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軍事史林—殲8IIM的銷售業績為何為零

軍事史林—殲8IIM的銷售業績為何為零

上文提到,殲8IIM的航電和火控系統在當時都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但殲8II這個平台實在是太糟糕,殲8II這種機型的結構、重量和成本都缺乏足夠的改進潛力。

十、困難預計不足

改革開放前,整個航空工業荒廢了幾十年。在論證殲8IIM項目時,沈飛顯然過高地估計了自己實力,沒有充分的技術準備,論證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戰鬥機更換俄制雷達並不像汽車更換零部件那麼簡單,沈飛從未遇到過先進航電系統的整合問題,對中俄兩個國家的項目參與方的協調難度估計不足,俄國方面在成品改裝和技術交底上又一再拖延,實際工作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計劃外問題,種種不利因素導致殲-8IIM項目存在重大的缺陷。

十一、錯過時間節點

按照原計劃,殲8IIM在2000年左右就可以推向市場了,而在實際工作中,僅「甲蟲」雷達裝機的協調問題和故障的解決就花了2年時間。1996年,殲8IIM雖然在航展亮相,但實際上還有許多試驗項目沒有完成,甚至連一個完整的試飛報告都沒有。2000年以後,蘇27戰鬥機大規模裝備部隊,原有的殲7、殲8系列也在進行延壽和改裝,殲8IIM變得似乎不太那麼重要了,原來有的一些國內外客戶都漸漸喪失了購買的想法。

十二、成本的上升

從設計思想上看,殲8IIM的思路是合適的,為了降低成本,機體和動力利用已經裝備的殲8II平台,氣動和材料也沒有什麼改進,雖然當時已經可以採用前緣縫翼、複合材料結構和電傳系統等新技術,但大範圍採用新技術必然導致成本的上升。因此,大範圍改進的僅為雷達火控和武器系統,上述改進使得殲8IIM的空戰能力比同時期的殲7M提高數倍,但飛機的售價也漲到了近1000萬美元,這個價格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經不便宜了。

十三、與三代機差距明顯

二代機就是二代機,與三代機的差距靠小規模的改進還是無法彌補。應用了先進技術後的殲8IIM雖然能基本達到米格29的水準,但米格29也在不斷改進,殲8IIM如果繼續改進,更換新型發動機、增加前緣縫翼、採用數字電傳,也能繼續追趕米格29,但大量新技術的投入並將陷入「高投入、低產出」的怪圈,沒有實際應用價值。

十四、國際同類機型的競爭

戰鬥機本來就不是我國出口的強項,我國出口的基本為低端戰鬥機或教練機,殲8IIM屬於低於三代機的2.5代戰鬥機,這個細分市場的競爭對手太強,例如「幻影」Ⅲ和F-4「鬼怪」,它們的改進型完全達到殲8IIM的技術水準,使用歐美戰機的客戶一般不會購買我國產的戰鬥機。

(未完 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錄談 的精彩文章:

第71艘伯克級驅逐艦命名—中國海軍何時擁有「百盾艦隊」
不走美俄路—談談法國新一代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TAG:牛錄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