣劇情和表演的誇張。脫胎於舞台劇的開心麻花是其集中代表——如《李茶的姑媽》中設定性很強的「男扮女裝」,明明「傻子也可以看出來」,但偏要像舞台上一樣被其他角色無視。

實際上喜劇片作為電影的一個主流類型,在過去數年間經歷了主題的劇烈變化。最近一次就是開心麻花徹底擊敗「大鵬式」奮鬥,不斷向「港囧」、「瘋狂」系列靠攏。

可荒誕劇從來就不是一種主流電影。

相比之下,佔據國慶票房冠軍的《無雙》,將香港警匪片這種傳統主流電影類型再次帶入觀眾視野。對於整個中國電影市場來講,港片在立意和表達上仍然有非常明顯的地域特色。

有趣的是亞軍《影》,它的時光網評分與《無雙》相差不多,但實事求是講,《影》的娛樂性較弱,觀影門檻較高,國慶票房達到4.5億元已經是此類影片的較好成績。

此前在第55屆金馬獎入圍名單中,《影》一舉摘得12項提名、一騎絕塵。更早的時候,這部影片也在威尼斯電影節被讚揚為「張藝謀至今最美的電影」。

其實在電影市場,強調「美」,往往就代表著只有部分觀眾接受,比如《影》黑白相間的中國水墨畫風格,濃重的實驗主義,又極盡渲染中國古典之美。

但《影》也是一部被形容為「克制」的影片,「張藝謀這次是有意作了減法,以呈現一種克制的表達。」

如整部影片沒有恢弘場景和宏大敘事,充滿了舞台劇式的設計:小空間和重複的場景運用。幾乎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朝堂、密室和都督府中,就連境州與楊蒼的高潮打鬥場面也只在狹小山谷里的八卦形作戰台上。「在這些小空間里,人性的釋放是隱秘且克制的,就連戲劇衝突最強烈的時刻,角色的爆發都不得不收斂幾分。」

張藝謀《影》

主流需要「不同尋常」

當然,對於「有野心」的中國導演而言,《影》的主題和思路完全可能面臨票房低迷的風險,但《影》繼承了《英雄》《十面埋伏》中的平衡能力,再次為傳統文化贏得崇拜。

從運行來看,要達到「克制」,首先需要資方對導演有「足夠好」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影片背後是騰訊影業、樂創文娛、完美威秀等影視公司。其中騰訊影業旗下的發行公司負責23個一二線重點票倉城市,佔全國票房份額的近50%,對這部高觀影門檻電影的高票房產生了較大推動作用。

這包括與近2000家影院的一對一影片推介,以及後期與近900家重點核心影院的定製化發行合作。此外,還有依託騰訊大數據分析的本地化整合營銷、與230個地方媒體及KOL合作。

如果繼續挖掘《影》作為主流影片的背景,確實可以認真關注騰訊影業這樣的新主流電影公司。這家成立3年的互聯網影視機構從市場表現上看,顯然走了一條「不同尋常之路」。

比如,雖然國產片產量較低,但它所參與的一系列國際電影都取得了主流地位。這個片單包括:2017年的《神奇女俠》和《金剛:骷髏島》,2016年的《魔獸》。其中《神奇女俠》和《金剛:骷髏島》均達成了全球性的票房和口碑好成績,《魔獸》則在中國取得了超過14億元人民幣的高票房。

《影》在國慶上映的同時,騰訊影業作為全球投資方和聯合出品方的新一部「超級英雄電影」——《毒液》首周末收入8003萬美元、登頂北美票房冠軍寶座,打破由《地心引力》(5570萬美元)保持5年之久的10月開畫票房紀錄。而其全球票房為2.052億美元。

雖然近5年來不斷有中國公司大舉投資好萊塢電影,但票房、口碑收穫慘淡,更是經常出現中西結合的「莫名其妙大片」。從《毒液》的表現看,影片的爛番茄爆米花指數為89%,均分4.4分(滿分5),IMDB分數為7.1,CinemaScore院線觀眾評分獲B+。在漫威系列電影中也算是上佳表現。

根據片單,騰訊影業還在投資《終結者》等全球性的高品質IP電影。

有趣的是,騰訊影業負責人在解釋國產片一直未能大量推出的原因時,著重提到了優秀電影作品需要時間。

實際上,作為漫威超級英雄中最有特點的一個——這意味著它已經有很好的故事腳本——「毒液」很早就開始立項。這樣長周期的運行在國內電影行業幾乎是無法想像的,卻是漫威電影的一般性規律。

創新創造主流

除了主流商業片,騰訊影業還在較多涉足主旋律影片。目前的行業嘗試和市場環境都表明,主旋律很快就將成為新主流。

《第一次的離別》同樣講述導演之於家鄉的個人體驗,以詩意的現實主義風格表達出來,在大銀幕上呈現出金色的新疆生活圖景和美麗瑰奇的自然風光。電影滿懷鄉愁,但卻用人性的淳樸和愛意在書寫成長。

作為稀缺電影題材,《第一次的離別》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也得到了高度讚揚。而在騰訊影業的電視劇片單中,還有康洪雷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這些題材,顯然都將引起更多的共鳴而不是爭議。

這家互聯網電影公司也嘗試《八佰》這類敘述國家榮耀的主流影片,以及《解放戰爭》這樣描述革命歷史圖景的連續劇。出於之前布局漫威等好萊塢影片的經歷和《影》這類精緻影片的操作經驗,這些影視片無論在營收還是口碑方面均被市場寄予厚望。

需要提到的是,騰訊影業還是國內對於科幻片態度最為積極的電影公司。在已經面世的影片中,《地球最後的夜晚》是偵探題材、帶有科幻色彩。但它沒有談情說愛,仍然是描述主人公回到故鄉的過往。有影評說,「電影是過去時的,但又誕生於事實之後;是工業和制度的代表;有時電影也同樣被貫穿或忽現的慾望和恐懼所推動,夢幻般地帶領我們到達遙遠的地方。直到電影結束,我們才從夢中醒來。」《地球最後的夜晚》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並在第55屆金馬獎獲得5項提名。

其實,無論《影》《地球最後的夜晚》,還是《毒液》《第一次的離別》,或是成名導演的自我挑戰,或是新導演的銳意進取,或是知名IP的推陳出新,它們的共同之處就是高質量的「創新」。

這正是主流電影在全球市場得以不斷成長擴展的主要原因,並因此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票房紀錄和令人記憶猶新的形象與情節。

無需諱言,在獵奇和追求刺激的心態逐漸消退之後,歷史已經證明,雖然市場需要多元,但盈利最佳、口碑最好、最具生命力的電影——也可以稱為IP——都是那些具有廣泛共識的題材:對歷史的敬畏、對凡人的歌頌、對未來的願景。

當然,承擔這些預期和目標,需要更大的資源和投入。無論如何,在中國的影視行業,草莽時代已經過去。從編劇到宣發,優質意味著投入。這也代表著,主流電影和主流電影公司,越來越多都來自頭部玩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眼電影 的精彩文章:

「錢老闆」離婚半年就與「結石姐」墜入愛河,型男與歌后戀情曝光
唐尼發鋼鐵俠專屬咖啡機照片,網友:奇異博士的能放下杯子嗎

TAG:貓眼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