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于和偉好好「先生」的背後,是對演員行業的熱愛與責任

于和偉好好「先生」的背後,是對演員行業的熱愛與責任

看了上期《我就是演員》,被網友說內容平平我倒覺得還不錯啊,要是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想法來看肯定是沒什麼亮點,但也不可能總互懟啊對不對?從本期的專業和點評上來看,還是很有看點的,也請來了三位新導師,導演陳冲、帶班導師劉嘉玲、飛行導師于和偉,都是實力派。幾位導師雖然點評風格都較為溫和,但是內容都精確到位,而且我還蠻喜歡首次做導師的于和偉的點評的。

他的點評風格與他本人挺相符的,很平易近人的感覺。他也說自己來節目的目的,就是為了觀摩、學習、交流和分享,因此也沒有讓導師的身份和台上的表演者產生什麼距離,他會提出想法,但不會強加於演員,對於年輕演員,也以耐心謙遜的態度給予了足夠的尊重和鼓勵。

在節目首播的時候,因為節目時長原因,導師點評的部分篇幅比較小,也導致了很多觀眾反應沒有什麼「硬貨」,後來在網路中,添加了幾段內容,就清晰多了,再對比網友放出來的現場點評文字,完整了更多的細節。

在第一組表演者表演結束後,除了節目中呈現出的他對喜劇貫穿始終的提議以及舞台焦點問題,他也提醒表演者真實感很重要,否則不能讓人引起共鳴。

點評介紹後主持人照例問大家來上節目的原因,幾位表演者自述的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自己經歷的一些困惑與問題,比如被困於之前的標籤,沒有更多的表演機會。于和偉給大家講了自己曾經的經歷,曾經見組因為被無視而遭受打擊,導致後續見組會猶豫,但是抱著對演員行業的熱愛,還是會繼續跑組,不想放棄任何一次機會。「去不去是我的責任,選不選我是你的責任。」

在第二組藝人表演完後,于和偉向年輕演員傳達表演可以嘗試多種狀態,看哪種狀態下呈現出來的戲劇效果最好。

在引導張新成的部分,也只是告訴他要將自己的情緒放到角色上,充分打開自己,才能讓角色更有說服力。

在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還會特意問演員有沒有理解,如果不清晰的話,還可以再問,也是很有耐心的。最後選擇給張新成爆燈,也是因為在張新成身上看到了真誠和對表演進步做出的努力。年輕演員需要鼓勵,而且也沒有形成一個既定的表演路數,在合適的指導之下會迸發出驚人的力量。

最後一組表演晉級結果未在上期內容中公布,但在花絮中,我看到于和偉對於這兩位演員也表示了鼓勵,雖然這個舞台是有競技性的,但是在表演這個過程中是要享受這份快樂的。是對年輕演員的激勵,相信也是他從業的初衷。

史航在《我就是演員》的一個相關花絮中是這樣評價于和偉的「于和偉之前來演我的戲,他不算主要角色,但是我當時就跟劇組說了,于和偉是可以改我的劇本的,因為他了解全局,他也在乎全局」。

史航口中的全局,是針對作品,但是放在他這次點評中,甚至在他對整個行業的付出中,都是成立的。他在點評中,沒有針對任何細節的討論,而是分享了自己的理解方式,也留給演員們足夠的思考空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認為這樣的點評對於想要進步的演員會更有啟發。對行業來說,越來越多年輕演員湧現,但是可能因為市場定位偏差,沒有很好的表現機會,也並沒有很好的激發自己的潛力,所以對於年輕演員的鼓勵和引導是至關重要的。

最後,對導師這個位置來說,並非只有嚴苛這一種點評方式,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表演理念的不一樣也會出現分歧,而對於參賽演員來說,能夠得到啟發其實才是最有用的不是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朴樹今年微博一半都在講它?
想不到!盤點那些整完牙猶如換頭的明星!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