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誰說空間小,就不能滿足豐富的景觀?

誰說空間小,就不能滿足豐富的景觀?

在很多人看來,現實本就無關風月,生活也未有許多的詩意可供尋覓。眼前植被繁雜而凌亂,缺少美感,陽光炙熱且刺眼,風姿凜冽而飄搖。環境的隨機和不確定性,使得人們渴望一些靈動的元素來裝點本該有的夢幻色彩。

香港,這座繁華中隱含孤獨的國際城市,在過去和現在都以包容開放的姿態注視著往來的過客。然而,作為一處人多地窄的城鄉空間,轄區大部分人口都聚集於維多利亞港兩岸狹隘的都市圈內,水泥森林阻隔了山水、藍天、星空,留給人們的棲息空間十分有限。

繁華而擁擠的香港市區(圖片來自網路)

因此,如何提升空間的利用效率,如何簡約高效地營造景觀環境,如何緩解窄小壓抑的視覺效果就成為了港式景觀必不可少的設計理念。二十多年來,貝爾高林在不斷踐行中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風格體系,在小空間里做複雜元素成為了行業處理城市化危機的規範手法。

水之魂 | Capitol

在西貢區首都徑附近,鬱鬱蔥蔥的丘陵地貌構成了香港少有的自然環境。山下林木之間,一片平坦的土地面朝著不遠處的平靜海面,似乎在訴說著並未消逝的往昔片段。

西貢區風光(圖片來自網路)

這是一處僅有1.4公頃的幽靜地帶,內部排列著多棟高層住宅,有限的室外面積使項目難以細緻的拆分區域,貝爾高林以尊重場地、因地制宜為理念,尋求項目和周邊環境密切聯繫,將單一的景觀元素實現功能的多樣化,從而滿足住戶的高端生活要求。

「Capitol」項目平面圖

在這裡,水景是戶外空間的核心景觀。設計師希望利用貫穿整體的水系去緩和西貢的潮濕炎熱,並對住宅區內部的小氣候進行調節。故而在規劃伊始,便設置了泳池、跳泉、湖泊等不同水域,儘可能將流動的水延伸到人們可能會接觸到的一切角落。

豐富的水景觀設計

中央泳池取代了普通大區的露天廣場,旨在打造一個水上社交場所,貝爾高林藉此鼓勵住戶(年輕人為主)參加體育鍛煉,同時在水韻的律動中將日常生活的各種場景充分表達出來。

泳池實景

因項目地勢局促,大面積的水域可以擴大空間效果,軟化景觀過渡不均衡造成的生硬感,各級水面通過豐富的輪廓形態,形成了和而不同的觀賞效果,防止了審美上的單調乏味。邊界通過高差的營造使不同功能性的水面得以分離,呈現出有序的層次感和秩序感

水池周邊以假山石營造高差

「首都」水景的複雜性還體現在日夜更替帶來的動態變化上,白天黑夜,趣味迥異。身臨其境,你會看到:晨間,水面和諧寧靜,如春夢無痕;夜晚,萬物彷佛剛剛蘇醒,斑斕的燈光下,水中人影交錯,產生時間和空間的錯落感,使得「水」這個單一的元素在本案中實現了無窮無盡的變化。

夜晚時分,如夢似幻的燈光水景

袖珍花園:譽港灣| The Latitude

位於黃大仙區新蒲崗的「譽港灣」,是現代都市圈內典型的住宅樣式,四周建築密集,道路縱橫,目之所及僅有連綿的車流和陸離的霓虹燈。試想給忙碌的生活一個選擇,誰也不想在休息時間再去感受城市極致的溫度和喧囂。

香港市井百態(圖片來自網路)

於是,本次設計將會為住戶提供一個從繁華的市井中獨立開來的,寧靜深邃的生活場所,並在內部空間融入人們日常必需的活動區域。

譽港灣基於簡約風格,其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四周環繞著幾重層疊掩映的茂盛植被,用於分隔空間,喬木、灌木、草地相結合的屏障形式能有效降低城市的噪音污染,進門後,耳旁的熙熙攘攘瞬間得到凈化,似乎從現實世界穿越到另一維度空間。

譽港灣項目平面圖

設計師精心擇取了形態、大小、高低均適中的植物,既對外部高樓予以遮擋,又保留了純凈清澈的天空。從內往外看,視線所到,皆是風景。遠山也被納入視野供人們眺望觀賞,小區形成了內外向並存的宜居氛圍。

譽港灣內部實景

本案僅1.27公頃,如果以橫向角度將功能性區域逐一鋪排,則會產生逼仄生硬的違和感。貝爾高林根據項目地勢,採取了別具一格的高層做法,通過縱向方式解決用地問題,從露天廣場、建筑陽台、樓頂平台……營造園林景觀,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戶外空間都被提取創造,供人們閑坐、交談、互動、游泳、鍛煉。因區位間高低落差較大,住戶的穿行常需要跨水、拾級,趣味十足。

小區的園路不以筆直寬廣取勝,而是將路線設計得轉折迂迴,繚繞多變,以此擴大遊覽時的距離感和空間感,在每個轉角處、停留處,都布置了袖珍花園,實現了步移景換,層出不窮的理想境界。

雨天道路實景

海之詩:舂坎角 | Chung Hom Kok Road

舂坎角,是位於香港島南區東南部,赤柱以西的一個海角,因這裡靠山面海,氣候適宜,故成為當地有名的旅遊勝地,建造著不少低密度住宅(中高級住宅)。

舂坎角海景(圖片來自網路)

貝爾高林主創的別墅項目分別位於舂坎角大道第44、46、48和50號,每一處都是獨門獨院的景觀設計,由住宅建築和室外花園兩部份構成。視其建築面積的不同,適當點綴游泳池、草坪等戶外區域。

舂坎角項目平面圖

舂坎角手繪設計圖

(圖片可左右滑動)

一進門,花園就圍合成清幽的小空間。為保證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視點,庭院中心沒有雜亂無章的配置,而是以多層次的綠地和多樣化的坐具設計增強了空間的綜合性和豐富性

多層次的綠地和多樣化的坐具設計

由灌木叢、景觀牆、鋪地等進行的區域分割,划出多個立體的小尺度空間,適用於人們靜坐、休憩、運動、交流等所有戶外不斷變化的行為活動。設計豐富了交往空間的框架,提升了人參與進來的可能性。心情和思緒也能隨著空間的流動實現良性調整。

各種小尺度空間,彼此獨立,互不干擾

植物高度的提升能使人們的遊覽視線得以提高,欣賞到更多角度的美景。為此別墅的圍牆通過植物混種打造成生態植物綠牆——用極簡色塊拼接,層次感簡潔而突出,點綴以幾何形態的花團,營造出視覺的亮點。下層再用小灌木收邊,起到銜接草坪與垂直綠牆的功能。人們的視線上下移動,享受到植物設計帶來的美感。

植物綠牆與道路實景

人工手法營造複雜的場地地形,如參差層疊的石級、高下互妙的水池等,使住戶不會因空間的狹小產生乏味平淡的觀感。

人工營造高低地形

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場地的歷史文化、自然形態等特徵,通過注入體現地域地貌的手段,加強園居者的識別記憶。如樓頂的空中泳池,邊緣採用玻璃護欄,打破了戶內戶外的界限,水面與遠處的海面融為一體,觸目間,說不盡的山色秀美,海水壯闊,天藍、海藍、水藍緊緊交織,達到了與外部自然環境協調統一的效果。

空中泳池實景

海子曾寫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舂坎角別墅的理念與之有著殊途同歸的共鳴,希望通過設計隱含對質樸、單純而自由的人生境界的無限嚮往,和對「永恆」、未知世界的探尋精神

山趣久彌新|28 Barker Road,RBL 126 & Ext

Barker Road音譯為百加道,是香港南部太平山著名的豪宅區,其地勢高峻,向南可見獅子亭,向北望可以遠眺繁華的維多利亞港及中環、尖沙咀兩岸。

百加道28號由並列的七棟別墅組成,四周被山體圍繞,除了入口處的泊車位和主場空間外,每座建築只有前後兩片平坦處可作為景觀用地,空間之限制更甚於前例。

項目周邊環境(圖片來自網路)

設計師以現代英式古典風格為主調,吸收東方園林「以小見大」的思維方式,將英國文化中的優雅、高貴吸納到傳統文化中的莊重、精緻中來。

百加道項目平面圖

入口空間地勢低矮,被做成下沉廣場,以此打破平面的獃滯。道路和階梯以折線形式穿插,橫向和縱向的繚曲變化,帶給人們心理一種進深擴大的暗示。矮牆和花壇構建了門口有序的禮儀場所,使緊密相連的建築彼此獨立,生成屬於自己的小環境。綠化與露土植物設計連成一體,順著路徑行走時,眼前風景一一展開,猶如畫卷,每個細節均經得起遠觀近看。

入口空間實景

休閑花園建在山間低凹的狹窄處,邊緣列植樹木,中間用作活動草坪。對於景觀設計,要想把小空間做的豐富,就要使它顯得凝練,要使之變得凝練,那麼色彩就要有所限制。本案中只準備少量主基色,綠色增加花園的深度,讓花園的視覺空間顯得更大。濃淡不同的綠,夾雜紫、紅等花卉,豐富了顏色的紋理,各植物之間相得益彰,在氣候、光線、溫度的變化中,花園的色彩也隨之流動起來

花園實景

元素的豐富並不意味著繁縟,相反要特別注意減少場地限制帶來的干擾。由於小空間的尺度更加宜人,便於日常的維護和搭理,人們與庭院景觀的交流、對話會更加直接深刻。

現代主義大師密斯說過:「上帝存在於細部之中」,小空間的設計正是因為有了對細節精益求精的把控,才創作了一系列成功作品。

小空間有大智慧,貝爾高林希望人們能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愜意地坐下來,享受花園帶來的美好。並有意識的跟隨設計引導去探索、欣賞、流連、感悟……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園景人 的精彩文章:

中式門頭·傳承千年的美
庭院里那一抹溫暖·火爐

TAG:園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