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版《新安縣誌》將首次回歸故里展出

康熙版《新安縣誌》將首次回歸故里展出

原標題:康熙版《新安縣誌》將首次回歸故里展出



《新安縣誌》內頁

現存世最早的一本深圳地方志,康熙版《新安縣誌》本月將首次回到深圳展出,這是記者昨日從寶安區了解到的消息。此次展出的康熙版《新安縣誌》收藏於國家圖書館,是唯一存世的完整孤本,另在上海和日本藏有殘本。


記者獲悉,9月15日至11月18日,寶安區圖書館將舉辦「文脈深圳——傳承古籍之美」展覽活動,屆時將有一批珍貴古籍展出,其中就包括首次來到深圳展出的康熙版《新安縣誌》。


新安縣為深圳地區於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至民國三年(1914年)的舊稱。「康熙版《新安縣誌》收藏於國家圖書館,一般不對外展出,這次回歸故里,除了向公眾展出,我們還將舉辦相關講座活動。」寶安區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說,康熙版《新安縣誌》僅在9月15日至16日展出兩天,國家圖書館還將派出專業的團隊負責護送和看管。


據介紹,康熙版《新安縣誌》由時任新安知縣靳文謨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主持纂修,該版本縣誌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歷史信息,有輿圖、天文、地理、職官、宮室、田賦、典禮、兵刑、選舉、人物、防省、藝文、雜誌等十三卷。

目前,深圳的古代方誌現存完整的僅有兩種:即康熙版和嘉慶版《新安縣誌》。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收藏的嘉慶版《新安縣誌》也將在此次活動中展出。



相關鏈接:靳文謨、舒懋官: 修纂深圳史志功不可沒


彭全民 廖虹雷


翻開深圳地方歷史,你對靳文謨和舒懋官這兩個人一定不陌生,他們都是清代的新安縣知縣,都編了《新安縣誌》;雖說明朝萬曆年間丘體乾初修《新安縣誌》,後又有李鉉二修、周希曜三修,至清初李可成四修,靳文謨五修,然後是舒懋官六修,直至民國三年(1914)新安縣複名寶安,其間又多次修過《新安縣誌》,但至今完整保留的縣誌只有兩部:一部是現存最早的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靳文謨纂修的《新安縣誌》,一部是舒懋官纂修的門類齊全、資料詳盡的《新安縣誌》。此兩志,已成為深圳地方歷史賴以存史和研究的最為珍貴的史料。


清雍正年間郝玉麟修、魯曾煜纂《廣東通志·卷二十九·職官志四·國朝·知新安縣》載:靳文謨,號淇園,其撰文自稱「澶州靳文謨」,澶州即是直隸大名府開州(今河南省濮陽縣)人。清康熙十二年(1673)進士,二十六年(1687)任新安知縣。他一到任,凡對百姓不便之事,一律厘革改正,讓群眾放心過日子。他為人寬厚仁恕,躬親勤政,夙興夜寐不倦,百務修廢立新。康熙二十五年四月,新安縣城城樓、炮台、窩鋪及縣治樓,因颶風倒塌,一直欠缺經費而無法修葺使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冬,靳文謨帶頭倡議捐俸整葺,使衙署修復,縣治管理正常運行;他節儉淡泊為士民倡,日用所需,僅足而止,分毫不損民間。如遇大小官司訴訟,則立行審決,並動之以情,曉之以義,將事件平息,庶民莫不悅服。他走馬新安知縣7年,有「古之良吏」之稱。


俗話說世事昌而修志。康熙二十六年(1687)靳文謨開始纂修《新安縣誌》,教諭黃袞裳、訓導許光岳、進士鄧文蔚參輯。靳文謨編輯時,距康熙十一年(1672)知縣李可成的四修縣誌有16年,靳文謨在序中寫道:「謨承乏斯土,猶迨忽以從事,其如職守何?爰議延博識名流,廣搜旁及;更自手加精核,援古證今;續後承前,十餘年來之文獻,於此而一新」。靳文謨修志一年,於二十七年冬告竣,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它包括輿圖、天文、地理、職官、宮室、田賦、典禮、兵刑、選舉、人物、防省、藝文、雜誌等十三志,給我們了解距今326年前的古代深圳,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相隔128年後,六修《新安縣誌》的是舒懋官。舒懋官,字長德,號萸房,江西靖安縣城西門外太史第人,父舒麟祥,是當地著名學者,舒懋官得父教,學業頗有造詣。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舉人,次年中進士。嘉慶五年(1800)初任英德知縣,因母病故,辭職回鄉,曾在當時著名的婺源紫陽書院講書四年。自嘉慶十七年(1812)起任豐順和潮陽知縣。嘉慶二十一年(1816)和二十三年(1818)兩次任新安知縣。


舒懋官在新安期間注意考察名勝古迹、風俗人情,重視編志。他在《重修新安縣誌序》中說,嘉慶二十一年(1816)初任新安知縣,發現百多年前靳文謨編的舊志,已「幾經變易」,該重修了,於是為修志的事奔忙,但沒有結果。


嘉慶二十三年(1818),舒懋官二任新安知縣,適逢編纂《大清一統志》和《廣東通志》。兩廣總督阮元、廣東督糧道盧元偉飭令各縣採訪事實,以備選錄。「余奉命惟謹,而亦可藉此一新《縣誌》,是固余之本願也。」 舒懋官馬上聘請江西南城縣同鄉王崇熙為總纂,組織編輯班子,搜集大量材料,啟動撰寫編務。



嘉慶二十四年二月(1819年3月)舒懋官與王崇熙兩人「相與考訂潤色」,經過三個月的努力,這部分訓典、沿革志、輿地圖、山水略、職官志、建置略、經政略、海防略、防省志、宦績略、選舉表、勝跡略、人物誌、藝文志等14個部類,24卷18萬餘字的方誌終於殺青付梓。該志門類詳細,取材嚴謹,史料確切,文字優美。兩廣總督、著名學者、史志大家阮元親為舒懋官所編《新安縣誌》作序,認為「廣東沿海州縣,皆抵海而止;唯新安一縣,內洋島嶼,下有居民,與他所不同。管轄市墟,又有土著、客籍之分,舊《志》亦略而不著。此《縣誌》所以當重為編輯也。」這是《新安縣誌》的特色,可以與唐代史志巨著李吉甫《元和郡縣誌》媲美,「斯編酌古證今,繁簡有法,可免于吉甫之詆訶矣」。嘉慶《新安縣誌》至今已195年了,仍不失為深圳歷史上較為完善的一部地方志。舒懋官《新安縣誌》書成之後,倦於宦途,回到故鄉,贍養老父。道光五年(1825)還受聘主修《靖安縣誌》。舒懋官年70而卒,著作集有《道泉山房詩文遺稿》。

相關鏈接:


深圳檔案館藏嘉慶本《新安縣誌》 總督阮元作序


為「文化沙漠」正名——讀《深圳舊志三種》


黃玲:從歷次修志看深圳文明史


徵集丨深圳2018私人藏書聯展等你曬寶!


淘書:深圳能不能有個「潘家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英烈千秋——《張上將自忠畫傳》
孔子到底長什麼樣?

TAG:中國歷史內參 |