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英博物館自辯: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搶來的

大英博物館自辯: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搶來的

(文/觀察者網 朱新偉)大英博物館長期飽受外界批評,其豐富文物不過是殖民時代的戰利品,且拒絕歸還給各個受害國。本周,大英博物館發起講座活動,試圖為其自辯,「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搶來的」。

據英國《衛報》10月12日報道,大英博物館當天正式發起題為「收集歷史」的月度講座,講述一些藏品流入該館的具體歷史語境。

今年初,藝術史學者普羅克特舉辦了名為「令人不安的藝術」巡遊,力圖揭露英國收藏的許多世界文化珍寶的殖民主義淵源,其中,就包括大英博物館。

而大英博物館本周開始的講座活動,正是要回應普羅克特的批評。講座組織者、大英博物館亞洲展區負責人香薩利(Sushma Jansari)解釋說:「有各種歷史故事,而他們只強調殖民主義的一面,導致一些人頗為憤怒。而我們想做些平衡。我們很多藏品不是殖民得來的;歐洲人拿回來的這些東西,不是每件都是搶來的。」

這位負責人說,很多無人以為大英博物館不關心藏品的來源,但其實是誤解,有很多人在從事研究,「收藏過程是有各種複雜情況的。」她舉了個例子,有件藏品是一位東印度公司的將軍的,肯定有人會說「那肯定是搶來的」,但實際上那個人皈依了印度教,反對歐洲對印度實行基督教化。

不過,大英博物館的這番自辯難以服人。據《光明日報》2009年的報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表明,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

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其收藏中國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

另據《環球時報》,針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禁止和防止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公約,在2002年,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過等18家西方著名博物館發表了所謂的「環球博物館價值」宣言,反對把包括戰爭中用掠奪等非正常手段獲得的文物和藝術品歸還給原屬國。

2017年,英國女王參觀大英博物館中國與南亞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美國家庭收入三連增達新高 專家:實際水平不如1999年
特朗普在聯大大談主義,中俄表示:我們很忙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