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四大十年:工位越來越擠,同樣罵不起年輕人

四大十年:工位越來越擠,同樣罵不起年輕人

十年里,四大的人才招聘門檻、人才培養制度幾乎沒有變化,四大人卻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而說到底,四大十年變的不是四大本身,而是市場環境和人才環境。

文|職問

···

十年前的四大人,清北居多,特別能熬。

有人說,北京當年最早的一批別墅,買主都是寶潔、聯合利華等外企的高管,以及四大的合伙人們。三年買車,五年買房,十年買棺材。這是社會普遍對四大的描述。

在四大從事諮詢八年的Faye,畢業於某高校會計專業。在她看來,當年的四大是一個真正的精英環境。

Faye的第一批同事,來自北大光華、清華經管、人大的人居多。

在08年,四大審計員的第一年月薪為5500,加上出差補貼和加班費,稅前月薪不少於6500,當年上海房價均價最高16000元每平方。

遠高於平均工資、買房指日可待的薪酬,加上精英氛圍、體面的外企形象,讓那個年代的四大成為清北商科學生扎堆的地方;同時,相對的高薪讓高強度工作不那麼讓人難以接受。

Faye回憶起來,以前的四大加班絕對不比現在少。

當時的四大在中國市場依然佔據絕對優勢,市場環境正處於外商進駐中國的階段,外資企業如摩根斯坦利、老虎基金、高盛等是他們的重點客戶。項目龐大、客戶要求嚴謹、時間進度緊,四大無論是諮詢還是審計,一樣長時間處於高壓工作狀態。

在一個項目中,通宵加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在連續三天4、5點下班、8點上班之後,Faye和她的同事們最多喊一下累,然後就接著工作。

十年前,《活在安達信的日子》一文在網上被瘋傳。

作者在安達信參與的第一個項目是一個大型國企的IPO項目,正式投入工作的第一個月,她從來沒有在三點前回過家。

沒有周末、缺乏睡眠,她處於崩潰邊緣。一次深夜,她在複印機前複印客戶資料。她看著複印機旁邊的巨型訂書機,心想:

如果現在我把手伸進去,就可以請病假了。

她站定猶豫了足足10分鐘,然後回過頭看到坐著像雕塑一樣在加班的同事,才放棄了這種想法。她臨時請假,意味著要讓別人承擔更多工作,她知道這會有多可怕。

Faye在四大工作第二年時,一位女同事半開玩笑地跟她說:「要是明年的這一天你還能在公司見到我,你可以狠狠打我一巴掌。」

一年後,Faye去找這位同事時,同事已經完全不記得發生過這件事了。這位同事在四大一直任職到現在。

Faye說,她當年的同事們,都是一群好了傷疤忘了痛的人。

一方面薪水的確豐厚;另一方面,我們當時做的項目很大,新聞報道出來以後,我們會覺得自己參與創造了歷史,特別驕傲。

工作7年到今天,Faye最大的感受是,工作環境越來越擠。

辦公室面積不變,雖然諮詢業務的發展,管理層把員工座位排得越來越緊湊。

獨立工作空間曾經是職別的標榜:

在4、5年前,四大諮詢的小朋友還可以有1.5m*1.5m的獨立工作空間,經理級別有1.5m*2m,合伙人有自己的獨立房間。

漸漸地,員工擠在一起辦公,Director不再擁有自己的辦公室,帶來這種變化的不僅是年輕一代對上下級關係的新的追求,也有業務擴張帶來人員增加的原因。

/ 十年前的四大,經理愛罵人//

作為經理Faye坦言,管理員工對於管理層而言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情。

Faye還是Senior的時候,他對「老闆」們的印象就是「凶」。

經理和高級經理會在辦公室當面訓斥下屬,聲音大得整個部門都能聽見。Faye印象中最尷尬的一次是,一位合伙人因為對報告不滿意,直接把報告扔在經理身上。

最近幾年進入四大的那批新生代「小朋友」里,走的人尤其多。管理層漸漸發現嚴肅的辦公室氛圍不適合他們,現在的辦公室氣氛,已經比當年柔和了很多。

Faye說,因為經濟發展的客觀原因,現在的「小朋友」普遍家庭環境都不錯,沒怎麼吃過苦,不喜歡加班、不喜歡挨罵是一件非常正常、甚至政治正確的事。

我們以前也不想加班啊,哈哈,只是以前這份工作太難得了。

另一方面,四大的薪酬漲幅追不上房價瘋漲,對年輕人的吸引力遠不如從前。在四大之外,優秀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

如果十年前的員工追求的是體面、高薪和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那麼同樣的要求放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下,要達成不是易事。

按部就班的晉陞機制向來是四大特色,但對於一些有野心的年輕人而言已經不夠「刺激」。現在的年輕人,想要的或許是短短几個月的快速成長,在創業公司里花兩年成為高管。

高薪也不是那麼容易達成。在「北漂月薪兩萬稱沒有安全感」等等新聞鋪天蓋地的年代,普通外企的漲薪不可能追上房價,年輕人即使拿著超越同齡人水平的工資,也不會對生活有多滿意。

或許「外企」標籤、整潔統一的著裝依然維持著四大人的體面,但不能讓年輕人從容追逐物慾的體面,在生活面前顯得無力。

為了降低層級之間的隔閡感,高級經理和合伙人走出辦公室,給年輕人創造「學校一樣」的辦公氛圍。Faye組織項目時,會安排員工專門負責溝通和收集反饋,以便減少代溝。

2013年,德勤成立了新生代理事會,還推出了iGenY等溝通平台,定期組織「微訪談」、「微調查」的互動活動,為員工發聲提供更多渠道。

/ 十年後的四大,仍然是最理想僱主之一/? /

在這十年里,四大的人才招聘門檻、人才培養制度幾乎沒有變化,四大人卻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最頂尖的人才永遠在追逐最頂尖和行業和企業,而四大的人才組成變化,是否說明四大的「江湖地位」正在變化?

那倒不一定。

四大清晰的合伙人制度和快消管培生的輪崗制對於大學畢業生的新鮮感已經減退,在信息極其豐富的今天,畢業生熟知了四大和寶潔以外的優質企業,同時也比過去的年輕人更清楚自己要什麼。

Jason是Faye帶過的小朋友之一,在四大諮詢工作兩年。

有一次連續一周每天只睡3個小時,Jason所在的團隊參與完成了一個IPO項目。新聞發布出來那天,他並沒有發朋友圈慶祝或者祝福。

整個項目過程中最讓他有幸福感的一刻,是結束那天他曬著傍晚的太陽慢慢步行回家,和落日久別重逢的感覺,讓他覺得自己終於回到地面,感嘆著「我也是個普通人啊」。

一邊演繹著有野心的職場人角色,Jason心底里覺得自己是一個詩人,也期望能成為一位詩人。選擇四大是由於學了會計專業,加上這個行業的「體面」形象。但他不喜歡加班,工作上的成就感,遠不如生活的幸福感重要。

正在找工作的年輕人們,想參與公共事業的沉下心來考公務員,想要穩定的寧願去四大行也不要去外企,一批接一批的野心家參與到互聯網創業的潮流中。

即便是在那些拼盡全力申請四大的應屆生里,有可能一半人只把四大offer當成一個保底的選項。

而無論是十年前,還是今天,四大的員工離職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Universum發布的2017年中國大學生最理想僱主排名里,四大的名字仍然排在榜單的前排位置。

說到底,四大十年變的不是四大本身,而是市場環境和人才環境。

而對於單個的人來說,未來最有希望的發展方向在哪?奇蹟將在哪個行業發生?

誰知道呢。

在當下的時代,做當下能做的最大的努力,一定會對得起未知的未來。

職問:25歲職場新青年讀本,影響一代人的職場思維。

*為避免再次和八妹失聯,歡迎掃描下方的二維碼

添加八妹微信,愛我,就別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八卦女 的精彩文章:

離職影響中國登月?一個張小平,能否推動國企用人機制的改革?
范冰冰被罰8億會破產嗎?全看她背後的這2個男人!

TAG:金融八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