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服飾變化折射社會變遷(品牌論)

服飾變化折射社會變遷(品牌論)

原標題:服飾變化折射社會變遷(品牌論)


  在人類漫長的文明史上,服飾始終承擔著雙重功能:它既是維持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精神審美、社會文化的重要載體。從一個社會服飾風尚的演進,可以看出社會包容程度的變化。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一點在改革開放40年的服飾變化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人的服裝色彩與款式十分單調,大家都是千篇一律的綠軍裝、灰色中山裝、藍色解放裝。人與人在外形上的差別,常常湮滅在寬寬大大、色彩相近的服裝之中,乍看之下,彷彿所有人顯得都一樣。

這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物資緊缺,商品供應匱乏,「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人們的穿衣習慣。另一方面,這種服飾上的統一,也倒映著當時的社會文化。當時的社會,集體主義與艱苦奮鬥氛圍濃重,強調犧牲個人利益為集體服務。因此,那種標榜個性、明媚艷麗的服飾,在那個時代並不為社會主流思想所認可。


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對新生活充滿幹勁,反映在服飾上,「的確良」這種現在看來略顯土氣、也並不舒適的化纖面料,卻引領了當時社會鮮亮、挺括的服裝風潮。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人們的眼界逐漸打開,思想也逐漸解放,中國人的「愛美之心」彷彿重新被發掘了出來。原先不被認可的鮮艷明亮色,也逐漸為社會主流所接受和追捧。


1984年,一部電影《街上流行紅裙子》,讓紅裙子在80年代受到年輕女性的青睞,隨著各種花型、顏色的長裙不斷面世,中國街頭突然流動起了色彩。而對當時的男青年來說,頭頂爆炸頭、架著蛤蟆鏡、松垮的蝙蝠衫或花襯衫解開幾個扣子,喇叭褲拖著地,尖頭皮鞋嗒嗒作響,則成了80年代最時髦的扮相。


時間來到90年代,時尚風潮一夜吹起。年輕人紛紛以追求「個性」為自己的服飾指導原則。不僅服裝上有了更多「奇怪」的選擇,染髮、耳釘、文身等配飾亞文化也開始興起。同時,受港台娛樂文化的影響,女孩子們身上的衣服也越來越短,越來越敢於並樂於展示自己的身體。社會也逐漸接受這樣的服飾,曾經的「有傷風化」逐漸變成了如今的「以之為美」。

近年來,人們的服飾觀念更加開放和多元。如果說之前的時代,還存在某種較為統一的「潮流」的話,那麼進入21世紀後,人們的審美中已經罕有這種一概而論的服飾風尚。在熱鬧的大街上舉目四望,既有色彩濃烈的香艷范兒,也有北歐系的「冷淡風」,既有西裝革履的英倫范兒,也有活力十足的嘻哈運動風。


人們對時尚的追求越來越個性化,不再隨波逐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達,網路購物的便利,各種自主搭配、私人定製的服裝悄然興起。彼此不同的風格之間,也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這是因為,更加發達的經濟讓人們擁有更多的消費選擇,更為分散的互聯網信息環境,讓人們培養出更加獨立的審美旨趣。在互相碰撞中,不同聲音之間也逐漸學會了尊重和包容。


明代思想家李贄說:「吃飯穿衣,即是人倫物理。」一部服飾風尚的演進史,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部社會思想變遷史。改革開放40年,我們穿上了更漂亮舒適的衣裝,更收穫了愈加成熟包容的社會心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毛澤東接受斯諾採訪 周恩來制訂92天採訪計劃
組圖:追憶周恩來總理在日本的足跡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