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乘風聚氣通過氣流看風水

乘風聚氣通過氣流看風水

原標題:乘風聚氣通過氣流看風水


以前,很多人談起易經和風水,不是感覺非常的神秘莫測,就是一棒子打成封建迷信的騙人把戲。但是,現在隨著國學熱的一波又一波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風水也像其他自然科學一樣也屬於一門科學。的確,易經風水能夠隨著中華文明流傳幾千年,也足夠說明了其博大精深的豐富內涵。這裡,劉易生老師要為大家講的就是有關風水的知識,如何將風水看的更直接明了。


1.藏風聚氣


所謂風水,就是藏風聚水,水動風生,風生水起。風就是氣流,吉利方位流通的微風是生氣,人呼吸到生氣則神清氣爽;不利方位的強風就是煞氣,人被吹到就容易感冒生病;不流通的氣體是瘴氣,人呼吸到這樣的氣體,同樣容易生病;風藏氣聚則生財,風大氣散則破財;生氣宜藏,濁氣宜排。水乃生命之源,在這個世界,所有生物都離不開水,好的水源是人益壽延年的條件之一。同樣,其實水和氣有一個轉換,氣可以帶水而動,水可以升華成氣。


2.氣流與風水


風水是一門大學問,風水從另一個角度解釋為氣流和水流。關於風水,早在晉代郭璞的《葬經》有明確記載:「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風也就是氣流在我們的空間無處不在。如果一股氣流在空間中緩慢而優雅地飄舞,突然遇到阻礙被擠壓變窄,同時瞬間風速變大(也許你沒感覺),並且持續作用於一個地方,短時間內或許沒有明顯影響,但是如果一股氣流長期持續地作用一個地方,哪怕它的力量十分微小,也會猶如水滴石穿一般,對那個地方產生足夠大的不良影響。



3.流速與煞氣


其實很好理解,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高強度的風能對航天器都能產生重大影響,在天空之中劇烈的發光發熱。那麼長期持續的低速氣流又怎麼可能不會對血肉之軀產生影響呢?這在風水裡邊就叫做煞氣,代名詞不同但是屬於同一個概念。


在風水中還有一個詞叫沖煞,就是氣流正對著某一個位置長期直衝。比如大門正對馬路,必然會使氣流衝力過猛,與人的體內氣血流速不配合,會有「吹風感」,這同樣會容易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氣流的流速與人的舒適度感覺。氣體流動的速度在每秒鐘15-20厘米左右時,是人體感到最為舒適的。中醫推拿按摩循經速度也是每秒20厘米左右,超過這個速度,人就會覺得不舒服。在地球的北溫帶季風氣候環境下,體內流動約為每秒2厘米,與體外氣流共振率約為1比10。所以風水師遇到沖煞這種情況,都會用屏風、帘子或植物等阻擋緩和氣流速度,使人體感到舒暢為宜。



4.流速與時空


風水不局限於形勢。如果只是將風水看成了形勢,一切都只有形勢,那你就會被風水的表象所迷惑。因為不同時間造成的不同形勢。你看到對面的山水,似乎一直不變,而天上的星斗卻隨時間而流轉。然而,天上的星星們也同樣可以作為案來看待,可以作為水來看待。你在地上看到玉帶環腰,或者反弓,割腳水,然而,銀河如果當河流看,也有環腰和反弓等之分。


5.風水與三才

天勢是形勢,合時間,合方向,合事宜。


地勢是形勢,合山川,合河流,合道路。


人勢是形勢,合政策,合風俗,合八字,合人倫。


天星辯氣流,也稱天星氣流術,冬至的時候,從地球看,日的位置在銀河中間附近。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銀河都是在那裡,只有有些時候眼睛看不到,但是別忘記了,太陽是繞銀河系中心運轉的。銀河合向,只在特定的時間內對於特定方向有吉凶影響。


地勢是用氣流術,大地有氣,氣流動可以成風,風可以破氣,氣流術分為內氣流術,外氣流術,和內氣御原。內心御原好像內在的靈魂,可以理解為程序或者軟體。而格局形勢卻是硬體。內氣御原是最高層次的風水術之一,使用起來可以改變人的心智。


人勢是同樣重要的風水術,一切都有風水,包括一件事,只是這是不一樣種類的風水,並不是因為只考慮天的因素而不考慮人的因素,考慮人的因素並不只是單單考慮八字,其他,人類的社會形勢,也是一種風水,當你理解到裡面的奧義,你便能明白所有風水的所在,這裡面有地區性,有國家性,有政策法規,有民俗文化,這一切都存在風水,而你只需要去順從它便可以了。


風水是先民憑藉千百年之經驗,所累積下來的寶貴文化。風水當中包括山川河嶽之形態,太陽出沒之位置,天星變動對人類的影響等等,都被一一紀錄下來形成了龐大的資料庫,風水應該算從有人類活動開始,就一直在積累並傳承至今的最大的大數據了。


風水可以是錦上添花雪中送炭,但是它不可能無中生有,它需要遵守因果循環的原理。所謂存心不善風水無益,妄取人財布施無益,損人害德求佛無益。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最好的風水,還是在自己的內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易生 的精彩文章:

感情坎坷不順原來風水在作怪
王者歸來人生大起大落的手相

TAG:劉易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