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道家20句傳世經典,感悟人生哲理,讓人茅塞頓開!

道家20句傳世經典,感悟人生哲理,讓人茅塞頓開!

1、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譯文】學問知識,要不斷增強,日益廣博,修身養性悟道,要逐漸去掉自身的各種雜念,此為日損。減少又減少,最後就到了什麼也不僵持固著的無為境地。

2、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譯文】最上乘的統治者沒有個人主觀成見,總是習慣於把百姓的意向作為自己的意向。善良的人我用善良的心去對待,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良的心去對待,就會讓所有的人一心向善。

3、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譯文】把無為當做為,把無事當做事,把無味當做味。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來報答怨恨。打算克服困難要從容易處入手;實現遠大理想要從細小處開始。天下的難事必須從容易處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須從細小處做起。

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譯文】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

道家20句傳世經典,感悟人生哲理,讓人茅塞頓開!

5、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出自《淮南子·主術訓》。【譯文】不要將湖水排盡來捕魚,不要將樹林燒毀來打獵。比喻做事要留有餘地,要有遠慮,而不能只顧眼前利益。

6、君子思義而不慮利,小人貪利而不顧義。

出自《淮南子·繆利訓》。【譯文】君子想的是義而不考慮利,小人貪的是利而不顧道義。這句話是說君子和小人在義、利方面的不同態度,前者舍利取義,後者舍義取利。

7、弗愛弗利,親子叛父。

出自《淮南子·繆稱訓》。【譯文】弗,不。利,指給好處。不愛護、不給好處,就是親生的孩子也會背叛他的父親。此言揭示了這樣一個世俗的人間真理:人與人的關係都是建立在情感與利益基礎之上的。

8、人而無義,唯食而已,是雞鳴也。

出自《列子·說符》。【譯文】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如果沒有一點符合正義的地方,只知道吃喝,那就和雞狗一樣了。

道家20句傳世經典,感悟人生哲理,讓人茅塞頓開!

9、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譯文】自然的規律是,不鬥爭而善於取勝;不言語而善於應承;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於安排籌劃。自然的範圍,寬廣無邊,雖然寬疏但並不漏失。

10、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譯文】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能攻堅克強的力量沒有能勝過水的。沒有別的東西能改變它、代替它。弱能勝強,柔能勝剛,天下沒有不懂,卻不能實現。

11、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到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讓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滿意於他們的平凡生活。國與國之間相互得見,雞犬之聲相互聽得見,而人民從生到死,也互不往來。

12、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譯文】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

道家20句傳世經典,感悟人生哲理,讓人茅塞頓開!

13、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

【譯文】相互結交在不結交之中,相互有為於無為之中。交友要達到相交出於無心,相助出於無為。這才是"莫逆之交"。

14、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譯文】廚師雖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儀是不會越過擺設祭品的几案,代替廚師去做的。此謂儘管庖人不盡職,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職權範圍代他行事。表現了莊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成語"越俎代庖"即由此而來。

15、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譯文】以無厚入有隙,所以運作起來還是寬綽而有餘地的。說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無厚入有間,這是莊子養生論的核心。同時說明了要認識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成語"目無全牛"、"遊刃有餘"這兩條成語,都出自這裡。

1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譯文】用火來救火,用水來救水,這樣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會增加(衛君的)過錯。假借孔子教導顏回的話,來闡明一種處世之道。成語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道家20句傳世經典,感悟人生哲理,讓人茅塞頓開!

17、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譯文】你不知道那個螳螂嗎?舞起它那兩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圖擋住滾滾前進的車輪。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勝任的,卻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的本領很強大。成語"螳臂當車"的典故由此而來,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8、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

出自《淮南子·覽冥訓》。【譯文】想得到火,不如自己去尋找可以打火的燧石;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鑿井。比喻做事情應該從根本處著手,抓住要害。

19、沮舍之下,不可以坐;倚牆之旁,不可以立。

出自《淮南子·說山訓》。【譯文】沮舍,破敗的房舍。倚牆,傾斜的牆壁。破敗的房舍之下不能坐,傾斜的牆壁旁邊不能站。對於危險的環境要有意識地規避,以防對生命有不必要的威脅。

20、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

出自《列子·天瑞》。全,完美、齊全。【譯文】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沒有十全十美的。意謂要對人、物、事進行客觀的分析,不可求全責備。俗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