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埃及人也喜歡穿條紋襪

古埃及人也喜歡穿條紋襪

隨著現代紡織工業的發展,各種圖案的襪子都唾手可得,當然也包括過氣了的條紋襪。是的,古埃及人也喜歡條紋襪,現在我們終於搞清楚他們是如何為織物實現生動染色的。


大英博物館的科學家們採用了一種非侵入性多光譜成像技術來分析古老襪子中的染料,而不必從文物中截取部分當作樣品。


通過這種方法,該團隊找出了用於生產兒童條紋羊毛和亞麻襪子中的每種顏色所對應的天然染料,這些襪子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至400年間的古埃及。顏色來自傳統的染料用植物——紅色的茜草、藍色的菘藍和黃色的黃染。

但多光譜成像甚至更進一步,辨識出了混合這些染料的技術,包括將染成不同顏色的纖維紡在一起,以及在同一紗線上配上多個染色段。


襪子是在古埃及羅馬時期的城市Antinopolis的一處垃圾堆中發現的,自1914年以來一直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館中,被描述為採用單針循環技術的織造物,在針織和鉤針編織法之前被稱為"n?lbinding",是保護「6或7種顏色的羊毛紗紡編織品。」


「令人興奮的是,我們現在發現這些兒童襪子上的不同顏色的條紋是用三種天然染料組合而成的。」博物館科學家Joanne Dyer告訴衛報。


使用經過改裝的佳能40D相機,該團隊能夠對襪子反射的各種波長進行成像,包括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然後他們利用數字顯微鏡檢查單個纖維以獲得更詳細的視圖。

古埃及人也喜歡穿條紋襪
Dyer et al, PLOS One, 2018


「以前,你必須從不同位置截取一小塊材料。而這隻襪子從公元300年就存在。它很小,很脆弱,你卻必須在物理上破壞它的完整性。」Dyer解釋道。


使用放射性碳定年法精確測年仍然需要從紡織品中取樣,但使用非侵入性成像可以取代以前帶有損害性的染料分析技術。


這可以讓研究人員更細緻地分析那些被認為對傳統方法來說過於脆弱的紡織品,以及確定哪些紡織品適合博物館展出,因為染料通常對光敏感。


Dyer表示,檢測更多的紡織品將有助於歷史學家研究這些紡織品與其歷史階段之間的關係。

「從公元200年到公元800年,古埃及晚期是一段很長的時期。」她說。


「在埃及的那個時期,發生了很多重大的事情。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羅馬人離開埃及。這些事件影響經濟、貿易和原材料的獲取,這些都會反映在當時的技術構成上,我們能夠通過當時的穿著以及製作工藝發掘出這些信息。」


該研究已發表在PLOS One上。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免疫系統的秘密由研究雞屁屁解答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