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歷史上最仁慈的太監,冒死改了聖旨一個字,結果救了上千條人命

歷史上最仁慈的太監,冒死改了聖旨一個字,結果救了上千條人命

唐朝後期朝廷政治已經出現混亂,經濟也大不如早中期的繁榮。宦官群體干涉朝政加劇了唐的衰敗。朝廷內外宦官的權力都很大,無用的草包之軀卻是各地重要的軍事監軍,戰爭一起,往往只會給打仗的將士平添麻煩。當然,在這樣的一群人當中也有難得的人才,一改我們對宦官固有的糟糕印象。

張居翰就是唐末令人敬佩的一位宦官,文學大家歐陽修曾經用「偉大」來評價他,可見他的事迹是多麼值得讚揚。張居翰在唐昭宗時期也在外地擔任朝廷的軍事監軍,與幽州節度使劉仁恭在戰場上並肩作戰。張居翰不似其他宦官那樣無能,他有勇有謀,為人又真誠正直,得到劉仁恭的讚賞,與其結下深厚的友誼。

劉仁恭在天祐三年的一場大戰中不敵梁太祖朱溫,於是向大將李克用求救。李克用就向劉仁恭借調了許多心腹打算攻打潞州以次解解決滄州的困難處境。張居翰擔任監軍,身先士卒,勇敢殺敵,幫助李克用贏得了勝利,此後受到李克用重用,也被留下來成為了其打仗的左膀右臂。

後來張居翰又受命與將領李嗣昭配合作戰抗擊朱溫,梁軍派出大量兵力,數量遠勝李嗣昭的守城士兵。在這場艱難的戰役中,張居翰臨危不懼,果斷決策,死守城門。張居翰不被朱溫用利益勸降,堅守陣地,鼓舞將士,內部安定民心,經過他的苦心籌謀,戰局出現轉機,救兵增援一到,張居翰和李嗣昭就帶領著士兵殺出城門,此戰大獲全勝。張居翰的軍事才能在此戰體現的淋漓盡致,此後李嗣昭每次出征,必定留張居翰守住後方,兩人的完美配合,贏了敵軍一次又一次。

張居翰戰功累累,後來與老將郭崇韜一同掌管樞密院。同光三年九月的時候,皇帝命令太子李繼岌和樞密使郭崇韜攻打蜀國,蜀主王衍知道軍力不敵,於是在城中穿上白衣誠心投降,同時也希望能夠保住一行兵將的性命。李繼岌接受了他的投降,承諾不殺。

可是皇帝擔心降軍反撲,於是出爾反爾下旨誅殺王衍。聖旨如此寫道:「王衍一行,並宜殺戮。」張居翰負責複查聖旨,心中十分不忍,也覺得這不是明君所為,既然允諾了就應當做到。他心下一動,冒死偷偷將聖旨進行了改動,他把聖旨貼在了柱子上,然後把「行」 塗掉改成「家」,變成了「王衍一家」。就因為張居翰改了這聖旨里的一個字,結果救了王衍同行的上千條人命,讓他們免於一死,張居翰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善良、最仁慈的太監。佛家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張居翰這樣的功業自然擔得起歐陽修的「偉大」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間微服私訪 的精彩文章:

82年甘肅古墓挖出17塊石板,30年後專家痛哭:我們犯大錯了
古代第一剩女,44歲才出嫁,兩年後卻生下千古一帝,活到91歲

TAG:民間微服私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