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爭年代,起義、投誠和投降有什麼區別?

戰爭年代,起義、投誠和投降有什麼區別?

解放戰爭期間,尤其是在1949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之際,我們經常能看到,曾經位高權重的國民黨高官、大將紛紛率部起義、投誠,加入到解放軍的行列,當然,也有許多在戰場上被擊敗後被迫投降的國民黨軍隊。那麼,起義、投降、投誠有什麼區別呢?

1949年全國形勢

1955年,在被授銜的開國功勛之中,有三名上將、三名中將、四名少將並非紅軍、八路軍出身,而是率領國民黨軍隊起義的原國民黨軍官。例如開國上將陳明仁,曾在四平保衛戰中擊敗林彪元帥,後率部在長沙起義,擔任解放軍55軍軍長。開國上將董其武則是率部領導了綏遠起義,在起義之前,他的身份是國民黨綏遠省主席兼中將保安司令。

1955年授銜

顯然,從這些率部起義的原國民黨將領的待遇中也可以看出,起義是主動性最強,待遇最好的。孤單其餘的將領保持原來待遇並被授予軍銜,其麾下的部隊也大多數保留。

無論是起義、投誠、還是投降,都是原來戰場上敵對的雙方,一方放棄己方立場,倒向另一方的行為。而三者的最大區別,就是主動性。顯然,起義的主動性最強,起義其待遇也最好,投誠的主動性稍差,而投降就更好理解了,主動性是最差的,待遇也自然最差。

陳明仁起義報道

一般來說其是在戰場上上尉進行大規模戰鬥,雙方都未遭受多大損失時發生的,因此對於被起義一方的集團來說,這種方式是損失最小也是收益最大的,因此起義的將領和軍隊待遇也會最好。

而投誠之所以待遇比起義差,幾十萬就是因為一般情況下投誠的行為是發生在戰場,形勢明朗,已方勢力處於明顯劣勢,大勢已去,為了個人或者本集團的利益被迫的行為,而通常來說,到了被迫投誠的局面,一般雙方已經產生過激烈交戰,彼此也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平津戰役

因此起義和投誠在政策和待遇上當然也有重大的不同。宣布吉的部隊一般能保留原來編製長官也一般能夠留任,而投誠的部隊通常會被解散。長官也只是享受一定的優待。

最後說到投降,投降當然也是最好理解的,是在戰場上被徹底擊敗,窮途末路後,為保全生命的選擇。此次雙方已經經過了激烈的戰鬥,被擊敗的一方也徹底失敗,甚至部隊的建制都有可能已經不存在,只剩殘兵。因此投降後,高官通常會被關入戰犯所,而士兵也通常會被勞教後釋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鳶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他被稱為民國最有希望統一全國的軍閥,曾兩度崛起,後被日寇殺害
它是國民黨的將軍縣,也是桂系的老巢,曾走出93位將軍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