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必看的國展,必翻的國家相冊!

必看的國展,必翻的國家相冊!

翻開一本相冊

它或許會帶你「穿越」回天真的孩童歲月

又或許會使你回想起生命中的重要時刻

每一張照片

都有它背後的故事

那如果我們翻開的是一本「國家相冊」

又將打開一段怎樣的歷史呢?

近日,「國家相冊,致敬歷史——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典藏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展。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是我國館藏量最大的圖片檔案館,它珍藏著1000萬餘張1892年以來的歷史照片,這是首次向公眾展出藏品。走進展區,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安靜地訴說著它們背後的故事。

袁苓、郝建國 攝

這是1948年北京昌平上下店子戰役的現場照片。前方,一個戰士剛剛倒下,離攝影記者袁苓只有五六米遠。除了相機,袁苓還背著槍、手榴彈、乾糧袋。他拍照的樣子,被戰友郝建國拍到了。那一年,袁苓和郝建國都只有23歲。

岳國芳 攝

1952年8月2日,全軍運動會在北京舉行。由於當時很多運動員都是文盲,所以當時起跑不用發令槍,而是讓運動員在地上寫出規定的幾個字,誰先寫完誰就可以起跑。

夏道陵 攝

1982年1月18日,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動了老百姓的發梢。作為上海最大的理髮店,南京理髮店每天要接待250多名女顧客燙髮,最多一天要接待400人。

毛松友 攝

在那個樸素的年代,幸福似乎來得更簡單些。上世紀50年代,湖南省瀏陽縣永福鄉農民曾菊蘭(男)和羅慈英(女)領到了結婚證書,幸福洋溢在他們臉上。

黃景達 攝

軍大衣是中國時尚史上最無可替代的「標誌性單品」,女性穿上也很好看。圖為1964年3月8日,北京舉行「三八」杯女子長跑接力比賽穿著軍大衣的女觀眾。

張醒生 攝

1949年10月2日,北京慶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圖為市民在觀看遊行宣傳隊。

盛繼潤 攝

1950年3月至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對北京的道路、河湖、下水道及城市衛生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和整理。北京天橋附近有名的髒亂地區龍鬚溝,要將原來的明溝改為暗溝。圖為參加龍鬚溝改造工程的工人在挖掘新的溝道。

高銳 攝

1956年2月23日,新疆石油公司黑油山鑽探隊試油工人正在第一口出油井高壓「聖誕樹」上開閘門,讓原油淌進油罐里去。

顧德華 攝

1957年11月,故宮博物院修整組69歲的老技師多寶臣在修理乾隆年代的雕漆花籃式的掛屏。

呂洪民 攝

1958年2月,著名相聲演員侯寶林在勞動休息時間說上一段相聲,活躍一下田間地頭的氣氛。

牛畏予 攝

1963年9月,四川省新繁縣新民公社社員史良成陪兒子學騎自行車。到1989年,全國共有自行車2億2千萬輛,平均每分鐘即有63輛新車出廠。

黃田寶 攝

1972年秋,上海市舞蹈學校《白毛女》劇組的演員們來到上海市金山縣金衛公社參加勞動鍛煉,在農村也堅持練功。

王建民 攝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號返回艙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中部成功著陸後,航天員聶海勝出艙。

黃孝邦 攝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弄勇村弄頂屯的孩子們扛著生活用具去學校(右圖,2012年9月3日攝),如今,水泥公路從學校修通到家門口(左圖,2017年1月11日攝)。

中國魅力之大

吸引中外攝影師也

除了新華社的記者們

還有一些外國攝影師也用鏡頭記錄下了

他們眼中的中國

久保田博二

久保田博二,1938年生於日本東京。一直以來,久保田堅持以美國、亞洲與日本為主題持續他的攝影創作,從政治、經濟、民族、環境問題等各個角度觀察記錄世界。從1978年起,在之後的20多年中,他先後50多次來到中國訪問拍攝。

1979年,上海,化妝間的京劇演員。

1979年,火車裡的硬卧旅客。

1980年,寧夏自治區中衛市郊區,背羊皮筏的人。

1982年,海南島省三亞,把捕獲的魚搬運上岸。

唐納德夫婦

37年前,唐納德夫婦來到中國旅遊,並用相機隨手拍下了1600多張中國的照片。走過上海、杭州、北京、天津,這1600張照片宛如80年代中國大城市的縮影。

到上海必走的南京路,37年前是這樣的。

30多年前就已經有廣場舞的存在了。

在老師的帶領下,小朋友有秩序地過馬路。

當時沒有電子秤,計算器也很少,小販隨身攜帶算盤算賬。

上白下紅的公交車象徵著一個時代。

小汽車也開始流行,這是當時最潮流的款式。

有的人用數十年

親自記錄一個時代

而有的人化身「時光拾遺者」

用7年時間拯救了一批中國老照片

蘇文(Thomas Sauvin)

2009年,居住在北京的法國藝術家蘇文結識了一名廢品收購商小馬。小馬倉庫里堆積了各種材料,其中就包括數量龐大的底片。於是,他從小馬那裡按公斤買回底片,開始了「北京銀礦」項目。

蘇文至今已經收藏了85萬張底片,當中記錄了從1985年到2005年間中國的民間影像。他按照不同主題或視覺經驗進行了分類整理,還專門在ins上開了一個賬號分享「北京銀礦」項目的老照片,吸引了7萬多粉絲圍觀。

//////////

我們始終要相信,照片是能講故事的,一張照片即是一段歷史。不論是重大的事件節點,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點滴,只有當它們相互交融,才能凝聚成浩瀚的歷史長河,組成一本真正的「國家相冊」。

每一個難忘的時刻,每一個鮮活的瞬間,都值得被記錄。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公攝 的精彩文章:

你真的懂怎麼拍建築?先來看看今年最好的建築照片
質感真棒!大牌攝影師曝出《如懿傳》老照片劇照

TAG:人民公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